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秘密:活出自己的真实本性

       一、用心理解

禅修就是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就是禅修。

研究佛法是为了研究自己,研究自己是为了忘掉自己。

禅修就是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就是禅修。禅修的目的是归复清净的生活方式,超越一切的得失心及名利之心。我们修行的目的只是为了保持真实本性的本来面貌。通过修行归复自己的真实存在,归复那个总是与万物同一、与佛同一的自己。

研究佛法是为了研究自己,研究自己是为了忘掉自己。当我们忘掉自己,我们就会地成为存在(亦即实相)的真实活动。了悟这个事实以后,这个世界将再也没有烦恼可言,而我们也可以毫无烦恼地尽情享受生命。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要了悟这个事实。学禅的人应该自己教育自己。

我们的本性是没有自我的。当我们的人生完全被各种自我中心的观念所充塞,这样的人生称为“业命”。我们修行的目的在于切断绕着“业”片旋转的心。

坐禅不是为了开悟,只要坐禅,开悟就在其中。根据传统佛教的理解,我们的本性是没有自我的。当我们去除了“我”的观念,我们就能够以佛的眼光来看待人生。“我”的观念只是迷执,会蒙蔽我们的佛性。但我们总是不断去制造这个“我”,把这种过程重复又重复,结果是,我们的人生完全被各种自我中心的观念所充塞,这样的人生称为“业命”。佛的生命不应该是一种业命,我们修行的目的在于切断绕着“业”片旋转的心。任何带有得失心的修行都只是在造业。因此修行时需要摒除任何自我中心思想,在每个当下尽最大的努力。我们应该持续不断地禅修,对自己的真实本性保有强烈的信念,突破业力锁链的桎梏,在这个世界里,找到我们的正确定位。

准备好观物,准备好思维,这被称为心的空性。心的空性是心的原初本质。对一切抱持敞开的态度,用整个心来思维,不费力气地以万物本然面目来看待它们。

“本心”一切本自具足。它总是丰富而自足,你不应离失本自具足的心灵状态。自足的心不同于封闭的心,它是颗空的心,是颗准备好要去接受的心,对一切抱持敞开的态度。我们只应该用整个心来思维,不费力气地以万物本然面貌来看待它们。就只是去看,就只是准备好用整个心去看,这就是禅修。准备好观物,准备好思维,这被称为心的空性。心的空性是心的原初本质。不管有没有一个对象,你的心都应该稳定而不散乱,这就是坐禅。空性使你理解一切。


稳定而不散乱的思维,随时准备好去思考,这种预备好的心灵状态就是“正念”。

思维保持专注,这就是“念”。稳定而不散乱的思维,随时准备好去思考,这种预备好的心灵状态就是“正念”。正念同时也就是智慧。心的念兹在兹就是智慧。智慧是从“念”生发出来的。

将开悟放在修行或思考之前,而开悟就是相信“无”。“无”是某种东西,是某种随时准备好披上特定形相的东西,而在其活动中具有某些规则、理论或是真理。这样的“无”就是佛性,就是佛本身。

自然是某种独立于一切的感觉,是某种基于“无”的活动。不管什么东西都会有它的色与相,而这色与相是与其他的存在的事物完全和谐的。这么一来,就不会有烦恼可言,这就是“自然”。当你的心被某些别的观念或别人的观念给纠缠住了,你不是独立的,你不是你自己,这也不是自然。“真空妙有”,意即:奇妙的万有都是从真实的空性而来。没有“无”就没有自然,就没有真正的存在。真正的存在是从“无”而来---一刹那接着一刹那地来。“无”总是在那里,万物从中涌现。做任何事情时,都应该全心投入,完全奉献自己,这样就会得到“无”。如果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无”,你就会拥有一切。这种态度也称为“柔软心”,“柔软心”就是一颗柔顺、自然的心。要有柔软心,需要丢掉一切成见。思维或观察事物时,我们应该心无挂碍。我们应该如实地以万物的本然面貌接受它们,一点也不用勉强。我们的心应该够柔软,够敞开,以便能够理解事物的实相。

“无”是某种东西,是某种随时准备好披上特定形相的东西,而在其活动中具有某些规则、理论或是真理。这样的“无”就是佛性,就是佛本身。当这样的存在被人格化时,我们称之为“佛”;把它理解为终极真理时,我们称之为“法”;当我们接受这个真理,并把自己视为佛的一部分来行事时,我们称自己为“僧”。尽管有三种佛相,但它们是同一个存在,无色无相,随时准备好披上特殊的色相。

