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和她的皇帝们的命运

慈禧太后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人们对她的看法不一,有的说她是个政治家,深谋远虑,纵横捭阖,知人善任,有的说她是个卖国贼,丧权辱国,祸国殃民,穷奢极欲,有的说,清朝之亡,实出于她之手,有的说她其实延续了清朝的国运。

总之是个很复杂的历史人物。

不管怎么说,她在晚清时期,两度垂帘听政,掌控政局达46年之久,早年间有两部很火热的电影分别为《垂帘听政》和《火烧圆明园》,这两部电影对她的描绘下了一番功夫,虽然是经过某些艺术加工的,但从中也如实的反映了她那一时代的种种事实和亲身遭际,从如何获得咸丰皇帝的青睐和信任,展露头角,一步步走来,直至掌握生杀大权。不得不说是个很有手腕的人,尤其对于政治,可谓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慈禧是一个权力欲很旺盛的人,在1861年的史称“辛酉政变”当中尽显无疑,咸丰死去,本身自己儿子已经立为皇帝,年号“祺祥”,但还是不满意于咸丰皇帝指定的顾命八大臣,认为这些人眼中没有自己,勾连恭亲王奕忻等发动政变,更改年号为“同治”,专权之心,暴露无遗,八大臣,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尽显手腕之果决狠辣。

在当时那种风云变幻的岁月,经历着多少的大事件,从辛酉政变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到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再到洋务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清帝退位等等,每一个阶段,作为清帝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都留有她的身影和不可否认的影响,对于晚清政局的走向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诸如重用汉大臣,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都为人所一时称许。

她名义上幕后垂帘,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与咸丰皇帝唯一的儿子载淳,即同治帝,庙号穆宗,1861—1875年在位,由于溺爱,很早就误入歧途,花街柳巷,流连忘返,亲政的第二年19岁时就染病离世,。

之后立自己妹妹的儿子,也就是侄子的载湉即位,是为光绪皇帝1871—1908年在位。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甲午战争的失败,光绪抱着改革国家的一腔热忱,发起戊戌变法,,然而改革路上困难重重,尤其与姑母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处处掣肘,时时限制,使得光绪不能大展拳脚,急于求成的光绪听从维新派康有为,谭嗣同等人的意见,竟要冒险逼宫,最后被袁世凯出卖,从此被长期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慈禧重掌国家大权。

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立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谋求取代载湉,史称己亥建储。但因为列强各国和一些地方督抚大员的反对,轮番上书痛陈利害而作罢,其实慈禧心里是一万个不乐意,从此光绪在慈禧心目中是个什么地位可想而知,最主要的还是光绪在一些时候不听摆布,而权利在慈禧心中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时间到了1908年,这一年清帝国最高的统治者慈禧和光绪仅隔一天相继离世,在离世前,慈禧选择了她的最后一位接班人,即宣统皇帝,也是长达两千余年封建社会历史的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8—1912年在位,系道光帝之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氏,是慈禧极其信任的重臣荣禄之女,11月14日光绪帝去世,慈禧太后命溥仪继承皇统,过继于同治帝载淳,同时兼承光绪帝之祧,因其年幼,并命其父载沣为摄政王,从此延续了清朝的命脉,然而仅仅三年之后,大清灭亡,清朝历史上只有两位摄政王,一位是为清朝打下江山的雄才大略的多尔衮,一位就是只当了二年的摄政王的溥仪之父载沣,以摄政兴以摄政亡,是慈禧从来没有想到的吧。

不论是同治还是光绪登基时都是只有五,六岁,宣统即位时才只两三岁,这三位皇帝无疑即位都与慈禧有着莫大的关系,作为慈禧来说,只有掌控他们才安心放心,也许老佛爷内心深处也想着就是英明神武的康熙大帝1661—1722在位,是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谁曾想,仅过了三年,辛亥风云,革命军起,整个清帝国,土崩瓦解,分崩离析,烟消云散,多少的宫廷争斗,多少的明枪暗箭,都落花流水春去也,换了人间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慈禧太后和她的皇帝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