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自己要求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自律,老生常谈的话题;
有人不以为然,自由自在的生活最舒服;
有人点头称是,转头我行我素,继续受苦;
有人无奈叹息,知道应该要,可做不到呀;
有人记在心里,默默行动,悄悄自律,惊艳转身;
自律苦不苦。—— 苦!
还要自律 ? ——要。
因为,不自律,也苦。
一直躺着刷手机舒服,是真舒服。但也是真痛苦,没有变化、无以为继的生活。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01 选择“自律”,是选择了一种远虑的生活
人生需要机遇也需要积累,自律是积累的开始。
最近一篇文章爆红《一女子坐月子无聊破译顶级密码》,看标题以为是无所事事的社会闲散人员,详细了解,结果此女子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小云,她是全中国最懂密码的人之一,沉潜十年。一个标题,为博眼球,却用寥寥一句话概括长久的个人努力。
出圈可以靠技巧,但成功定是源于长期的自律。
今年出圈的苏翊鸣,是从 4 岁就开始接触滑雪;是从 7 岁就成为职业滑手,比赛积分;从 14 岁加入国家集训队参加大型比赛;才是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上的大放异彩,突破极限。
自律的人,是懂得延迟满足,选择"复利"收益的人。
爱因斯坦说"复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迹,了解它的人可以从中获利,不了解它的人将会付出代价。"
什么是复利效应?
古印度国王舍罕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西萨班达依尔。国王问他想要什么奖赏。如果是你,你会想要什么奖赏?
西萨班达依尔对国王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赏给我1粒麦子,在第 2 个小格里给 2 粒,第 3 小格给 4 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把棋盘上所有的 64 格摆满麦粒就可以了。”
国王觉得这个奖励太容易满足了,就下令给他这些麦粒。可国王越来越发现他根本无法满足这个奖励。把棋盘填满需要
1+2+4+8+…+2 的 63 次方 = 2 的 64 次方 - 1=18446744073709551615粒麦子。人们预计把棋盘放满麦子需要全世界花 500 年时间才能生产出来。
这就是复利效应:做事情 a,会导致结果 b;而结果 b,又会反过来加强 a,不断循环。一开始看起来很不起眼行为,加上复利效应,最后的能量超乎想象。
每天冥想 10-15 分钟,8 周可以让你的大脑反应更快;
每天 20-40 分钟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促进大脑的发展;
水滴穿石、星火燎原。
02 坚持“自律”,是沉迷于哪些美好
自律是自我掌控的能力,让自己的生活从无序变成有序,这需要我们打败头脑中偷懒的基因。
这是一场战斗,有人开始高挑战,有人开始自虐,但都不能长久;自律首先源于我们的大脑,大脑渴望一个强有力的观念和目标来主导,使我们清楚的知道,为了达成目标,就要自律。
自律对于完成需要完成的事情是有用的,这样就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你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你热爱什么?
谷爱凌之所以让我们惊艳,不只是她取得的傲人的成绩,更在于她傲人的成绩是源于热爱。
“我不是为了比奥运会而滑雪,也不是为了上斯坦福而学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我自己对它的热爱。因为我喜欢做,然后顺便开始比赛,顺便开始赢。”
这份自律不是因为父母的逼迫,不是因为比较,不是因为我要比 Ta 更好;而是源于热爱,持续探索更美好的自己。
这份从内生发的自驱力,是职场中的我们求而不得的,是身为父母最希望孩子拥有的。
自律不是自虐,高级的自律是源于内心的驱动力,最好的、最持久的、最有能量的驱动力是热爱。
热爱少不了探索的过程。没有人生来就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探索热爱寻找天命的过程需要自律。
非常喜欢的易烊千玺,"五·四"青年节又上央视了;2 岁开始学艺,5 岁上台表演,童年时期的千玺已经学遍了周边可以学到很多才艺,仅舞蹈就学过民族舞、现代舞、拉丁舞、街舞。除此之外,唱歌、吉他、书法、魔术、变脸、跆拳道一样不落。
这个还未大学毕业的小伙子,在 17 岁时的一段采访中说:“我会特别在意自己喜欢什么东西,我好像第一次感觉我比以前长大一点儿了,就是我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我适合干什么。”
13 岁就组合出道的千玺,是被放在这个轨道上的人,成人之际,他开始自我思考什么才是属于自己的热爱,在他心里已默默有一份答案,如今,演员易烊千玺也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从童年时期被认可的舞蹈天赋到如今演员的热爱,是长期做好每件事的自律带来的自然而然的结果。
正是这不断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定位,即使是日复一日的自律,也因为那些热爱,变得值得。
03 长期“自律”,是一种本能的驱动
自律不是自虐。
早睡早起的人能感受到身体日益健康,常常阅读的人能感受到心灵逐渐丰盈。高产作家严歌岑说,写作是自律并坚持的日常生活。当自律成为一种本能,才是真正的自律。
真正的自律,从不靠硬撑,用正确的方法,循序渐进,让自律成为一种习惯。
1、从简单开始;改变也可以很自然。
谈起自律,会陷入到高强度的误区。“不强度无自律!”,“我要一个月内减肥20斤。”随之而来的是第一天定计划,第二天超计划,第三天左右摇摆勉强做到,第四天找个理由暂停一天,第五天想都不想。
目标定的太大,心里没有把握,就会拖着迟迟不愿意行动;勉强行动,也会因为挫折而很快放弃。
不妨从简单的行为开始。
想要运动,先试着每天运动 5 分钟;
想要阅读,先试着每天读一页;
想要在专业上精进,先试着挑选两本专业书籍;
刚开始先强迫自己完成,渐渐地你会发现,改变没有那么难。
如果你认为这些习惯太小了,那你就误解了人是如何改变的,一旦你养成了新的习惯,习惯会自然而然地成长。
2、不间断;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自律比的不是爆发力而是一场耐力。
在内容圈里,对新人常说的一句话是:坚持下去,你就已经打败很多人了。这句话也适用于自律的培养:坚持下去,不间断。
在你坚持做一件事的路上,会遇到很多很多的打断,
天气不好,疫情封控会打断你的自律;
朋友相约,家人求助会打断你的自律;
还有自己,厌倦疲惫会打断你的自律;
被打断了,没关系,在路上总比停下来更能接近目标。
如何克服被打断的情绪,继续自律。
一是继续,节奏慢下来就慢下来,今天被打断了,明天补上。重要的是不间断。
二是做不同的事情,在自律计划中加入点不一样的体验来度过瓶颈期。
总之,就是不要长期停下来,继续下去。
3、寻找平衡;了解自己,放过自己。
看到自律大神牛出天际的日程表,就兴致勃勃地跟着学起来。自律不是跟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每个人的体质大不相同,谷爱凌需要每天睡够 10 小时,可陪伴科比训练的是每天凌晨 4 点的洛杉矶。
早起与否和你工作时长没有关系,用更有效的方式去完成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每个人,最有效的方式是找到平衡。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体质,自己一天中什么时间精力是最好的,持续的时间,突破时的阻碍等等;不是和别人比,而是察觉自己,认知自己,调整自己。找到休息和继续之间的平衡。
其次要认识到自己只不过是个凡人,放过自己。找到坚持和极限之间的平衡。
愿每一个对人生充满期待的你,都能在自律中找到路径,掌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