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笑风生,淡看沉浮——浅析苏东坡的豁达心境

摘要: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但他豁达乐观的品性,却一次又一次地支持他走出困境,使他的文学作品提升了一个境界,为后世之人留下无数中华文化的瑰宝,感染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关键词:苏东坡  豁达乐观  人生境遇

苏东坡,这位宋朝文坛继欧阳修之后的第二位领袖,在诗、词、文三个方面都有非凡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文汪洋恣肆,诗清新豪健,词开豪放一派,书画别有建树。千年来,世人盛赞东坡之成就,爱慕其豁达乐观的处世态度。读东坡之文,有如阳光普照,在解冻的心上燃起希望的火种。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一日,苏东坡饭后散步,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婢:“此中所装何物?”一婢女道:“锦绣文章。”东坡不以为然。另一婢女道:“满腹智慧。”东坡还是摇头。其爱妾朝云答曰:“满肚皮不合时宜。”苏东坡捧腹大笑。

“不合时宜”的苏东坡仕途十分坎坷。熙宁二年(1069年),宰相王安石主持改革变法。苏东坡主张循序渐进的改革,反对王安石狂风暴雨式的改革。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苏东坡被迫离开京城调任杭州通判;

元丰八年(1085年),司马光重新被起用为相。备受司马光欣赏的苏东坡在短短的17个月里,从一名被贬犯官一跃升到三品大员,距离宰相的位置只有一步之遥。当司马光决定废除新法时,苏东坡却唱起反调,说新法与旧法各有利弊,且推行多年,不可骤然废之。于是,苏东坡又开始遭到“保守派”的攻击陷害。

“不合时宜”的苏东坡不肯栖于王安石或司马光,为了国计民生坚持自己的政治见解,尽管“有恨无人省”,尽管“寂寞沙洲冷”。

苏东坡的“不合时宜”使他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承受了无数的苦难。但唯有承受了人生苦难从而酵酿出的玉液琼浆,才可垂千古而经得起后世之人的酌品斟鉴。

老夫聊发少年狂

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苏东坡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当时的苏东坡已38岁,人近中年,但仍“左牵黄,右擎苍”,其狂气可见一斑。他手挽雕弓,望向西北,渴望射杀进犯的西夏军队,更是将他的“狂”发挥得淋漓尽致。

元丰六年(1083年),苏东坡结识一同被贬的张怀民并与之成为好友。苏东坡登上张怀民所建的“快哉亭”,观览长江盛景。广阔的水面十分明净,山峰翠绿的影子倒映其中。忽然江面波涛汹涌,一个渔翁驾着小舟在风浪中掀舞。面对此浩然之景,苏东坡不禁感慨万分:其实,一个人只要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在任何境遇中都处之泰然,享受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这便是苏东坡,他的“狂”, 他的洒脱与豪放,便是他豁达的体现,使得他尽享“千里快哉风”。

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

一生历经宦海浮沉的他,却从人生挫折中总结经验,把人生感受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当时的苏东坡被判“诽谤朝政、妖言惑众”,赴任黄州团练副使这样一个闲职,他刚一出狱便吟出这句诗,这是何等豁达的胸襟!

他曾几度被贬,流落荒蛮之地,但他始终 “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当他“已绝北归之望”时,却从苦难中仍可以发现惠州的美:“罗浮春欲动,云日有清光。处处野梅开,家家腊酒香”。 当他被贬至海南那个当时的蛮荒之地时,他照样有自己的乐趣。他在《夜卧濯足》诗中这样描绘自己的心境:“瓦盎深及膝,时复冷暖投。明灯一爪剪,快若鹰辞鞲。”意思是说:晚上洗脚,盆里的水深得快到膝盖了,水凉了再加热水,非常痛快。洗完脚在明亮的灯下剪趾甲,感到很惬意。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好像老鹰脱离了羁绊,在高空飞翔一样。

深刻的人生思考与敏锐的洞观自然的心性,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些皆被苏轼融入了他的文学创作当中。随遇而安,苦中作乐,在逆境中不断挖掘生活的乐趣,这就是乐观豁达的东坡居士。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东坡的一生,如大海中的一叶孤舟般大起大落,也如一场跌宕起伏的梦。但是,东坡豁达的胸襟,既是这场梦的起点,也是这场梦最耀眼的光辉。林语堂先生如是说:“苏轼伟大的人格与人生的智慧比任何一位中国作家更突出,也更完整地蚀刻在他的生活和人品中。”

春去秋来,朝午暮夜时,弹指间,流年暗换,物转星移,为之奈何。逝者如斯,惟余沧海桑田中的翩然一角。凝望那千年前的身影,泛舟湖上,谈笑风生,淡看宦海沉浮。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笑风生,淡看沉浮——浅析苏东坡的豁达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