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七个分水岭

图片发自App

宁高宁是中化集团董事长,他还曾经担任过另外两家大型国企华润集团和中粮集团的董事长。宁高宁善于用人、育人,擅长打造组织能力,并且对企业运作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新出版的《本质》这本书里,选了宁高宁在担任中粮集团董事长时发表的一篇文章。在文章中,宁高宁总结了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要经历的七道分水岭。

宁高宁说,如果把企业的发展过程拉长,我们会看到,企业每往前走一步,都要做选择,这个选择就像是把企业分开的分水岭。而且,这道分水岭是一个个叠加上去的,未来的分水岭是以过去为基础的。“走对了三道就是及格,走对了五道就是成功,走对了七道就是伟大”。那些百年老店,就是正确走过很多道分水岭的企业。下面就说说有哪七道分水岭。

第一道分水岭是行业选择,也就是不能入错行。企业要自问一下,所选行业是否符合经济大势,是否有成长性,以及企业能否应对竞争格局,是否有竞争优势。虽然有人认为,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但是,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刚开始兴起的时候,同样的资本、同样的勤劳,选择做服装还是做地产,结果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行业的选择、行业的调整、行业的扩展,都把企业的未来在这个点上分开了。”而且,不仅是新企业,即使是有了一定规模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在行业细分的过程中,在可能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回答这个问题。只要不是一个完全没有希望的行业,企业就有机会。

第二道分水岭是竞争战略,也就是在同样的行业中,企业应该怎样做好。至于企业能做多大,做多快,以及风险收益有多大,怎样进行差异化,不同的行业的答案各不相同。很多企业会在这一步不断摸索调整,能顺利跨过这道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道分水岭区分了企业的基本生存能力和管理水平。

第三道分水岭是,企业能否基于对行业规律的深刻认识,有意识地建立并持续优化运营系统。走到这一步,企业要增加管理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两家企业可能表面上看起来差不多,一样的大楼,一样的人,一样的工厂,但内部可能非常不同。这时的企业,不能被动地应对市场环境,而是要采用科学的运营系统去提高效率。

第四道分水岭是,企业能不能让团队成员从关注物质、金钱,转变成关注理念、价值观和使命感。这道分水岭不是企业成长到某个阶段才出现的,而是根植于企业的经营中。企业在从小组织走向大组织的过程中,能否平衡好个体与组织、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能否形成组织成员都认同的文化,是企业能否保持动力的核心。

第五道分水岭是看企业有没有持续探索、创新、创造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企业刚开始创立时,就需要具有的基本功能,前面四道分水岭已把企业区分开了很多,但企业的创新优化能力,会把企业在竞争中彻底分开。能够持续创新的企业,有更高的市场敏感性、系统协调性、产品前瞻性、研发持续性。

第六道分水岭是,企业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了前面一道道分水岭之后,越往前走,企业规模越大,管理难度也越高,企业的组织架构也越复杂。这时候就需要企业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大企业内部能够完成协同吗?企业上下是一体的吗?企业的力量是集中的还是分成了各自为政的小团体?企业所谓规模带来的力量在内耗中浪费了多少?

很多企业资产增加了不少,然而市场竞争力并没有提高,成本也没有因为规模效应而降低,质量也没有因为设备好了而改善,企业的上下游不能有机协同去服务客户,企业的各种不同职能也难以有效配合去完成任务。因此,第六道分水岭就是看企业能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大企业也长久不了,还不如小企业。

第七道分水岭是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定位。如果一家企业被认为从事的是很崇高的事业,在经营上也比较容易成功。企业从事的事业要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相吻合,和公众的渴求相吻合,不仅要从市场出发,也要从社会关爱出发,引领改造一个产业,从而让公众得益,公司也一并得到发展。第七道分水岭让企业与社会融为一体,成为持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高尚力量。

以上就是企业家宁高宁总结的企业成长的七道分水岭,希望对你有启发。

你可能感兴趣的:(企业的七个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