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笔墨·在乎气韵——读盛欣夫《书画释疑》之六

神韵至上

——读盛欣夫《书画释疑》之六

文/丁伟驹

        “神韵”是中国古代审美范畴中一个重要而广泛的概念,从诗画文赋到舞琴拳术,以至人的神采风貌,凡灵动而自然,清新而风雅者,无不用“神韵”两字赞之。

        “神韵”尤为历代书画家追求的审美最高境界。什么是“神韵”呢?盛先生没作学究式的下定义,而是为我们描述了一段可视可闻、触摸可及的景象:作画者“渲染气韵,生动情景。重者可以刻骨铭心,轻者或能听见蕉叶雨淋。一抹桃花,可见春意,几笔勾勒,忽如传出村姑织机的梭筘声。”盛先生说:“这就是水墨江南,笔墨的神韵。”(笔墨札记之九十六)还在评述我国水墨画大师吴冠中时说:他“笔下的水乡,白墙黛瓦,明快简洁,自然天成,颇多神韵。”(《笔墨札记之九十三》)评清初画家朱耷则是“漫不经心几笔,一蹴而就,轻松自然,似与非似之间,神情境界俱在。”更赞徐渭“已不在作画,而是在写自己,写性情,使中国画达到了一种超现实的高境界。”(笔墨札记之七十五)

▲《书画释疑》笔墨手札之七十五

        我们从盛先生对“神韵”的描述和对古今三个画家的评述,不妨可以归纳“神韵”的三个层次:是感性的画面,可见可闻甚至可触摸的,有“颇多神韵”,或为第一层次,近人吳冠中先生是也;明快简洁,自然天成,“不经意几笔”,不事刻意雕琢,又在“似与非似之间”,或为第二层次,朱耷是也;“已不在作画,而是在写自己,写性情”,以至“超脱现实”的境界,可谓“神韵”的最高层次,徐渭是也。盛先生从感性画面——“似与非似之间”——“超脱现实”三个层面层层递进,立体式阐述“神韵”的内涵。翻阅众书,众说或语焉不详,或模棱两可,唯盛先生既具体可感又卓然不群的见地,真可谓言前人之未言,发前人之未发耳。

       书画艺术之最高境界——神韵,是所有有志的艺术家终身的追求。盛先生总结了六十余年之经验,把书画艺术的创作概括为两个层面:《书画札记之八十四》说:“艺术家的功课,主要在技术,艺术在顶层”。所谓“技术层面”,应该是“意在笔先,明白做什么、怎么做”;所谓“精神层面“即指艺术,它“为形而上,是风度,讲境界”。还说只有“技术加思想,自然流露的才是艺术,才有意境”。这里盛先生称技术层面为“主要”,且不要误读,其意谓技术层面是水墨书画的基础,书画失去了“技术层面”,作为“精神层面”的艺术也必荡然无存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矣!从这个角度上说,技术层面是“艺术”的“主要”的依存了!

         至于两个层面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盛先生用“技术加思想”的公式表达,是为了不被繁琐的学术术语所纠缠,让初学者简易可记而已。

▲《书画释疑》笔墨手札之八十五

          从“技术层面‘”来说,应包含三大元素:线条、水墨、色彩。盛先生在《笔墨手札之八十五》以四句话概述了它们间的关系:“以线条造形,用水墨赋魂。随色彩达意,靠学养传神。”“学养”另当别论,而作为书画技术层面的三大元素在具体一幅字或一幅画中是融为一体的,相互难以割舍,为陈述方便,一一分头叙述。

       第一元素,线条。前文说过线条是书画之本,学画者无不从学线条始。然而,线条也是“神韵”的归宿,无线条即无神韵可言。盛先生是这样描述线条的神韵的:“线条到明代,己是登峰造极……徐渭、王铎的潇洒,傅山的圆转,现代林散之淡墨线条、散而不飞、丝丝入扣,把笔墨线条演绎到了极致”,在他们的笔下,“线条”可谓到了“盘若游龙,出神入化”的境界!

      第二元素,水墨。中国画多称水墨画,如盛先生所言“水墨赋魂”。线条与水墨间关系,盛先生说:“续点为线,织线铺面。缚面成形,以墨传神。”又概言之说:“以线条为构架,以笔墨赋予筋骨血肉,起承转合,构筑汉字生命,或曰水墨精神。”(《笔墨手札之六十五》)汉字之成为书法,是“水墨”赋予了它的“生命”!

