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孝王世家(二)
刘武为人至孝,他每次听到窦太后有病时,都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多次上书想要留在长安侍奉窦太后,窦太后也格外疼爱这个小儿子。当听到刘武去世的消息后,窦太后极度悲伤,几天不吃饭,她说道:“皇帝果然杀掉了我的爱子!”
汉景帝悲痛加上恐惧,不知道应当怎样处理。他和长公主讨论这件事情,把梁国分为五国,封刘武的五个男孩都为王,五个女儿都赏赐汤沐邑。这事办报完向窦太后汇报,窦太后这才高兴起来,特地为汉景帝的这种做法加了一餐。
刘武的长子刘买封为梁王,他就是梁共王;二子刘明封为济川王;三子刘彭离封为济东王;四子刘定封为山阳王;五子刘不识封为济阴王。
刘武在世时,钱财以上亿来计,不可胜数。刘武去世后,藏府中的黄金还有四十多万斤,其他财物比比皆是。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去世,梁共王在位七年去世,他的儿子刘襄继位,他就是梁平王。
刘襄共在位十四年,他的母亲是陈太后。共王的母亲是李太后。李太后是梁平王的亲祖母,其王后姓任,称为任王后。任王后很受刘襄的宠幸。刘武在世时,有一座千金价值千金的罍(音léi,雷)樽。刘武告诫家人,要善保罍樽,不能送给他人,任王后听说这事后想得到罍樽。李太后说:“先王有命,不能把罍樽送给别人。其他物品虽然价值巨万,也任由你拿取。”任王后却执意要得到这座罍樽。
在任王后的撺掇下,刘襄直接派人去府中取罍樽,以便赏赐给任王后,李太后大怒。恰巧汉朝使者到来,李太后想要把这个事情向使者讲清楚。刘襄和任王后遮挡在门口,把门关上。李太后在和他们两人夺门时,手指被夹住,所以没能见到汉朝使者。
李太后私下里和食官长以及郎中尹霸等士人有奸情,刘襄和任王后暗中派人提醒李太后,李太后因为自己有淫乱之行,这才被迫罢手。李太后后来身体有病,任王后一次也没有探望请安,李太后去世后,她更没有为其守丧。
元朔年间,有名叫做类犴反的睢阳人,有人曾经侮辱过他的父亲,这人和淮阳太守的门客同车外出。门客下车离开后,类犴反就在车上杀掉他的仇人后离开。淮阳太守大怒,责怒梁国的两千石官员。两千石以下官员紧急抓捕类犴反,类犴反躲藏到自己的亲戚家中。
类犴反知道梁国这一堆破烂事,于是就上报朝廷,把任王后和李太后争抢罍樽的事情详细报告。当时丞相以下的官员看到报告后,想借此打击梁国官吏,马上报告给汉武帝。汉武帝派官吏进行调查,事情很快水落石出,公卿大臣请示废掉刘襄为普通百姓。
汉武帝说:“李太后有淫乱行径,梁王刘襄因为没有良师提醒,所以才陷于不义。”汉武帝下诏,削夺梁国八座城池,梁王还剩下十座城池,把任王后在市场上枭首示众。刘襄在位三十九年去世,谥号为梁平王,他的儿子刘无伤继位为梁王。
济川王刘明是刘武的二儿子,他以桓邑侯的身份在公元前144年被封为济川王。七年后,他因为射杀其中尉,被汉朝有关部门请示诛杀。汉武帝没有忍心下手,废掉刘明为普通百姓,迁徙到房陵居住,封地并入汉朝郡县。
济东王刘彭离是刘武的三儿子,他在公元前144年被封为济东王。他共在位二十九年。刘彭离为人骄横强悍,没有人君之礼,和他的手下家奴和亡命徒数十人行趁夜间抢劫杀人,把抢夺财物作为嗜好。被发现让他杀掉的就有一百多人,封国中人人皆知,都不敢在夜间出行。有被杀的后人向朝廷上书告状,汉朝有关官员请示诛杀。汉武帝于心不忍,废掉刘明为普通百姓,迁徙到上庸居住,封地并入汉朝,设置为大河郡。
