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云龙在军校培训演讲时说道:“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就是我们国家军队的军魂。 ”我大为感动。
今年正值建国72周年,回望中国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亮剑精神史”,不得不令人惊叹。
从屈辱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就不断经受压迫,国家和人民身处水深火热,却从未放弃坚定。人民从苦难当中奋力拼搏,改变了‘落后就要挨打’和‘一穷二白’的困境,才有了今日举世瞩目的成就和经济发展的辉煌。
如果说,能让中国逆袭的原因,就是敢于抗争、永不放弃的‘亮剑精神’。
从我出生开始,就见证了国家一路发展变化的历程。90年代,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起步阶段,在农村要“完公粮”,农民家里喂养着鸡禽,整天忙着耕种,只为了获得来年的好收成,土地和蔬菜是最热门的话题。
一条条泥泞的小路遍布乡村,天晴的时候,泥巴路千沟万壑,半圆形车辙的痕迹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一到下雨天,就只剩下无数鞋子的脚印,小孩子一旦踩在上面,便要使劲地让自己和地面抽离,如若一不小心摔一个跟斗,弄一个“大花脸”回家,便要挨父母的骂。
大家住的是泥土房,每年最开心的是秋天可以吃很多柑橘。日常饭桌上吃的最多的是各种绿色蔬菜,如:四季豆、葫芦瓜、豇豆、胡豆、豌豆、南瓜、冬瓜、茄子、辣椒、莴笋......
那时没有添加化学肥料之说,只是因为没有钱,所以只能用水浇灌,种出来的都是纯天然蔬菜。正经吃肉的日子是8月底收稻谷或者过年的时候,香肠、腊肉一年也只有一两回能“打牙祭”。日常开荤也只有去河里面捞虾或者捕鱼吃,其余全是清心寡淡的素食生活。
上学的时候,学校的环境很差。在我记忆里,为了防止顽皮的孩子出逃,学校里面修得最好的永远是大门,老师们总是想尽办法加固它。教学楼总是歪歪斜斜,黑板一直‘行走在’发光发亮的路上,粉笔屑的味道从未消散,厕所也总是脏乱差,操场坑坑洼洼,面积不大,但总有人忙着占位置打篮球。
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这一切悄然改变。煤油灯换成了灯泡,蜡烛被手电筒代替,黑白电视机被彩色电视机代替。家家户户开始有了收音机、DVD、音响和功放,后来干脆连这些也不要了,有了MP3,可以随时放在口袋里,听耳机里面的歌,不用总是与卡磁带的收音机“做对抗”,日子像溪水般唱着歌儿前进。
饭桌上也开始有了荤菜,人们讨论着各种形式的喇叭裤、花布裙子和棉袄,寻找机会去广东、深圳打工,房子开始变得越来越洋气,越来越多的水泥路开始出现在乡村里。学校变得高大美丽,塑胶跑道遍布各大小学,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后来,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的人越来越少,家家户户有了整齐的道路和漂亮的楼房,每个人都追求在城市里立足扎根,日子也开始一天天好下去。
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得益于国家和人民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从未停止开拓。
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喊出了“发展生产力”的口号,于是千千万万的人前赴后继,开始追逐在经济腾飞的道路上。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千千万万个“小家”成就了中国这个“大家”。
2010年,当宣布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的时候,整个国家为之沸腾,中国人的声音开始变得“响亮”,中国人的腰杆开始“挺直”,各个国家遍布中国人的身影,这时候,世界各国才意识到这匹“黑马”的潜力。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中国交通发展的变迁史给全国经济发展布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各个地区在经济和贸易上联系更加紧密,各种沟通融合也帮助人民生活得更好。
多年来,国家和人民紧紧相连、团结一致,无论是遇到了多大的困难,总是手牵手,从未对困难低下头颅。
40年来经济的腾飞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幸运垂怜,而是无数一线工人和科技工作者,数以万计的个体户、商人和每个岗位上的平凡普通人在为了“中华崛起”而默默奋斗。
企业家、学者、科学家、工人,他们可以自己吃苦,但却决不愿让国家吃半点亏,这才筑起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高墙,而这些变化依赖的精神信仰名叫——亮剑精神。
从每个家庭到每个地区、乃至全国,没有哪个事物的兴起和成功可以一帆风顺。在繁荣发展的道路上,中国是佼佼者,它以夙兴夜寐、锲而不舍、坚强不屈、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亮剑精神战胜了所有困难。
努力是奇迹的另一个名字。中国的假日是全世界最少的,中国的GDP是全世界最高的;中国的劳动力是最便宜的,中国的制造是全世界最多的。
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照耀中国,如果奋斗有颜色,它一定是中国红。
亮剑精神给我们的国民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前进的动力,为国家繁荣昌盛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响彻世界的话语权。
在未来,亮剑精神将永远驻足中国。发展来之不易,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每个人都要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勇敢前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