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0-2岁半孩子的敏感期吗?(三)

“什么不起眼的小东西都逃不过我的眼睛哟。”

细小事物——小而极致的关注

你会发现,孩子有一段时间会对他能够活动范围内的细小事物极感兴趣,比如看到小彩灯,小亮光,就会停下脚步,驻足而看,然后用小手去触摸,去动一动,平日里地板上的瓜子壳、小纸条、小豆子等小物件,都会捡起来研究一番,一看就是一小段专注的时间。

蒙特俊利说过,儿童在1岁半到2岁时,会有一个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1岁到1岁半左右,是儿童能够将手的活动和整个身体的平衡联系起来的时期,随着手和身体平衡的发展,儿童的手腿都开始有力量了,他们的活动开始变得灵活起来,对儿童来讲,观察和抓、捏细小东西本身,就是在发展他们小手的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而这也是为了给以后发展他们的精细动作打下了基础。

皮亚杰认为,儿童首先是通过简单图式发展认知和认识外在世界的。儿童起初对世界的认识一定是从微观开始的,并且外在世界在他们眼里也是微观的。

儿童在能够实现行动上的自我控制后,就开始尝试用各种方法来增加对环境的认识,在这个认识的过程中,简单图式不断增加,不断地通过调节让本能的感觉活动上升到知觉状态,认知的过程就这样展开了。

秩序——一切的基础

成年人总喜欢做事情都有一个仪式感,有个习惯,比如准备好咖啡,整理好办公桌,做足了氛围,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我经常看书的时候,都是把书本,笔记本,笔准备好,倒好花茶,然后再开始读书之旅。

而孩子也有他固定的程序,看到有个案例:

萱萱早上到幼儿园,她一定要先去把小熊送到楼上自己的小床上,才肯下来吃早餐;

午休前,她一定要自己选择一套衣服,把上午的衣服换下来;

午休时,她必须盖上有小熊的毯子,必须要自己盖;

午休起床时,无论有多么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先穿袜子,再穿裤子,再扎头发;

……

这一系列看起来像是强迫症,但实际上,是萱萱到了她秩序的敏感期,无论做什么,她都会依据自身内在的秩序来完成,如果不这样,她会把所有事情再重新做一遍。

在孩子形成程序秩序的这个时期,一定要满足孩子的内心秩序,随意的打乱,会给儿童带来极大的混乱和不适,给孩子强烈的不安全感。

秩序进入幼儿的内心,是成为幼儿最初的内在逻辑,也就是儿童的思维。秩序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人格,这一切都来自童年,是童年早就 一个人的基本品格和素质。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说,三岁看到大的原因了。

模仿——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

刚会发声时期的婴儿,在不会说话,学习发声的时候,就会学着大人们的声音和音调,咿咿呀呀的发出“啊……喔……咿……”的声音,当孩子会说话的时候,他的每一言一行,都是在模仿着大人。

除了言语,大人的行为、动作等等,孩子最开始学习的都是父母的样子,所以才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前几天看到我以前同事发的朋友圈,是个小视频,视频里她的孩子,正在用着迷你厨具,很认真的在炒饭,他学着妈妈的样子,把鹌鹑蛋打到小口锅里翻炒着,然后撒下青菜小蔬,最后把小碗饭倒入小锅内,不一会儿,香喷喷的蛋炒饭就出炉了,全程操作和大人平日里炒菜的架势,一模一样。

“模仿”这个词,使用在1岁4个月的孩子身上是最合适不过的,但是,很多老人并不知道,“模仿”是0-3岁很重要的智力发展过程。

模仿是儿童对自己身体行为上的一种确认,就好像儿童可以停在某一种系列的动作中,然后将此动作重复出来,最终形成自己的能力。好比说有些孩子,模仿摔倒,再摔倒,再摔倒……每一次摔倒都带着巨大的喜悦。而有的大人不理解孩子为什么重复这样毫无意义的举动,就会阻止孩子,而这阻止,恰恰破坏了儿童敏感期的正常发展,从而妨碍儿童智能和认知的发展,而智能发展的阻碍,必然会伴随着心理问题的出现。

J·凯根说:“对于儿童,模仿可以是一种获得愉快、力量、财富或者别的渴望目标的自我意识的尝试。”

所以,给父母们的建议就是:

一、让孩子去做,模仿没有对与错;

二、尽量放慢自己的动作,满足儿童模仿的需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使孩子平稳地度过这一时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知道0-2岁半孩子的敏感期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