山阳哀王刘定是刘武的四儿子,在公元前144年被封为山阳王。他在位九年去世,没有子嗣,封国被废除,封地被并入汉朝,设置为山阳郡。
济阴哀王刘不识是刘武的小儿子,在公元前144年被封为济阴王。他在位仅一年就去世,没有子嗣,封国被废除,封地并入汉朝,设置为济阴郡。
太史公曰:
梁王刘武因为和窦太后和皇帝最亲近的缘故,所以封王到全国土地最肥沃的梁国,也正是因为汉朝正处在兴盛时期,所以能积累钱财,扩大宫室。至于他的车服和天子相同,那就是明显的僭越了。
褚少孙先生曰:
臣我在担任郎官时,我听过宫殿中的老郎官和好事的人说起过刘武的事情,他们私下里认为刘武心中有怨恨,最终会图谋不轨生事。现在的窦太后是国家的女主人,因为疼爱小儿子的原因,所以想让他继承帝位。朝中大臣没有人敢明说这事不可行,而是专门干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通过阿谀奉承得到赏赐,这些人都不是忠臣。
如果都像魏其侯窦婴那样堂堂正正进言,那怎么会有后来的祸端呢?汉景帝和刘武闲暇时候,他们一起陪同窦太后饮宴,汉景帝随口说道:“我千秋万岁之后把帝位传给弟弟刘武。”窦太后很高兴汉景帝所说。窦婴正在陪侍,马上伏地劝谏说:“汉法有约定,帝位只给传给儿子和適孙,现在皇帝怎么能说传给弟弟。这是擅自搞乱高帝的约定!”汉景帝默然无声,窦太后也很不高兴。
当年周成王和小弟弟坐在树下玩耍,周成王把一片桐叶送给弟弟,然后说道:“我用这片叶子来封你。”周公听到后,向前说道:“大王加封弟弟,这是件大喜事。”周成王说:“我这是和弟弟说着玩的。”周公说:“人主无过举,不当有戏言,言出必行。”周成王只好把小弟弟封到应县。从此之后周成王一辈子也不敢随便开玩笑,而是言出必行。《孝经》中说:“非法不言,非道不行。”这是圣人的明训啊。现在主上为了讨好刘武而说出戏言。刘武仗着有窦太后宠爱,骄横很久了。他多次听到汉景帝说他的好话,以至于许诺自己去世后把帝位传给他,实际上根本不可行。
另外,诸侯王朝见天子,也不是像儿子想妈、弟弟想哥哥,随随便便想见就见的,汉朝有一整套完备的制度。诸侯一年只能朝见天子四次。刚到京城时入宫晋见,称为“小见”;到了正月初一清晨,诸侯捧着皮垫带上宝玉向皇帝祝贺正月来到,这称为“法见”;过后三天,皇帝为诸侯王摆设酒宴,赏赐给他们金钱财物;再过两天,诸侯王再入宫“小见”,然后就必须辞行返回。总共允许在长安留居不超过二十天。所谓的“小见”,可以在皇宫中不拘大礼相见,在皇宫禁地饮宴,这也不是一般的士人允许进入的。
现在刘武进入长安后朝见汉景帝,然后趁机留居王府宫中长达半年。他入宫和汉景帝同辇而坐,出宫时和汉景帝同车而乘。汉景帝经常假惺惺地暗示刘武,将来他可能继承帝位,但实际上又不能实现,最后导致刘武口出怨言,图谋叛逆,然后汉景帝又替这个弟弟担忧,这已经背离事理太远了。
另外,按照汉朝的礼仪制度,朝见皇帝庆贺正月到来,通常是一名亲王和四名诸侯一起朝见,十多年才允许进京一次。但现在刘武却经常连年进入长安朝见,并滞留于长安。俗话说:“娇惯的孩子不懂得孝顺。”这话说得一点也不错。所以对诸侯王要替他们选择好的太师太傅,用忠正敢言之士作为相国辅佐他,就像汲黯、韩长孺等人那样,敢于直言劝谏,怎么还会有祸患发生呢!
