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毒奶粉事件回顾:三聚氰胺怎样从默默无闻走向臭名昭著

有人说大众媒体是科普工作的第一线,三聚氰胺从一个非常偏门的化学品到臭名昭著只经历了一个2008中国毒奶粉事件(以下简称为:毒奶粉事件),不到半年时间。如今,这起事件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但其对整个乳品行业的影响还在持续。

在毒奶粉事件之前,三聚氰胺由于其用途十分狭窄,价格较为昂贵(当时视购买渠道不同每吨十一万好几到两万多的样子),基本不会出现在公众眼中。三聚氰胺早期用途是与甲醛(三聚氰胺之前的大网红)一起合成树脂,用于生产密胺树脂。在超市里买到的外观像陶瓷,但比陶瓷轻,号称“摔不破”的碗、勺子等餐具,多为密胺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制造。2001年前后,中国人造板行业经历了一次降低产品“甲醛释放量”的大调整,三聚氰胺开始以辅料的形式添加进人造板用脲醛树脂胶粘剂中,生产量和销量急剧上升。由于当时人造板用脲醛树脂胶粘剂企业规模都不大,三聚氰胺用料较小,这些企业往往会从市县级的化工原料分销企业购买,三聚氰胺开始进入更广泛的人群的视线。

视线转回乳品行业。2008年以前中国奶牛养殖基本以农户散养为主,有数据报道2008年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例只有19.5%。此时乳业的生产模式为:散户在自家后院养牛,游走村庄的奶站收奶员向散户收奶,再交给乳制品公司作为原料。如果利润分配合理,人人有钱赚,想必不会出现后来的毒奶粉事件,但事实并非如此。

乳制品公司要扩张,到一定规模后势必会压缩成本,生牛乳收购价格下降。经过层层加码,一线奶农的利润被剥削殆尽,甚至面临亏损。怎么办?造假!奶农和奶企的“造假”-“检测”拉锯战即将展开。

第一回合:部分奶农或奶站开始往原奶里面掺水。奶企很快发现,并开始对原奶开始密度检测:将原奶倒入量筒,用比重计直接测量原奶密度,掺水过多的原奶被立即检测出不合格,奶农完败。

第二回合:奶农或奶站开始往原奶里加入配置好的溶液,维持调配后原奶的密度,导致比重计检测失败。此后,奶企开始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原奶中蛋白质含量,往原奶中加入盐、糖等物质维持原奶密度的办法失效。

第三回合(上):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造假”-“检测”拉锯战升级,奶农、收奶员等“非专业”人员退出“创新”序列,开始由专业人员指导造假,走向系统化、“科学化”造假阶段。有专业人员发现,“凯氏定氮法”会将尿素误检为蛋白质,添加一定量的尿素可以蒙骗“凯氏定氮法”,“造假”派胜利。此时出现了一个插曲:某奶农调配好的原奶不慎被奶牛饮下,奶牛直接被毒死(题外话:已搜索不到相关报道,记忆中应该发生在2005年前后,当时没人意识到其危害,当成一个笑话传播)。此时,造假利润和风险相比不匹配,造假规模较小。

第三回合(下):天才毒师登场。造假派此时需要一种可以影响“凯氏定氮法”的物质,它应该易得、无毒。在一位天才毒师有目的的搜索、研究下,三聚氰胺进入造假派的视线。前文说过,三聚氰胺的用途非常狭窄,基本上应用于密胺树脂、脲醛树脂胶粘剂制造,没有食品工业的应用。此时对三聚氰胺毒性和危害性的数据很少,被划入无毒(一般是无急性毒性,用白鼠测试)无害类。这基本上满足了系统造假的所有要求:无毒、易得、不常见。不法分子将三聚氰胺冠以“蛋白精“的名字系统销售给奶农,并指导奶农造假,恶魔被放了出来!

此时,正是中国婴幼儿奶粉需求最旺盛的时期。三鹿奶粉推出的不到进口奶粉价格一半价格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迅速占领了大规模的奶业市场,成为国内重要且知名婴幼儿奶粉品牌,多年蝉联国内自制乳品市场的首位。辉煌的背后却严重忽略了奶源的监管,导致大量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流入市场。在事件前期还采取危机公关等策略掩盖事情真相,导致毒奶粉事件大规模爆发。

根据公布数字,截至2008年9月21日,因使用婴幼儿奶粉而接受门诊治疗咨询且已康复的婴幼儿累计39,965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人,此前已治愈出院1,579人,死亡4人,另截至到9月25日,香港有5人、澳门有1人确诊患病。

从公布的检测结果上来看,每千克三鹿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高达2.563g,按照“凯氏定氮法”,它相当于5.3克蛋白质。而每千克婴儿配方奶粉中,蛋白质含量应该在115~160克之间,也就是说三鹿奶粉污染成分达到了3-5%左右!而在非婴儿配方奶粉中,三鹿高铁高锌配方奶粉中每千克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达到6.2克,折算成蛋白质为12.9g/kg,掺杂率近10%!套用现在网络的流行语,这是在往三聚氰胺里掺奶啊!

如此规模的掺假行为,如此大的掺假量,三鹿公司的质检、生产、决策层都难逃干系。这样看来三鹿领导层何其失职,其判决实在太低!(三鹿前董事长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后改为有期徒刑18年,并有减刑),三鹿集团高层管理人员王玉良、杭志奇、吴聚生则分别被判有期徒刑15年、8年及5年。)

妾本佳人,无意做贼!三聚氰胺应用在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上,对降低人造板甲醛危害方面功不可没!用其生产的密胺树脂也广泛用于电器开关及餐具上,性能安全、可靠。三聚氰胺沦落到臭名昭著的地步何其无辜!这这里笔者还奉劝那些聪明“绝命毒师“们,将知己的聪明才智用在正处,不要害人害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2008中国毒奶粉事件回顾:三聚氰胺怎样从默默无闻走向臭名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