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起伏的山脉的尽头是希望的田野,那里是我生在的家乡。从小在这儿长大,经常远望翠绿的旭山,想象着那里发生过的有趣的故事。不知何时起,和着父辈们的召唤也来到了春风吹到的地方。这里到处是工厂,汽车和楼房,在和风话雨的日子里和许多同龄的伙伴感知着新的外面世界。
这样一位老人——杨善洲,让我感动!我是从电视上得知了他的事迹,一位平凡的人,在不平凡的一生中留下了令人敬佩的光辉,如此大的影响,怎不让人感动!
我的家乡就在山的那边,我深感树木对于山那里的人的重要。这些年偶然也有回去,可我已经有些不认识那里了,曾经的树林阴翳,现在全不见踪迹,见到的是伤痕,树没了,山被挖了!这样一番颓废的场景,心里自然不是滋味!从电视看到善洲农场那个茂盛的景象相比,这儿无不令人羞愧,自省!事是人为。那是因为总有些鼠目寸光之徒,盲目短见之人,甚至社会的蛀虫!
善举赢得的是善报。善洲农场在自然方面的作用首先早已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福祉。据说那年南方特大干旱,那个地方就几乎没有收到什么影响,这真是太神奇了。我所知道的保持水土的作用,可是亲眼所见!恶行必然要收到自然的惩罚。由于树木被砍伐了,山也被挖得坑坑洼洼,如今干啥也不是,种树也不是,作物种植也不好!他们也游走在茫然和疑惑之中。从杨善洲的事迹中,我看到了他造福一方!百姓感恩于老人,这样的老人让人感到!
杨善洲虽然是大亮山林场的主要创办人,但据说他从不从林场领取报酬,而且不是临场的场长,最后,还把自己用23年时间辛苦创办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国家。“他的老伴坐过4次林场的吉普车,他为此交了370元的汽油钱”。老人的这些事迹让人心生敬意。
时下,随着农村的发展和城镇开发的日益融入,求功逐利甚至再一些农村也滋生。在没有为集体贡献多少力量的时候就开始邀功,想着为自己捞点什么好处,时常往镇上跑、往市里跑,如此等等。也有刚到任不久的村官也是有其人不见其人,说被上面“借用”了,考公务员去,如此等等。而60岁光荣退休的杨善洲,当时的省委书记让他搬到昆明居住,并说还可以到省里工作一段时间,他也没去!因为他心里始终装着的是群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善洲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自觉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而忘私,淡薄名利地位。在市场经济大潮流的社会,他始终坚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社会的精神让人感动!
身为一个地方父母官,一把手,一任就是十多年!十年间,社会在变,国际在变,家乡在变,可他周围的人没有变,以至于他自己坦言,这一生他愧对妻子!从这话里,深深地体会杨善洲没有为亲人为自己谋半点私利,心里始终把党国家和人民放在首位。为官者,清正廉洁身自正,时间能考验一切。为官者,卸任后仍被老百姓记起和怀念,那是群众对他的最大褒奖和肯定。
我也这样的体会。曾经村里有个老村支书,虽没做出让村里翻天覆地的大事,但踏实为人做事就已经留在了百姓的心中。而如今所谓的一些领导,事没做多少,就全然另一副模样,因为人家是干部,和群众保持了距离。对一些集体事务,也不公开,私饱终囊。如出卖了集体资产,把国家原本给农民的补贴截留等等。心中没有人民,脱离人民的干部,那不叫人民的公仆。像杨善洲这样勤勤工作,无私奉献,忠于人民的公仆,人民将永远牢记,人民的好公仆,理当让人感到!
然人称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半辈子身在其位,手中有权,权没有为自己、为家人所用。身退后,仍可居高位,却宁可选择不辞劳苦,造福一方。从杨善洲身上,我看到一个专门利他、利社会,毫不利己的高大形象。这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他完全可以为他的亲人转为城市户籍;他完全可以把政府颁发给她的特别贡献奖留作私用;他完全可以自己的子女在成长的路上提供便利;他完全可以老来享受天伦之乐......,可他全没有,却处处想到的是别人,集体和社会的需要,一个完全不谋求私利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他重于泰山。相比之下,有的村官时时想着自己,想着家人,想着怎么捞好处。
有句话说,你要不想在一死了后就被忘记,要么写点耐读的书,要么就做点值得写的事。显然,杨善洲,做了值得写的事,他,造林为一方带来福祉;现实中,淡薄名利,坚守精神家园;为官,忠于人民;生活上,不求私利,奉献社会。正是如此,杨善洲让人称颂。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群众送他“草帽书记”是对他最亲切的称呼。来自老百姓的爱戴,群众永远把他放在心里。
前不久,在纪念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大型专题文艺晚会上,盲人宝山村支书记贾正方,在大灾之后带领全村人重建家园,再创奇迹事迹让人印象深刻,令人感动流涕,他代表了无数的让人感动的人,他和杨善洲一样,因为他们带领老百姓生活日益富裕起来,日益走向和谐的美好家园,让时代感动的人。
(注:原创于2011年6月14日,上海。2012年6月初因事返乡,作别村后熟悉而又陌生的地后随即返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