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里不教的适者生存课,家长要给孩子补上

家长如何教孩子学会适应所处环境,珍惜拥有?

课堂里不教的适者生存课,家长要给孩子补上

庞大的恐龙曾经统治地球,但后来的气候变化使这个物种灭亡,退出了历史舞台。在硫化氢毒气弥散的山洞深处,有一种生物“鼻涕体”,呼吸硫化氢毒气,尿出硫酸。在海平面下两三千米处一片黑暗,海底热液喷涌处水温高达三四百摄氏度,在这样的环境里居然还有长管虫、蠕虫、蛤类、贻贝类,还有蟹类、水母、藤壶等特殊的生物群落。它们生活的如此怡然自得,好像散步在世外桃源。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人类当然也不能例外。中学生从家庭走向学校,再从学校走向社会,一路观光,种种变幻,并不是对所接触到的信息都能理性分辨。很多时候,觉得自己似乎不适应。不适应家庭氛围的离家出走了,不适应学校管理的弃学而去了,不适应主流价值观的特立独行了。所以,家长要帮助中学生适应环境,了解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首先不得不澄清的是,孩子的心理问题、行为问题、情绪问题,并不意味着都是孩子自己的问题,成人不是也有种种问题无法突破么?当我们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你所认为的不合理时,剩下的选择就是适应现状,因为适应才能生存,生存才能去努力改变。


各种负面消息大人都招架乏力,何况孩子?但我们还是能以过来人的经验和心态与孩子进行探讨。有的孩子思考的问题非常深邃,已经超出我们能回答的范围,那么我们也得老实承认“对不起,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不过咱们可以一起找答案。”或者“你的问题很有意义,我先消化几天再回答你好吗?”而不要说“整天胡思乱想什么?正经事还忙不完呢?就你考试五六十分,还有脸假装哲学家?”这些偏激而残忍的话伤害了孩子的感情,也打击了孩子探索的热情,同时恶化了亲子关系。孩子会因为被骂了就心甘情愿的回到课本前认真学习吗?不会的,顶多会摆摆样子,求个耳根清净。但内心的困惑没有解决,他还会再去找答案,只是不再和你分享。

有的家长用务实精神警告孩子“你没看到现在多现实?能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你饿不死还不得谢谢你老子?还管别人饿不饿,管的了吗?”父母无意间的一句话,给了孩子这样的信息“只顾自己就好”,那么有一天孩子做出没有责任感的事,自私冷漠的事,还能怪孩子吗?一个不懂得付出爱和关怀的人,内心是冰冷的,怎会有真正的快乐?所以,适应不是漠视,而是看的清楚,依然有自己的判断和坚持。

学会适应,不是随波逐流,不是对一切现象没有独立见解,放任自己。积极的适应才有利身心健康。有意识的选择环境创造条件也是一种生存能力。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进重点学校,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遇到优秀的有责任心懂教育的老师,班里几个捣蛋分子就能破坏大家的学习环境和求学热情,也可能对有些言语欺负肢体欺负敢怒不敢言。

所谓适应,是让孩子在短时间无法改变的现状面前懂得自我调节,懂得尽量保护自己的心灵和身体不受伤害,懂得利用有限的条件完成阶段性的任务。比如孩子通常对父母离异再婚无可奈何,但消极反抗或转而把情感寄托给恋爱可能引发更多问题。


给十元钱,问怎样能发挥十元钱的最大功效。上网吧,两小时;买饮料两三瓶;买盐,六七袋,用一年;一本旅游指南,详读地理历史交通文化,一生的收获。让孩子懂得计算和分析,相信他们的判断力,给他们机会珍惜手中拥有的东西,也由十元钱让他们懂得,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有限的条件,依然可能因为个人的不同选择而得到不同的收获。

适应当下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珍惜眼前所拥有的时光,健康,友情,条件,机会。有理想,也要脚踏实地,有憧憬,也要逐渐追求。享受喝粥,也满怀希望的打猎吃肉,不要在痛苦折磨的心情中把幸福变成传说。活在当下,懂得珍惜拥有,如果有了十块钱就很开心,那么也不会因为得不到一百元而深深不满。

如果一个人能利用环境,进化自己的适应能力,那么总有一天他会发现,任何环境之下,幸福都是触手可及的,不必叛逆,不必暴戾,不必愤怒,不必出走,不必绝望。

也因此,内心容易平静,对生活容易感激,对别人的善意能深切觉察,更可回应以善意。对看不惯的事情,也能尝试换个角度看待,至少可以保持安全的距离,不必偏激,不必极端,不必亲手惩罚,不必让自己的心充满焦虑、压抑、忧郁和迷惑。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堂里不教的适者生存课,家长要给孩子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