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独立的话题,网上铺天盖地的都在强调独立及其重要性,比如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女人要独立等等。
那么关于独立的起源,又是怎么样的?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01 追根溯源,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思想?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回想起这个问题,我的答案:肯定不是18岁。或许在更早之前就有了。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每逢过年过节,几家人都要去长辈家聚餐。如果不去,就会说你不听话、不懂事等等。最后就是被父母强制要求去长辈家。这似乎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但是,我从骨子里就很讨厌这种习俗。其实,真正让我讨厌的不是习俗,而是人。
这得从个人的成长环境说起。有的人从小被爷爷、奶奶宠爱,这种亲情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而我,从来没有体会过这种隔代的亲情。爷爷早已不在了,奶奶在外地,从小没见过。对于爷爷、奶奶这样的称呼,对我而言只是书本上的一个名词,根本不知道这种亲情是什么概念。看着我长大的外公、外婆有着极深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从小对我的态度,我自然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回想起来,原来自从记事起,就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还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一大家子人,谁好谁不好,根本不用家长教,自己心里跟明镜儿似的。换作一个在幸福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可能就会不一样了。
现在看来,小时候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倒是早早地培养了自己的独立思想。这从某个角度来看,倒是一件好事。
02 过早的独立思想也导致了过早的独立行为
对于个人过早的独立行为,我认真地想了想,也是家庭环境造成的。作为80后独生子女的这一代人,很难体会到家里有兄弟姐妹的这种亲情概念,自小身边的同龄人都是如此。
不过,有点不太一样的是,我妈从小对我就是放养的状态。上小学的时候,我听到别的同学说,她妈妈总是把她所有的事都安排好,什么事都不用她自己操心,就连书包都会帮忙整理好。我听了很是羡慕,因为我妈从来不会做这些事。
记得,有次过年期间,还是在长辈家,大人都凑了几桌麻将玩得不亦乐乎。到了饭点,也不愿意撤场,继续奋战。几个小孩都饿得不行了,无奈之下,我自己动手去做饭了。随便做了几个菜,端上桌了竟然有模有样。这时候,打麻将的人才舍得散场。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各人盛了饭,一顿狼吞虎咽。一会功夫,我做的那几个菜都被扫光了。众人纷纷夸赞,好吃!当然了,饿成那个样子,自然吃什么都会觉得好吃。
我对他们的娱乐行为表示不理解,为了满足麻将瘾,饭都顾不上吃了么?你们自己可以不吃,但是让小孩饿着,又算什么?作为父母,责任感又在哪?
说到做饭这件事,我自己好像并没有刻意去学过,只记得很小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了。想到我另一个同学,一直到了上大学,也只会煮泡面。同样都是独生子女的一代人,家庭环境的不同,也导致了独立性的不同。
家庭环境,就是一个人产生独立行为的根源。
03 人无完人,所有的事情都有两面性
过早地独立,不可否认,给我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但也造成了一些影响。
先说说好处。
第一,独立性强。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都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
第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这种能力,不仅生活中需要,工作中也很需要。遇到问题,我通常不会去问别人怎么办,而是自己思考,再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抗打击能力强。超强的独立性已经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很强大,强大到超越自己。
再来说说坏处。
第一,缺乏安全感。至少有段时间是这样的。经历过一些挫折后,才明白安全感是自己给的。
第二,性格孤僻。大概不合群的人都是如此,不爱社交,不爱走亲戚。我想,这就是人有所得,必有所失吧。人不可能是完美的。拥有了独立性,就会失去另一些特点。
第三,不近人情。有些人是这样评价我的,我表示可以理解。但我想说,每个人想要的不一样,我不会去为了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做最真实的自己就好。
我是懿非宇,自由创作者,专注自我成长。
不负时光,自由生长。
做个有趣的灵魂,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