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多角度理解故事

文/涅阳三水

捧一本书,能够开心地笑起来,是孩子最想实现的愿望。

《母鸡萝丝去散步》这个故事,让孩子喜欢的一个原因,就是作者抓住了这一点,让孩子在读的过程中,能够开心地笑起来。

在这个故事的封面上,就是一个最好的让人笑的画面。

先看故事的主角,母鸡萝丝去散步,但是后面却有一只狐狸在尾随。

这样的画面,孩子对狐狸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了母鸡萝丝。

一个画面上,呈现出来了那么多的元素,孩子的注意力,为什么单单聚焦在狐狸身上呢?

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打开这个故事的封面,一问到你看到什么的时候,孩子们就不约而同地激动:“狐狸!狐狸!”

狐狸会把母鸡吃掉吗?

这是所有孩子们最关心,也是最担心的问题,都在迫不及待地等着翻页。

。。

在这个绘本中,意外一直在发生。

每当狐狸跳起准备扑向母鸡时,倒霉的狐狸总是遭遇不幸。

每当孩子们看到狐狸狼狈的样子时,都会开怀大笑。

狐狸是故事里的一个反面角色,孩子们一看到狐狸的倒霉模样,就一遍一遍地大笑。

这样一遍一遍的上演着狐狸的倒霉事件,孩子们就会重复同样的大笑。

这是为什么呢?

狐狸在后面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而在前面的母鸡萝丝竟然丝毫没有察觉,还在闲庭信步、气定神闲。

母鸡萝丝是如此淡定从容,和狐狸的倒霉瞬间,就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产生强大的“笑”果。

母鸡萝丝就这样一次次化险为夷,孩子们开始发出质疑的声音:“这么大动静,母鸡萝丝要是听不到,肯定是聋了!”

母鸡萝丝真的是聋了么?

。。

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情节,让孩子们的神经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生怕母鸡被狐狸抓住。

可是,故事最后的结尾,狐狸因为撞倒了蜂箱,被蜜蜂群起而攻之。

狐狸落荒而逃,孩子们再一次开怀大笑,甚至开始为屡屡不幸的狐狸叹了一声气:“唉!狐狸好可怜啊!”

母鸡萝丝就像往常一样,按时回到家吃晚饭。

正是因为狐狸的计划一次次失败,所以母鸡才会毫发无损。

这样的结尾,怎么会不引起孩子们的哈哈大笑呢?

故事不只是读给孩子的。

不同的人读到这个故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狐狸一次次失败的原因,可能就是过于急功近利,只盯着目标,却丝毫不考虑后果会是什么。

孩子们说,这只狐狸太笨了!

为什么笨?

孩子们说,狐狸没有做好吃萝丝的计划。

孩子们还说,狐狸一心只想着吃鸡,没有想着如何吃鸡。

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就是这只狐狸。

但凡狐狸有一次能够计划周密,到嘴的肉怎会跑掉?

。。

故事里的母鸡萝丝,堪称是“幸运大神”了。

因为这种幸运,让每个人都能够喜欢她。

在外界看起来,处处是凶险的她,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尤其是读到最后一句——“按时回到家吃晚饭”中的“按时”时,每个孩子都感受到作者的巧妙和用心。

“按时”这两个字太重要了!

孩子们认为,母鸡萝丝是因为聋了才会安然无恙。

其实,母鸡萝丝的“幸运”,在于她的从容和淡定,在于她的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在于她心中有一个清晰而坚定的目标。

从每一个图画中看到,母鸡萝丝总是一副昂首挺胸、目光如炬、步伐坚定而有力的样子,颇有一番领导者的风采和气度。

钉耙划过的痕迹,离母鸡萝丝只有尺寸间隔,倘若她停下来,或走的慢一步,都会遭遇不测。

但是她没有,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应该怎么做,向着自己的目标而去,淡定而从容。

我想,这大概是每一位成功者,都该具备的素质。

。。

绘本故事,阅读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

带着孩子们的每一次阅读,其实都是在发现自己。

因为面对每一个故事的阅读体验,都是与自己的亲身经历是分不开的。

经历越丰富,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有更多的共鸣和体会,也会有更多的感动和感慨!

这个故事,从母鸡萝丝的角度,从狐狸的角度,都是可以读出不同的滋味来,不同的人生态度还有人生经历来的。

是从文字的角度,还是从画面的角度来看,也都能够读出不同的情节来的;文字的简约也好,画面的夸张或者繁复也好,也都可以读出角色的不同姿态不同心态来的。

所以,无论什么故事,都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那样才会有最全面的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要从多角度理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