最是书香方致远 ——写在世界读书日

    “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生动形象的描写,深含对生活的体认与感触,以此折射出王小波对生活的当知当觉。而荷尔德林的“生活充满劳绩,也要诗意地生活”的诗意化描写,透析出的是对生活和人生应该持有的态度。

为生活所累,源于人是肉体的存在,需要物质维系生命。诚如鲁迅所言,活着是前提,即争得生命之为什么的最原初的权利;温饱是保障,衣食所安,解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物质需求,没有了冻馁之苦,也就少去些许的苟且。任何一个生命存在,活着是共体性的生物性诉求。但是,物系不同,生活于宇宙世界中呈现的生命姿态不同,用行动注解的生命层次也就不一样。正是这种多样性的存在,才有了世界的多姿多彩。

作为世间万物谱系中一个极普通的存在,人首先也是生物的,也具有一般生物最基本的诉求。从这样的角度审视,人之为人千万不要把自己视为高不可攀的生物种群;生老病死的繁衍更迭决定每一个人,不论高低贵贱,不管穷富顺逆,都会以匆匆过客的身份从凡尘间滑过。至于是否留下印痕,留下的印记深浅,取决于自己对自然、社会和自我投注的目标。也正是基于此,在面对世间万物时,我们虽不需要始终投之以仰视,用平视之态相对,才不至于人为地给自己制造更多麻烦。

众生平等,这是从生命权的角度定位。不过,也许是进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阵痛不同,不同的物种经过时间的淘洗,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遭受的历练不同,也就有了差异性的存在。当然,对差异的认知不是从自我本体的角度审视,而是从第三方的角度给予评判、做出设定。至于准确度怎么样,取决于评判者对所评价事物了解的深度和所秉持的立场。

不管旁观者给予什么样的价值定位,存在即是合理。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生命呈现。在这个庞杂的种群谱系中,人类对自我的认定带有鲜明的自我性。万物之灵长的定位,无形之中把自己放在了高高在上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个体化的设定慢慢就变成一种共识性的认知。既然高物一等,就需要有让人信服的实证进行证明,就应该表现出高物一等的姿态。在这样的大前提的设定下,人类只能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有别于一般的生物种群。在众多用以证明自我的手段和媒介中,从重重包围的物质世界突围,向浩瀚无穷的精神世界寻幽探密当是最富表征性的方式。在纷繁复杂的可以用来彰显自己不同的手段中,读书是人们最为常用的用来装点自己的形式。关于读书的价值与意义,古今中外,圣贤先哲都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并结合自身从读书中获得的教益的角度,现身说法,给出精辟的论述。什么“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什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什么“读书是天下第一大好事”.......不论是形象化的比喻,还是朴素的描绘,都从不同的层面揭示出读书对人类演进,对文明赓续和提升的意义。

由文字围筑的世界同由物质所包围的世界是不同的,物质世界是冰冷而无温度的客观存在,文字营造的氛围因为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意蕴而被赋予了质感和温度。尽管不是可视性的存在,但是由于有限中蕴涵着无穷而为阅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时空。正是有了这份审美大餐的供给,那些在物质世界里左冲右撞的心力憔悴的生命体放缓疾行的步履,把自己安放在其间思接千载,视通八级,多少可以消解“争地以战,争城以战”引发的疲惫。相对于茫茫宇宙,人类俨然是以井底之蛙的状态存在。时空的限制,无法尽享视听之愉。物质性的存在让我们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但是,物质的固化并非意味着视野的窄化和思想的禁锢。在信息泛滥,获取资讯多元化的时代,不出门而知天下事,坐地日行八万里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种空想。从古而今,书籍是打通从有形世界走向无形世界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古今中外的典籍,都是思想的精粹,是写作者从生活和人生的矿藏中萃取出来的精华。虽然带有独特的个体性色彩,但多是以睿智思考而积淀下的,并跳出自我狭隘的圈子,更多带有普适性的价值与意义。品读这样的文字,在与高贵的灵魂对话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打开一扇欣赏外面世界的窗子,还能够在汲取精神给养的过程中涵养情性、丰盈灵魂。“读书使人高贵。”有的人对此说不以为然,其实静而思之,在物质泛滥,普罗大众或轻或重患有恋物癖的时代,以书为伴,多少可以治疗因过于物化而罹患的疾病。“书香常伴月静天”,一句唯美的诗句,透析出的是读书给寻常生活带来的益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被物质充斥的生活时空有了这些文字的浸润,就少却几分刺鼻感。

“读书且戒在慌张,涵泳功夫兴味长。”陆九渊的两句诗点化出读书应该持有的态度和应使用的方法。走马观花、一目十行是以速度计数单位时间过目文字的数量,而非以“开卷有益”为旨归。不论是鸿篇巨著,还是短小精悍的篇什,对文字的触摸除了明白文字的应然之意,还应该咀嚼出它的实然之意;除了准确把握其文字本身的意义,还要觉解其文中的寄托之意和情感之意。只有做到这些,才有可能把与写作者的写作之意之间的距离缩小到最短。读书的过程恰似农业生产,而非工业加工,需要的是慢工出细活的精致。追求立竿见影的读书功效是对读书应有之义的曲解,“慢慢走,欣赏”的精思傅会才会真正有所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论是充满感性的文字,还是蕴涵哲思的理性语言,它们对读者产生的影响不是可视性的,而是潜移默化的。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不论展读什么样的书籍,品味什么样的文字,都应该以开放性的思维审视,把书籍放在当下阅读,书籍蕴含的价值才会被挖掘出来。这里的价值不是被功利裹挟。以理性的思辨面对所读的文字,这样才会从中汲取精华。不论是什么样的经典,它们都是特定时代的思想文化的记录,都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在快速发展的当下,一些为那个时代代言,为特定受众呐喊的文字有的显然带有局限性。阅读的过程中如果不加甄别地一味地信服,极有可能上演“读死书,读书死”的悲剧。当然,这里倡导的批判性的阅读,不是以全盘否定的态度对待所读之物,批判性的汲取并继承,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不二法门。

“世界读书日”是为读书人设立的节日,更隐含着向人类发出热切的倡议之意。——放缓疾行的步履,辟一方安静之所,一杯清茶、一米阳光、一缕暖风,把自己安放在书籍中,让文字氤氲灵魂、浸染情性,享受生命应有的况味。即使没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惬意,但是有了清风明月为伴,也就少去了几分奴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是书香方致远 ——写在世界读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