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王莽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有人说他是奸诈的野心家,有人说他是失败的改革家,有人说他是狂妄的空想家。
一千个人的心中就有一千个王莽,王莽是历史上最具有争议的一个人。
王莽生于汉初元四年(前45年),父亲王曼,兄长王永。
王莽的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他是名符其实的皇亲国戚。
可惜王莽少年的时候,他的父兄先后去世,他跟随叔父们一起生活。
作为皇亲贵族之后,王莽没有不学无术,他勤奋好学,积极上进。
王莽从小就熟读经书,他对孔子的《周礼》十分推崇,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王莽的姑姑王政君生下了皇太子,做上了西汉元帝的皇后,王氏家族成了当时权倾朝野的外戚世家。
王政君的儿子汉成帝继位后,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是西汉一代中最显贵的家族。
王氏一族中多人成为将军、列侯,他们生活侈靡,声色犬马,互相攀比。
王莽不屑于这些人同流合污,他谦虚低调,礼贤下士,从不自傲。
久而久之,王莽出了贤名,人人都说他的好。
王政君对这个侄子也是称赞有加,王莽凭自己的本事踏上了仕途。
王莽顺利地入朝为官了,做了官的他依旧勤俭自强,礼贤下士。
王莽与家人过着很俭扑的生活,但他经常拿出钱财救济贫民。
这样一来,王莽的名声越来越大,官职也越来越高,朝中上下对他交口称赞。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王莽30岁,被封为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皇帝侍卫近臣)。
此时,王莽的伯叔父王凤、王商、王根相继为大司马辅政。
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汉成帝(刘骜)去世,由于汉成帝生前没有子嗣,他的皇位只能由旁支继承。
经过一场激烈的皇位竞争,定陶王之后汉哀帝继承皇位。
汉哀帝继位之后,他的祖母傅太后与母亲丁皇后开始得势,他们千方百计地排除异己,王氏家族遭到了无情的打压。
无权无势的王政君再也无法庇护自己的家族,她本来就是一个没有主意的人,现在儿子死了,自己只能独自叹息。
王莽见势不妙,只得以退为进,见机行事。
王莽卸职隐居于封地新都,遂闭门不出,安分谨慎。
在此期间,王莽的二儿子王获杀死了家奴,按照当时的法律,这也算不上什么大事情。
令人想不到的是,王莽严厉责罚了王获,并且逼王获自杀偿命。
王获在父亲的威逼下,无奈地自尽谢罪。
儿子的自尽让王莽得到了世人好评,可儿子的死让王莽的妻子哭瞎了眼。
王莽对妻子的苦不闻不问,因为在他心里有个远大理想。
王莽隐居新都(今河南新野)期间,许多官吏和平民都为王莽被罢免鸣不平,要求他复出做官。
汉哀帝出于无奈,只得重新征召王莽回京城侍奉王太后,但是仍然没有恢复他的官职。
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年轻的汉哀帝去世了,他在继位期间同样没有留下子嗣。
太后王政君在汉哀帝驾崩后不久,就起驾回到了未央宫,收回了传国玉玺,重新掌握了权力。
王莽借太后之力再任大司马,录尚书事,兼管军事令及禁军。
不久之后,王莽拥立9岁的汉平帝登基,而王莽则代理政务,做了不披黄袍的皇帝。
王莽担心汉平帝的外戚卫氏家族会影响他的权力,于是将汉平帝的母亲卫氏及其一族封到中山国,禁止他们回到京师。
王莽的长子王宇担心此举会引起平帝的怨恨,所以竭力反对父亲的做法。
固执己见的王莽对长子的规劝大光其火,厉声斥责。
王宇见父亲不听其言,想用迷信手段让父亲惧怕,从而收回成命。
可惜王宇行事不密,被王莽逼死在狱中。
长子,次子皆被父亲逼死,幼子被吓疯了。
王莽作为一个父亲当然心疼,但他一点也不后悔,他还要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王莽为了更好的控制汉平帝立自己的长女做平帝皇后。
汉平帝名为皇帝,却毫无实权,几年后便死了。
汉平帝驾崩之后,王莽立年仅2岁的刘婴为帝。
初始元年冬(公元9年1月15日),迫于无奈的刘婴让位于王莽,西汉就此灭亡了。
王莽称帝后,建立新朝,年号“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在后宫的太皇太后王政君万万没想到王莽会如此的大逆不道,她破口大骂,忿恨地将玉玺碎到地上,传国玉玺的一角被损坏了。
王莽不慌不忙地将传国玉玺拿了起来,后来他在玉玺损坏的地方镶上金子,继续使用。
做了皇帝的王莽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王莽自幼酷爱读书,对《周礼》推崇备至,他见西汉朝纲混乱,民不聊生,心中十分着急。
刚刚登基称帝的王莽准备改制,希望达到强国富民的心愿。
