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学习之对“如何上好古诗词的课?”的理解

温儒敏先生在“统编教材四到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提出的第七个问题就是“如何上好古诗词的课?”

温儒敏先生说:古诗词篇目平均一个学年是二十篇左右。 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 不要过多解释,也不要太多活动,宁可多读几遍,多读几篇。

我的理解:古诗教学的课堂一定要有读书声的。由读准字音,到读的字正腔圆,是第一重阅读层次;让学生从诗句的文字里,读出头脑中的画面,这是第二重读;“引导学生抓住作者诗中那种感觉,让学生品味读”,这是第三重读。

我的理解“品”,有人品、品质、品德的意思,“味”是趣味、体味、回味。但品味从字面上还有另外一个最原始、最直接的解释。品是品尝,味是味道,合起来倒有品尝味道的意思。 读书的“品味”一定是要反复阅读才能感受其中的意蕴……

温儒敏先生说:有时诗意是很难让学生理解的。可以用一些方法,他举例说:孟浩然《宿建德江》的“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些景物怎么拼到一块?古代人的语法和现代人不一样,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让学生对比一下,练习说,这样对诗的语言有自己的理解。

我的理解: 比较阅读的方法能帮助我们找到词句运用的差别,就在这寻找差异的过程中,学生增长才情……

温儒敏先生说:音韵之美,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也许一时说不清美在哪里,有所感觉了,积淀下来,审美能力就会提高。

我的理解:这句话是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很好诠释。语文核心素养四个方面中“审美的鉴赏和创造”,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反复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字韵律脚、诗词的合辙押韵、转承起和。

温儒敏先生说:现在的古诗词教学过于繁琐,像外科手术,把“美”都给弄跑了。 重在让学生说说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觉,你有什么想象,你有什么发挥。 重视“会意”两个字,多少有些领悟,说不清楚,是可以的。

我的理解: 朴素地教学古诗词。

温儒敏先生说:诗无达诂 ;温儒敏先生说:考试怎么办?考试尽量不要考这些。即使因为考试,要给标准答案,那也要给学生说明这只是一种说法,其实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做其他解释。我们往往面临的考题设计的水平问题。

我的理解:“诗无达诂”,原作“《诗》无达诂”,最早见于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篇。“达”,明白、晓畅之意;“诂”,以今言释古语。它原是汉代的经生儒者,根据春秋时代“赋《诗》言志”、断章取义的情况,而提出的阅读与应用古《诗》(即《诗经》)的一个方法或原则。鉴于这些经生儒者的唯心倾向与实用目的,他们认为古《诗》的时代已逝,事过境迁,难以解释,因此根本不必忠于原作,而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随心曲说,加以引用。如《诗经·魏风·伐檀》明是一首愤怒抨击不劳而获的剥削者的“刺”诗,但董仲舒据其“《诗》无达诂”之说,割裂局部与整体的有机联系,化“刺”为“美”,认为“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样冷嘲热讽的话,歌颂了统治阶级的“君子”“先其事,后其食”,是不会尸位素餐的。这样理解和运用“《诗》无达诂”,就把一部古《诗》肢解得面目全非了。汉人董仲舒说过"诗无达诂"的话,意谓对《诗经》没有通达的或一成不变的解释,因时因人而有歧异。

温儒敏先生说:要有独处式的诵读。 朗读是读给别人听的,有表演的性质。诵读是读给自己听的。 诵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不要全部安排做朗读。这是两种读法。要让学生有自我陶醉式的诵读,要有独处式的诵读。还可以有唱读。

我的理解:读的形式多样,教学中的运用可以灵活。采用独处式的诵读,让自己与古人对话。更有利于个性化的理解。和乐唱读,自我陶醉,浸润其中……

温儒敏先生说:语文课很热闹,很浮躁,缺少沉浸式的阅读 ,缺少真正个性化的自由的阅读,老是组织各种活动,并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

我的理解:热闹的气氛,会掩盖课堂的生成。“读书读到忘记时间”完全是一种阅读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状态(而非一种阅读方式),它的形成极其自然且不可主动寻求。而“浸入式或沉浸式”这种表达,让我直觉它表达的是一种方式、方法或者叫做行为习惯。

你可能感兴趣的:(统编教材学习之对“如何上好古诗词的课?”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