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型家长如何毁掉一个孩子

控制型家长总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孩子好,所以孩子应该听自己的。他们常为孩子做选择,看似为孩子好,实则在无形之中削弱了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和个人意志。为什么是这样呢?今日推文就一一道来


在家庭教育中,控制欲家长占有不少的比例。在控制型家长眼里,他们觉得以自己的经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所以孩子就应该听自己的。如果孩子不听话或是不服从,他们可能会在情感上以冷漠或愤怒的态度对待孩子,从而让孩子受伤。父母常说“我是为你好”,但话里隐含的意思是“你还小不懂事,所以我都是对的而你都是错的”。

控制的核心常被“爱”和“在乎"的外表所蒙蔽。有的父母经常会说:“我是因为太爱你,才管你这么多。你要不是我孩子我管你干嘛?”这句话听上去像是在为孩子好,但实际上的潜台词是,你需要按照我的想法来做,我管你很不容易,而我并不在意你的想法。听到这种话的孩子往往第一时间感觉不服气和受伤,但也能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从而觉得内疚。久而久之,孩子则会内化这种认知,将关爱和控制等同。当孩子想对他人表达关爱时,也可能会通过这样的方式,但其实他人是难以接受的。

控制型家长往往忽略孩子的感受,不尊重孩子,有时候甚至会酿成难以弥补的错误。去年,武汉一所中学的14岁学生,因玩扑克被班主任请家长到学校。母亲到了学校后,男生站在走廊中,母亲打了他两耳光。接着,母亲又是掐脖子,又是戳额头教训他。母亲离开后,他默默站了两分钟,爬上栏杆,从五楼一跃而下。很多网友看到评论说:“只不过被打了两下而已,至于跳楼吗?”

孩子表面上看是由于母亲当众在学校惩罚他而跳楼,但更深层次来看,本有更好的办法去处理孩子上课玩扑克这件事,但他的母亲却只考虑发泄自己被请家长的难堪情绪,用指责和打骂的方式对待孩子,甚至没有考虑到孩子被当众羞辱可能会有多么难过。如果说上课玩扑克可能是一个大家在成长过程中都可能犯的小问题,那么可以想象,这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大大小小的错误,都会面临着母亲怎样的对待。如果家长总将自己的需要凌驾在孩子的需要上,当孩子无法承受时,就可能会做出让人意料之外的冲动行为。


控制型家长经常为孩子做选择,看似为孩子好,实则在无形之中削弱了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和个人意志。孩子长大后,自我生存的能力会比较低。一对夫妻很爱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让他做学习以外的任何事情,也不让他出门和其他的小孩玩,没有给孩子自我做主的权利。从小到大,这个孩子的所有事情都是家长包办,包括他考哪所高中、衣食起居、报什么专业,甚至今后找什么样的伴侣,都在父母的掌控之中。

后来,这个孩子十分想自己到大城市独自闯荡,尽管父母百般阻扰,他最终还是到了大城市。他在大城市生活的时候,乘坐公交车误了点,便去追公交车,没想到追的时候摔了一跤,还把自己摔骨折了。在租房地方煮面条时,他将热水洒到手上,烫伤了手腕。从小被父母照顾得太好,反而抹杀了他照顾自己的能力。

如果家长将孩子保护得太好,这并不是爱他,而是变相害他。这对夫妻长期的管教和束缚让孩子感到痛苦,孩子总觉得被困在了爱的牢笼里,怎么也出不去。一方面,孩子知道父母爱自己;另一方面,父母的爱让他感到窒息,让他想要逃离。长期以来,他心中存在这样的内心冲突,让他自己内疚、痛苦、郁闷。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确需要管教。在青春期之前,家长在孩子面前牵着孩子走;但青春期后,家长就应该退后一步,站在孩子身后,默默指导孩子,而不是代替孩子去做决策。要知道,路是孩子自己的,只有他亲身经历成长过程,才会真正长大成熟!

你可能感兴趣的:(控制型家长如何毁掉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