当时的西汉的土地兼并严重,许多农民处于无地可耕的状态,失去土地的他们不得不依附于地主豪民,任凭东家残酷的剥削与压榨。
许多人家因为贫穷,不得不将儿女卖给富有人家当奴婢。
由此,富豪们的奴婢数量大幅增加,王莽对此非常的不满。
王莽改制的头一条就是抑制土地兼并,终止奴婢的买卖制度。
王莽就此宣布,将所有的田地改为王田,私田变成公田,恢复周代的井田制度。
在秦朝商鞅变法时,革除了井田制,因为井田制会制约农民的积极性。
所谓的井田就是将田地一分为九,其中八份是农户自耕,中间一份是王田,由农户代为耕作。
王田所产的粮食全部归公,其余八分归农户所有。
因此,农户会勤于自己耕作的田地,而疏于王田的照管,这对国家收入极为不利。
王莽在将私田变成王田后,又下令奴婢被称为私属,且不能再进行买卖。
从秦朝到汉朝,在这两百余年,产生了很多大地主,他们的田地奴婢是私有财产,可以自由支配买卖。
现在王莽全部将田地收归新朝,又不许再次买卖奴婢,显然触动了这些人的利益,遭到了他们强烈的反对。
紧接着,王莽颁旨修改官制和地名,物价和税收从此均由朝廷经手,个人不得擅自更改,违反者必遭严惩。
可是王莽强行修改官制和地名,引起了全国各地的改名热,以至于民众不知道国家的地名。
当时的王莽也许是急昏了头,他觉得这些改制还不够,即而又颁布了新的改制措施。
王莽废除了西汉的五铢钱,推行了各种新的币制。
自古以来,钱币是国家的命脉,轻易不可更改,王莽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王莽着力推行新的货币,造成了币制和流通的混乱,导致民间交易复杂和不稳定性。
王莽突发奇想,又要改变少数民族族名和首领的封号,比如他将高句丽改名为下句丽。
王莽的改制出发点是为了富国强民,可结果却演变成了祸国殃民。
地主们失去了土地与奴婢的支配权,他们由明转暗,继续进行着土地买卖和奴婢买卖。
王莽知道后,火冒三丈,下令制止。
可是王莽越是禁止,下面就闹得越凶,达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王莽禁止奴婢买卖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奴婢制度依然存在着,这场改制就是换汤不换药的闹剧。
国家土地变成了朝廷的王田,地主换成了朝廷的官吏。
官吏们贪赃枉法,比地主更加可恶!
雇农因为改制变得无田可种,他们对王莽新政怨气冲天。
王莽性格固执专制,他的改制只是空想,急于求成的做法,将整个国家拖入痛苦的深渊。
不少贪官污吏利用改制大发横财,这样反而更加剧了社会的矛盾。
“富者不得自保,贫者无以自存”。
当时的五均赊贷六筦基本掌握在富商大贾的手中,他们操纵物价,鱼肉百姓,天下大乱。
好大喜功的王莽在改制的同时,又发动了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招来了周边少数民族激烈的反抗。
王莽在位期间,边境烽火连天,多线同时作战,军费开支有增无减。
改制虽然遭到了极大的失败,可王莽依然不顾自然规律,强行推动自己的理想。
王莽口口声声说改制是为民着想,可他从不了解国情民情,只知道一味推进古老的周礼,这场改制成了全国的大灾难。
在这风雨飘摇之际,旱灾、黄河决口、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贫穷起盗心,贫穷起反意。
全国各地起义不断,自称为民谋福的王莽,下令军队严厉镇压。
王莽的改制得不到上层阶级的拥护,也遭到了下层民众的反抗,这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事情。
在无奈之下,王莽恢复了私田制,可是国家的动乱没有停止。
总之,王莽的改制没有为百姓带来更好的生活,反而加重了他们的赋税和负担。
到了王莽末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揭竿而起,国家动荡。
在由各地农民组成的赤眉军和绿林军的反抗下,王莽终于无力回天,在混乱出逃中被杀。
愤怒的军士砍下了王莽的头颅,他的尸体也被分裂,首级挂在市井被万人唾弃愤怒骂。
更加悲惨的是,王莽的头颅被后来历代皇室收藏,一直到晋惠帝时期才被无意中烧毁。
王莽或许一直到死都想不通,自己的苦心为何会付之东流?
社会在进步,社会在前进,不合自然规律的改制,终究会被历史淘汰。
王莽盲目无知的改制使国家陷入困境,也使自己身败名裂,不得善终。
世上所有的改制都要顺应自然,否则就会变成时代的悲剧。
作者简介一一婉儿(婉㚥):一个喜欢读书,痴迷历史的女子,爱写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写文章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事。这就是我,一个尘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兰自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