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长寿的关键是把握阴阳

      “肥人多湿,瘦人多火。”这是中医老祖宗的一条定律,通过“望”诊得到的最直观的病人信息。

      人体内的水分含量随着人体的年龄有变化,婴幼儿、儿童体内的水分含量比较高,可能高达80%-90%,成年人中水分含量大约占体重的70%,老年人体内水分含量相对减少,大约只有50%-60%。人体内的水分可以存在于血液中,也会存在于组织液以及细胞内液中。不同的器官组织,含有的水分含量也不同,比如血液里面水分含量可以超过90%,大脑组织中水分含量大约在80%左右,骨骼系统中也有大约15%的水分含量。人体内的水分对于人体的各种生理反应、酶的反应以及各种新陈代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也非常重要,这是西医的认识。

      回到中医,八纲辨证,水分过多就是阴阳失衡,阴盛阳衰。这种水分过多的体型,一般表现脸部肥胖,腹部肥胖,全身性肥胖。水多了,阴盛了就会出现阳虚。爬个楼梯都气喘吁吁,气虚导致血液推动力不足,大脑供血不足,经常会有头晕眼花的感觉。时间长了,还会造成血瘀、气淤,血压升高,使得局部体温降低,细胞营养成分环境改变,创造出癌细胞增殖的局部环境,导致癌细胞大量繁殖,最后就是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发生。所以,从中医角度来看就需要将人体中的水分去掉,去湿,补火,补气,减阴增阳。老祖宗留下了一个很好的药,金匮肾气丸,就起到去水补火、补气的效果。金匮肾气丸,此方即济生肾气丸,又名资生肾气丸、加味肾气丸。出自宋·严用和撰的《济生方》。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炙)、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10味药组成。“治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

      明代张介宾曰:“地黄、山药、牡丹皮,以养阴中之真水。山茱萸、肉桂,附子,以化阴中之真气。茯苓、泽泻、车前子、牛膝,以利阴中之滞,能使气化于精,即所以治肺也。补而不滞,利而不伐,治虚水方,更无有出其右者”。

      结合中医的治“未病”,中老年人如果发现脸部虚胖,身体虚胖的时候,尽管体检报告没有重大疾病,身体感觉也没有什么重大不适,这个时候其实就是阴盛阳衰已经出现。一方面可以通过饮食调理,减少肥、甘、厚味的摄入,另一方面适当锻炼,可以吃一、两瓶金匮肾气丸,将身体多余的水分排出,阴、阳重新调整平衡,这样健康就可以得到保证了。因年纪大了,肾阳虚,排泄水分的能力不足,人就会出现阴盛现象,水分多了,阴盛阳衰,人就会出现畏寒怕冷、手脚冰凉,总想烤火、吃辣椒,喝热水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人体的自反应。人体的传感器将需要增加热量的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指挥人做出以上补“火”、补阳的动作。但是由于并不是身体出现疼痛,这种感觉往往容易被人忽视。阴盛阳虚就会得不到及时纠偏,时间长了就会出现气虚,体液、血液的流动速度下降,出现局部血液淤积堵塞,局部细胞环境发生变化。体温长期低于三十五度,身体出现息肉、包块,甚至癌变。所以,阳虚阴盛是造成身体重大疾病的前兆,而肥胖,几乎就是人体重大疾病的主要原因,这就是中医的认识。反过来,阳盛阴虚的现象反而在现代社会中不太出现,因为现代社会人们已经解决了吃饱饭、营养的问题,主要是偏食的问题。阴虚体质的人一般都是形体偏瘦的人,消化器官运转功能不正常,人体对食物营养的吸收能力下降。这类体质的人因为阳得不到阴的抑制,往往容易出现虚性发热上火、便秘的现象,不及时调整,会出现因为阴虚,导致的阳虚,身体会免疫力下降,身体容易被各种病毒、有害病菌的攻击,导致各种炎症、感染、高热。这类人需要滋阴,可以用六味地黄丸,就是金匮肾气丸中去掉附子、桂皮、车前草等,留下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滋阴,三补;丹皮、茯苓、泽泻,三泄。方中重用熟地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生血,为君药。山茱萸补益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养脾阴,而补肾固精,共为臣药。泽泻利湿泄热,而降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降肾浊;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茱萸肉之温,共为佐药。诸药相合,共奏滋补肾阴之功。

      中医八纲辨证施治,首先把阴阳辨证排在第一,就是对人阴阳平衡状态的判断,治未病。人体发生病变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由表及里,由轻到重。中医可以首先通过阴、阳辨证,判断人体亚健康状态。太胖,为阴盛阳虚;太瘦,为阴虚阳盛。首先通过调整形体的不胖不瘦,适中,来防止重大疾病的发生。

      阴阳互根,阴阳互制,是道家哲学认识,世界万事万物都由阴阳合体而成。阴阳五行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人体按阴阳五行来认识。阴主收,阳主放。类似于西医的自律神经,交感与副交感神经。腋下体温正常为36.3度,身体深部体温37.2度,按照物理化学、热力学原理,人体吸入空气氧气,摄入各种营养食物,补充细胞生长,进行新陈代谢,根据人体能量克里布循环,细胞线粒体中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身体中循环的水分、呼吸空气带走热量,就是一个放热与冷却的平衡,放热是阳,冷却就是阴。只有放热与冷却保持均衡,人体才能保持体温的恒定,这就是阴、阳平衡。当阴制不了阳,放热过度,体温就会升高,身体就会发烧,出现各种炎症,造成血流速度过快、血压升高,造成淤堵,身体就会有饱胀感,厌食,并感觉疼痛和不适。反之,水、液过多,参加氧化放热反应的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变少,放出热量降低,低血糖,人体会有饥饿感,想进食。冷却液过多,人体就会出现低体温。据日本免疫学家安保彻的研究,癌细胞大量增殖是人体处于35度以下体温环境。这就是阴盛阳虚造成的后果,肌体组织发生癌变。

      以上,也许就是我们老祖宗把握阴阳,养生、健身的重要手段的现代解释。

你可能感兴趣的:(健康长寿的关键是把握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