打坐时,我们什么都不是,甚至意识不到自己是谁。我们只是纯然地坐着。但是当我们站起来时,我们便再次存在,这就是创造的第一步。当你存在,万物就会存在,一切都在同一刹那间被创造了出来。当我们从“无”当中出现,当万物从“无”中现身,我们会看到一次崭新的创造,这就是无执。我们应该日复一日忘掉我们做过的事,这是真正的无所执着。我们应该做些新的事情。做新的事情当然要以旧的事情为前车之鉴,但我们不应紧抓着做过的事情不放,而是只去反省就好。但未来是未来,过去是过去,当前该做的,是做些新鲜的事。这就是“布施波罗蜜”---为了我们自己的缘故给出些什么、创造些什么。布施就是无所执着。

变动不居就是无常。

每个人都有佛性,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

佛教的基本教法是“无常”,也就是变动不居。对万物来说,无常是基本的真理。“无常”也可以理解成“无我”。每一件事物的自性无非就是变化本身,这也是万物共有的自性。改变思考方式,接受无常,我们将不再痛苦。在痛苦中寻找快乐,是我们接受“无常”此一真理的唯一方式。

人本是落下的瀑布中的一滴水滴。水滴在最原初并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整条河流中的一部分。到后来,只因为这一滴水与其他水滴分开了,坠落下来时才碰上了困难,也只因为它与其他水滴分离开来,才开始产生感觉,有了七情六欲,从而产生各种烦恼。当水滴落入河里,回到它与河流本有的“一如”,就不会再有任何个体的感觉。它归复本性,找到了从容自若。修行即是要在与其他水滴分离历尽险阻的过程中,找到身心合一,与万物合一的佛性。佛性是每个人本自具足的,每个人都有佛性。我们每个人都具足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

要活在佛性之中,就必须让小我一刹那又一刹那地死去。失去平衡时,我们就会死去,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会茁壮成长。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变动不居的,是正在失去平衡的。任何东西之所以看起来美,就是因为它失去了平衡,但其“背景”却总呈现完全的合谐。如果只看到万物的表象,而没意识到作为它们背景的佛性,就会觉得万物都在受苦。但当我们把这一切都放置到佛性的背景之下,就会了解受苦本身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方式,是我们可以扩大生命的方式。

所谓“清静”,指的只是让事物“如其所如”。当有多余的东西加到其上面,它就不再清净;当某样东西变为二元,它就不清净。

修行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正确的努力。朝正确方向所做的正确努力,是不可少的。修行时,我们的努力方向应该从“有所成”转向“无所成”,不以追求结果为目的。如果以“无所成”的心态去做一件事,它就会包含正面的素质。相反地,如果你投入一些特殊努力去做一件事,它就会多出一些不必要的、多余的成分。我们应该丢弃多余的成分。所谓“清静”,指的只是让事物“如其所如”,当有多余的东西加到其上面,它就不再清净;当某样东西变为二元,它就不清净。如果你认定“坐禅”可以让你得到些什么,你的修行就已经不清净了。如果你在坐禅,就只管坐禅,如果开悟来到,就只管让它来。我们不应该执着于得到开悟,哪怕你察觉不到,坐禅的本质也总是存在于你的坐禅之中,所以不要去想你也许可以从坐禅中得到什么。在你的清净本质中,你已经拥有了一切。


                   二、 只是坐禅

坐禅时,应专注于呼吸然后放掉呼吸。

坐禅时,应该专注于“呼吸”,我们应该觉察每一个呼和每一个吸,觉察呼吸意味着觉察自己的普遍本性,也就是自身的“佛性”。一切“非二,非一”“既是二,也是一”。所谓的“我”,只是我们在一呼和一吸之间开阖的两片活动门而已。它只是开阖,如此而已。这个开阖里面什么都没有:没有“我”,没有世界,也没有身和心,有的只是两片活动门。在这一刻,活动门朝着一个方向打开,下一刻,活动门朝相反方向打开。一刻接着一刻,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停地重复这种活动。其中既没有时间的观念,也没有空间的观念。时间与空间合而为一。无时空分离,无善恶对立。

专注呼吸然后放掉呼吸。严格来说,在修行时,任何刻意的努力都是不好的,因为这会助长心产生更多的涟漪。而如果没有努力,绝对的宁静也是不可能达到的。我们必须有所努力,但又必须在这努力的过程中忘掉自我。我们应该把心念集中在呼吸上,直到不再意识到自己的呼吸为止。一是我们明白自己有清净自己和清静周遭的本具力量,我们就能正确而行,能够从周遭的一切中学到什么,并对周遭的一切变得友善。


杂念只是你的心产生的涟漪,一颗带着涟漪的心并不是一颗充满纷扰的心,而是一颗扩大了的心,大心是包含了一切的心。


禅的本意是如物之所如去观物的本身,让一切自来自去。这是最广义的把一切置于控制之下。所以坐禅时,不应该被心中的杂念困扰,而应该任它们自由来去,然后这些杂念反而会被你控制。杂念看似是从心的外面进来的,但事实上,杂念只是你的心产生的涟漪,只要你不为杂念所动,它们就会逐渐平伏下来。