         书法如此,作画更然。盛先生描述水墨在作画中的神奇作用说:“水墨神奇处,云烟有无中,白墙无墨画,‘黑马’有洇韵。无画是境界,有笔出精神。让人联想,让人参与,让人动情,这就是意境”,为了让读者进一层理解,盛先生又剖析了一幅水牛浴水图说:“水牛沐浴水中,只画个牛背,水中部分非但无画,就连水都不画一笔,却让人感到满塘的水”,这就“归功水墨的魅力、黑白的境界。”(笔墨手札之九十五)尤其用“水”,盛先生在《笔墨手札之七十六》给用“水”作如此高的评述:“沉墨善用上,用水最为重要,哪里都可搭配”还说:“血肉、气韵全在用水,水是灵魂,水是神仙。”因此,“成也水败也水。”用水”几乎决定一幅书画之成败,因故水墨无愧堪称中国书画之魂魄耳。

        第三元素,色彩。水墨画既无红黄蓝青紫五彩,其色又在何处呢?盛先生在《笔墨手札之卅七》说:“墨分五色靠水分,焦重浓淡有分称。”运笔把握“分称”即便只是水墨,也让人感觉焦重浓淡,层次迭出而目不暇接!

        而作为书画技术层面的三大元素,在具体一幅字或一幅画中是融为一体的,既难分伯仲,又难相互割舍。因此,我们把这三句话看作是古汉语“互文”的修辞表述手法更为妥善些,比如“线条”何以无赋魂达意之作用,水墨也何以无造形达意之作用呢?色彩亦然。

▲《书画释疑》笔墨手札之七十一

        与“技术层面”相对而言的是“精神层面”,“精神层面”包括学养和人品两个层面,正如盛先生在《笔墨札记之七十一》所言:“气势在性格,气韵靠学养,品正艺不俗,虑淡气自高。”並引虞世南“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佐证之,然后一言以蔽之曰“人品等于艺品”。在盛先生看来,“人品”在提升艺术境界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了。

        这里,我觉得值得玩味的是《笔墨札记之九十一》所引的关于清人张庚一段话,盛先生认为“很有见地”。张庚说:“书之大局,以气为主”,即便“字字有骨肉筋血,以气充之,精神乃出”。还说:“气韵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意者,有发于无意者。”而以“发于无意者为上,发于意者次之,发于笔者又次之,发于是墨者下矣。”

        我们不难分析,“发于笔”和“发于墨”为技术层面,而“发于意”与“发于无意”为精神层面。两者关系,用今天的话语形式表述:作品的“神韵”,精神层面高于技术层面。而之于精神层面的“有意”不难理解,而“无意为上”何以理解呢?盛先生用“忘了自己”作了注解说:“忘了自己,发于无意,才是境界”,换言之,只有“忘了自己”才可达至“神韵”的最高境界。

         张庚这段话,既佐证了本文开头所言盛先生把“神韵”分三个层次的见解的正确,还解释了铸就不同层次的根本原因才于“气韵”,而要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则须“忘了自己”而“发于无意”。

         盛先生在《书画释疑》一书中多次提到“忘了自己”。他在《笔墨手札之八十二》描述了进入“发于无意”之境界的亲历感受:书画“通过自己的消化与酝酿”“一旦与心灵接通,就可以忘怀一切,进入如空无事的境界,并会欲罢不能,成为艺术温床”,其人“乃至如诗一般的意境,悠悠然魂牵梦萦,久久地徘徊其间”(笔墨手札之九十四)此时,艺术家无疑进入“忘了自己”,而创作也必“发于无意”,整个身心进入了书画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他的作品也必达到审美的最高品位——神韵!

2021年12月12日晨6时初稿

(作者:丁伟驹,83岁,1963年杭大中文系毕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航船户 96x180cm 

墨鳞四屏 136x22cm 

旧句写真 77x47cm

释文:

删繁就简,去杂存真。

随类赋彩,应物写神。

云外观涛·草书 20.5x60cm

书名:书画释疑

盛欣夫 著

西泠印社出版社

《书画释疑》是盛欣夫先生以传统手札形式,一题一解。集千年古贤之法,解今人学书之困。是一本学习书画的释疑百科。大凡难题,基本都有答案。从初涉书画者到高层研究者,都会从中得益。

本书从传承书画的百多疑题着手,以时代为立足点,以古贤经典为基本理论,以作者60多年读书读史与书画实践为底子。客观地分析、诠释了当今书画艺术中存在的病根与发展可能。引经据典、以理服人。梳理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艺术传承之路。

《书画释疑》一书为中日文双语对照版本。日本书道与中国书法同源异流,颇有共通之处,双语版本有利于共同商讨书法未来,互利互补,共同发展;有利中国书画国际化,有利中华文化全球共享。

鱼公书院·埭溪别院第二展厅(著书房)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人笔墨·在乎气韵——读盛欣夫《书画释疑》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