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了,年少时那些隐秘而温柔的事

每一岁都可以是怀揣梦想的年纪。

01

前几天登上微博,刷到一个很好玩的问题:“你小时候想过考清北吗?”


大部分人都投了“想过”一票,我也投了,顺路还跑到留言区踩一脚:“不过那时候哈佛才是我的第一目标喔。”我一面用手指在键盘上敲击,一面又忍俊不禁地笑。


好像一瞬间又回到了小时候。

全中国大概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在连中学门槛还没摸到的年纪就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七大姑八大姨们闲聊时候来一嘴吧——“xx以后想考哪个大学呢?”

想考哪个大学呢?那个年纪,我们认识的好像也没有几个。于是国内的北大清华复旦,国外的哈佛剑桥牛津,六选一,简直就是答案范本。

当然了,一个问题还不够,听到标准答案后,他们总欣慰一笑,仿佛已经看到了最高学府那金闪闪的大门向大家敞开,紧接着便抛出下一个问题:“xx以后想做什么呢?”

于是各位小朋友的未来画卷就在他们眼前铺展开来——“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做老师!”“成为一名运动员,为国争光!”——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可是很多事情我们只有长大才会明白。在从孩子到少年,从少年到成年的一路上,我们逐渐发现:原来,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去上清北名校;原来,不是所有梦都能够成为现实。

最大的可能,只是我们在年少的时候做一场绮丽的梦,往后余生,活在平凡普通的世界里,反反复复地缅怀、咀嚼每一处梦的细节。

02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很多很多个“我们”,都是无奈把梦想化作梦的普通人。可是,纵使没有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那个人,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我们都还在努力地好好生活。

小时候看喜之郎果冻的广告,我满怀希望地憧憬,去幻想未来的梦想人生;现在看它,我会黯然,有时甚至“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但更多时刻,我会宽慰自己。

我宽慰自己,以我目前所拥有的的一切,以我这时所选择的人生。

我记得,还是小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写作。那时候我总认为,成年之前,我一定会出书,一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可惜让人遗憾的是,现年二十岁的我,尚未出版过任何一本著作。

但是现在,我依然在写字。就算受众有限,读者不多,我仍旧在写着那些我脑子里蹦出来要我一吐为快的故事,仍旧可以从写作这件事里,获得人生最高级别的快乐与尊严。

我没有考上哈佛,当然,我也考不上北大,但我得以栖身于一所普通大学,拥有三两好友,过平静而快乐的大学生活,还有一些资本去闯荡江湖,翻开人生下一篇章。

世间还有很多人也是这样啊。

也许那个一心想打进NBA的男孩子最后变成了一个地铁里随处可见的上班族,但他还可以在闲暇时约上朋友打球,赛季熬夜看直播,最爱的那支球队赢了的时候激动得忍不住蹦起来;

也许那个一心想做歌手的漂亮姑娘后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文员,嫁人生子过小日子,但她还可以用最好听的声音为小宝宝哼唱,在KTV称王称霸,走在街上依旧靓丽动人招人夸。

03

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意味着我们大概率都成为不了当初最想成为的人,但是,普通人也意味着,我们还可以继续梦想,心里存着那个念头,停一停又上路。

就像七八岁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二十岁是一个很遥远很遥远的年纪,十七八岁时我们又会觉得三十岁已经很老了,等到了二十七八,又在想,五六十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我们总在对未来的年岁害怕,害怕那即将到来的一年会不快乐。可是真的到了那个年纪,过了那个年纪,才会发现,其实也就这样,我们总会遇上事,也总能用自己的方法好好度过。

梦想也是。

既然我们可以一遍又一遍回顾过去的绮丽,一次又一次勇敢地咽下那些表皮甜蜜内核酸涩的回忆,我们当然也可以再来一次。

再来一次,身边陪伴着新的、值得信任的人,带着更坚强的力量、更有力的支持,用我们所知的最好方式,展现着最美姿态。

再做梦,再在梦想的道路上撒丫子狂奔——长大了,也许可以更温柔,也许可以更激烈,但不管怎样,我们都会继续向前,不念成果。

我们可以继续向前,勇敢无畏,一如当年。这样就够了。


图片:网络(侵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久违了,年少时那些隐秘而温柔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