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伊: 知行合一 如我所愿


有一天我在整理高淳话发音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一些大人对小孩调皮的爱意指责,一些庄稼小动物的称呼,这些读起来顺口地道,而一些比如像“电脑”“某某大学”,用一句完整的话介绍自己更是显得奇怪。后来我想到原因,高淳因为地理因素跟南京的主要城区有一段距离,在这样一个郊区,较完整地保留中古汉语的发音。我想到了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里的词,“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如果,用一首词来描述一下当时方言下的高淳,那会是那样一篇场景。而用方言,来介绍当今快速发展中的高淳,显然有些别扭。如果说要保护方言,我觉得更多的是在提倡大家时刻回到方言下描绘下那种怡然的状态,比如说“慢城”,以及它的理念。#慢城# #高淳# #方言#

但,举这个例子,本意不在“方言”的保护,,而是当我在想一件事情的时候,刹那间我想到了某个东西,而这个东西与我所想的有联系,帮我理清了前因后果,这件事让我非常开心,在那一刻可以体会“高峰体验”,除了自己想明白东西的时候会有,还有在听课,接收到帮我解决问题的信息的时候会有。就像是通过自己的思考,或是别人的信息传输,将一些琐碎的事件、理论串起来,形成自己对事物前因后果判断,虽然不一定正确与客观,但在自己的逻辑里可证。

上面这个“方言”的例子讲的:通过对方言的观察,体会到了“童趣无赖”,继而想起“最喜小儿无赖”,其次“醉里吴音相媚好”的“吴音”印证“高淳方言”,体会到方言下的场景,以及与今下的区别,得出“保护方言”的本质,继而解释“为什么说方言别扭”,以及“为什么方言在流失”。

脑子里突然冒出的这一句词,是我初中背诵的,可以把它视作“信息”,日后可以作为“联系”。在这里就可以用船长画的一幅图来解释,大概就是这样产生的“联系”越多,日后就更能整合。这个也被船长用来解释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如果想要在复合型的学科上走得更远,那就对基础学科有更多的了解。

这一句词,还可以把它看作“知”,我在这理解为“知行合一”的“知”。我在想,学习书本上的一些知识有什么用?以及学习是应以“书本”为主,还是以“实践”为主?

我认为小孩子,自身经历少,而且可能自己还没养成一些逻辑思考能力,那么需要一些学校的教育去学习规则,以及从书本上学习别人的经验以及系统的指导。而当自己具备一些思考的意识和能力的时候,就需要更多的关注自身的经验,由此实践出真知。其实,我觉得这一点在初中和高中就应该注意到,所说的“中学要活心”,活心的过程就包括实践和尝试。然而,因为一些客观主观原因,可能做不到。那中学的知识就停留在“知”,远没有达到“行”。包括高中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那,既然“实践出真知”,学习那些“知”重不重要?或者比不必要?

我的理解是重要,而且必要。其间包括两条路径,路径一:行——知——知行合一;路径二:知——行——知——知行合一。

路径一无疑是最快速的方法,但需要具备的条件是:这个人实践机会非常多,概括总结能力非常强或有高人指导。显然这个有点难度,因为条件制约,平均而言个人的实践机会并不是很多,也不是面面俱到;概括总结能力再强,有生之涯的智慧也抵不过几世纪思考的哲学家;高人指导,这个因素在于别人显然具有风险性。

对于我这样的平凡的人,路径二是适合的我的。我在高中的时候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点没有觉得是别人思考出来的理论总结,我觉得“道理”原本就是这样的,比如“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以及包括万周围事物的存在,我觉得“存在即是合理”。直到我上政哲哲学,回到霍布斯的原始状态去思考问题的时候,那就会惊叹这些在无序中找到的“有序”,而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建造起来的社会制度,以及社会的运转,让我们习以为常,便觉得是“生来如此”,而只是自我出生,并非人们。

学习了“知”之后,就会在脑海留下一丝线索,待日后实践之后,便会偶然间想起之前所学,而通过实践又将理论转化为适合自己的观念,由此形成世界观。观念形成可以在处理问题上减少多余的思考,提高效率,像是“刻板印象”也是了解别人的时候的一种“偷懒”行为。观念在自身实践的作用下,外来理论的学习下不断完善,更好地作用于实践,达到知行合一。

在此之上,有需要的学习是最好学习。当一开始的“知”并没有接触到,而直接面临“行”,也就是路径二转向路径一。此时,已经长大具备信息检索,逻辑思维的能力,以及有良师益友的答疑解惑。那么在这种实践过程中遇到困难,产生需要后的学习,包括自己的困惑感悟,朋友间的交流,专家的解读,就更有效。

还有一种现实中的情况,是我知道,可我做不到。比如,我知道压力不来自于外界的声音,而是自我的怀疑,那愿你我都有一个强大的自己,破除内心的魔障。我知道,我面对困难的时情绪没有用,解决才是王道,那这需要不断的自我的不断暗示与别人的提醒。

而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认识你自己”,根据自身实际,不偏不倚。撇开背景因素谈个人现象都是枉然,更何况影响人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在学习知识,但很少有涉及自身的定位,学习如何去认识自己。很多课程在教文化,但很少有课程在教我们如何认识自己,也许有,而我没有接触到,又或者不符合“功利”的预期,不具备市场。但我觉得这是至关重要的。到今日,我才知道初中课本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在当今文化交流,以及自身信息获取的联系。

我记得,有一位先生叫辜鸿铭,精通很多门语言,学习很多种文化,却还是留着一头清辫,穿着一身大褂,在北大教书。一开始我并不能理解这样的行为,认为学习了西方民主自由的文化,教授应该像胡适先生一样。可能,在他的观念里,其他文化可以用来学习,修身的还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样是真正的大家,而像胡适先生那样,慢慢学习过程中,行为观念改变的,也是大家。

明确自己是谁,该往哪里去,该做什么。我看到一些案例,他们都是在一步步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与此相反的,却没有什么进展。而这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前提又是不断地实践与思考的结果。

愿你我找到自己。

关键词:

联系

知行合一

认识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芷伊: 知行合一 如我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