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舌尖上的中国3》中感悟食物与情感

2018年2月26日 星期一 柳州龙船山

《舌尖上的中国3》今日第八集,也是本季最后一集,主题是:合。可能这是最有水平的一集了,将文化、情感、历史与饮食结合得极好。看了后,眼睛便不禁有些濡湿。

食物,是有感情的,有句话“好吃到想哭”,应是极有道理的。天下美食,各地均有,然最佳者,却在故乡,在妈妈那里,在亲情的氛围之中。千里之遥的游子,奔回家中,吃上妈妈特地准备的饭菜,有时仅是一块泡菜、一根腌咸菜,但那幸福、那种对着劲儿的画面却漾开去了。

是的,最高水平的烹饪,是亲情,是最好的调味品。这样的文化认识层次,已经将《舌尖》这档节目提高到一种很高的水平。尽管哲学是最高层次,有一集就涉及到了“顺天应时,节制爱物”等理念,但在我,仍固执地感到,食色,性也,这东西带着温度,热气腾腾的,承载着过多的具象,还是不要抽象化吧!否则,不是在生活之中,失了很多生动么?

思之于食,亦有可哀!辣遍全国,这样一种现状即是。节目可谓胆性颇大,对无原由的喜辣持了指着态度,即使对于四川,“到底是四川控制了麻辣,还是麻辣控制了四川?”发问可说振聋发聩 。回顾辣椒历史,传入中国区区四百年,身份不过真实为观赏之物,五味之中亦无地位,却一路沿江浙而贵州而四川,进而全国,简直成了“无辣不欢”的世界。辣虽有辣的好处,也越来越受年轻人的青睐,但对于传统,却是极大的冲击和破坏。我也还是每一次听说,真正的川菜原来是不辣的,竟然也有道地的纯正血统。可惜,传统被现实的迎合破坏掉了。

这种变迁,在我看来,其实有文化上的堕落。纯正和合,中庸稳重,静仁沉索,这些文化基因之中的“慢因素”,已经在浮躁的现代化浪潮中被吞噬掉了。一味的狂躁,正应了春晚那句台词,“你这个人狂躁,太狂躁!”

哪还能以沉静之心行走于世呢?现在,很多人的味蕾,早已失去了对食物本真的品尝能力。东西,都是在大辣大咸大香大臭之中,被“哄”进肚子之中的。

有味药食同方的菜,叫“山药当归炖羊肉”,程序为先肉后药次当归,时间上也有严格控制。更重要的是,食材只此三种,不可妄加。加任何东西,都会破坏这菜的效用。古人张仲景,药圣早就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万物相辅相成,自有机理,怎能“万食辣遍”,欲以一辣而齐整天下呢?

固然有“食不厌精”的话,但需正解,懂得按照食物相互增益之理来加工食物。那需要很高的知识水平,特别是营养原理的。

味觉退化,实在悲哀。吃什么都感觉没什么滋味,非要加够重味才使得。“下饭菜”也是这种产物,好端端的米饭、馒头,本来顶多就几口菜就可以的,偏偏整些乱七八糟的,胡乱扒进肚里,真是冤枉了父母给的这身躯。

近读《黄帝内经》也是这个理。味道最崇中性,五味过重,哪一些都会对身体的阴阳和合带来影响。

最忆小时候,一块热气腾腾的馒头,散发白面香,抢来一口吞下,满满幸福感;即便是棒子面的“糊涂”(山东当地一种粥),喝得也“呼呼响”,很有滋味,吃一条疙瘩咸菜,顶多了,香得很。偶尔喝小米面的糁子揸的,更是在口水之中,馋馋地、热热地下肚,那香味真保留进记忆中,延宕至中年而不忘。

是啊,走南闯北,吃过那么多好东西,山珍海味也是吃过了的,鱼肉等更不用提,即便在“食在广州”多年,记忆最深刻的仍是故乡这几样吃食。简单,便宜,制作快得很,却仍留住了记忆。

怕是有人要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了,是这话,但也不全面。物质贫乏的年代,对于食物稀罕、敬重,吃得郑重珍惜,两相牵系,人与食遂生出异样的情愫来。我想,这才是当时的时代留给我的精神财富。

对于一个物件,真正懂得珍惜了,懂得尊重了,才能在品尝之中得到美的享受。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舌尖上的中国3》中感悟食物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