大心是包含一切的心,小心是与外物连接的心。两种心事实上是同样的东西,但因为你的了解不同而有了差别,连带使你对生命的态度也因这一了解的不同而产生了差异。大心与小心合而为一。大心并不希冀任何自外而来的东西,心总是充盈的。一颗带着涟漪的心并不是一颗充满纷扰的心,而是一颗扩大了的心,你体验到的一切就都是大心的表现。大心要活动,是为了透过各种不同的经验来扩大自身。一方面,一个又一个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经验都是全新的,另一方面,它们也只不过是同一个大心的延续或反复开展。怀抱着大心,我们就会接受每一个经验,一如我们体会到,在每块镜子里面看到的那张脸就是我们自己的脸。我们不用害怕会丢失这颗大心,它不来也不去。拥有这种体会,我们就不会对死亡感到恐惧,不会因为年老和生病而感到痛苦。因为我们把人生各方面都看做是大心的开展而加以品味,所以并不眷恋任何过度的欢乐。就这样我们拥有了从容自若。因此我们应该对心中的涟漪满怀感激,因为到头来,它们将会滋养我们的修行。


我们做事情前往往有必要先想一想,但正确的思考是不会留下任何阴影的。会留下痕迹的思考来自我们相对的、混乱的心。相对心是一颗自我对比于别物的心,也因此是颗画地自限的心。会制造贪念和留下自身痕迹的,正是这颗“小心”。我们不应该忘记做过些什么,但却不该在记忆中留下一个多余的痕迹。留下痕迹和回忆往事是两回事。为了不留下任何痕迹,我们做任何事情时,都必须全副身心都投入去做,应该全神贯注于手边的事。应该把事情做完整,就像一团熊熊的篝火那样,而不应该当一团烟蒙蒙的火。我们应该把自己彻底烧干净,如果不把自己烧干净,自我的痕迹就会留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上面。参禅就是一种烧干净的活动,除了灰烬外什么都不留下,这就是我们修行的目的。如果我们以全副身心去坐禅,那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是在坐禅,这样我们会变得与禅合而为一,不再有我或者有坐禅这件事,这就是“涅槃”。


修行需要日复一日地打坐,需要重复精神,需要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


修行需要日复一日地打坐,需要重复精神,需要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禅不是某种兴奋,禅只是全神贯注于我们一般的日常事务。如果我们让自己太兴奋,我们就会完全被卷入忙碌的生活,然后迷失方向。如果你的心是宁静、恒常的,那么哪怕你身在喧闹的世界中,你也会不为所扰。尽管身处喧嚣和变迁的中心,你的心仍然会静默而稳定。只要能够对宁静、平常的修行持之以恒,你的人格特质将会建立起来。最清楚我们自己的人是我们自己,我们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火候”,我们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些什么。我们知道自己的心灵状态和能力范围,千万别负荷过度。


                            三、在修行的路上


真正的沟通是以彼此的坦率为基础的。不要刻意迎合别人,最重要的是如实表达你自己。忠于自己,打开自己。


沟通在禅修中非常重要。禅道极重视坦率。真正的沟通是以彼此的坦率为基础的。不要刻意迎合别人,最重要的是如实表达你自己,这样你才会快乐,别人也才会快乐。忠于自己,打开自己。忠于自己,意即自然而然地表露自己。忠于自己的感觉,忠于自己的心,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应该毫无保留,这样子可以让对方更容易了解你。听别人说话时,应该把所有的成见与主观意见摆在一边,就只是聆听对方说话并观察他说话的方式,不可以有太多对与错、善与恶的价值判断。我们应该只是聆听和接纳,这才是我们与人沟通的正确方式。自己说话时要视情境不同而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


一切作为都是修行。说话是修行的一种,聆听也是修行的一种。我们在说话时应该只是说话,不要试图表达一些知性的、偏颇的观念;我们在聆听时应该只是聆听,不要试图从偏颇的观点去理解我们听到的话。


如果你对某人说什么而他不赞同,不要尝试从知性上说服他。不要跟他争辩,只要听他的反对意见,让他自己发现自己错在哪里。不要把观念强加给别人,而是与对方一起思考。

做我们当下应该做的事,做我们必须做的事,以“把事情做好”为唯一目的,倾尽全力而又不带有得失心,这就是禅修。

做我们当下应该做的事,做我们必须做的事,这就是禅修。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什么事情来到,就做什么事情,好好做它。我们应该活在当下,以“把事情做好”为唯一目的,倾全力去做而又不带有得失心,那么所做的一切就是真正的修行。保持真诚,在每个当下尽最大的努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禅的秘密:活出自己的真实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