刘武西入长安朝见后,兄弟两个一起去拜见窦太后。一家人相见,摆设宴席后,刘武和汉景帝一起陪坐在窦太后身边说话。窦太后对汉景帝说:“我听说殷商的制度以兄弟为亲,周朝的制度以祖先为尊,道理其实是一样的。在我百年之后,我就把刘武托付给你这个哥哥了。”汉景帝赶紧直起身子答应道:“是。”
酒宴完毕后,汉景帝出宫,他召集袁盎等大臣们问:“太后说了些这样的话,这是什么意思?”袁盎等人一起回答说:“很明显,太后的意思要立梁王为帝位继承人。”汉景帝就问其中原因。袁盎等人说:“殷商的传统是以兄弟为亲,所以传位给其弟弟。周朝的传统以祖先为尊,所以传位给其长子。周朝的制度规定,如果太子去世,要册立嫡孙;殷朝的制度规定,如果太子去世,要册立其弟弟。”
汉景帝点了点头,又问:“你们的看法如何?”大家一起回答说:“现在汉朝的制度是效法周朝,周朝的制度不能册立弟弟,应当册立长子。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春秋》对宋宣公加以指责,那是因为宋宣公没有把王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他的弟弟。宋宣公的弟弟作为国君死后,又把君位归还给他哥哥的儿子,最后导致宋国大乱。《春秋》中说:‘君子尊崇遵循正道,宋国的祸乱正是是宋宣公一手造成的。’臣等请求谒见太后去说明这个道理。”汉景帝当即表示同意。
袁盎等人入宫谒见窦太后问:“太后说要册立梁王,那么梁王去世后再册立谁呢?”窦太后说:“我再立现在皇帝的儿子不就行了吗?”袁盎等人向窦太后讲述宋宣公这样做的后果,导致宋国的祸乱延续五代而没有断绝。窦太后听完后,这才明白其中道理,马上命令刘武返回封国。
刘武听说反对意见出自于袁盎等大臣,很怨恨他们,竟然派刺客去杀袁盎。当时袁盎正在家中,他回头看到了刺客说道:“我就是你们要杀的袁将军,你没有弄错人吧?”刺客说:“要杀的正是你!”刺客杀掉袁盎后,把剑插在袁盎的身上后离开。
袁盎等十多名朝廷大臣被杀,震动了全国,汉景帝马上派人调查这事。刺客留下的那把剑是刚刚磨过的,官吏就追查长安城中制作或磨砺刀剑的工匠。工匠们说:“梁国的郎官某人曾来磨过这把剑。”从这里得到线索,官吏派人四处追捕凶手,他们紧盯线索不放,刘武谋反的事情开始浮出水面。
听说这事后,窦太后吃不下饭,每天都是哭泣不止。汉景帝也很担忧,就向公卿大臣们问计,大臣们建议派田叔和吕季主前往处理此案。这两人都精通经术,识大礼。结案归来后,他们走到马厩旁边,一把火把刘武谋反的证辞全部烧掉,空着两只手来奏报汉景帝。
汉景帝问:“你们的案子办得怎么样了?”这两人回奏说:“整个事件梁王不知情。参与这件事情的,只有他的宠臣羊胜、公孙诡等人。臣等已经按照国家律令诛杀了他们,梁王现在平安无恙。”汉景帝听完汇报很高兴,说道:“我这就去拜见太后。”
窦太后得知处理结果后,马上坐起来吃饭,心情恢复了平静。所以说,不精通经术、不懂古今大礼的人,是不能委任为三公及左右近臣的。那些孤陋寡闻的人,看这件事就像在管中窥天一样。
司马迁有诗赞曰:
文帝少子,徙封于梁。太后钟爱,广筑睢阳。旌旂警跸,势拟天王。功于吴楚,计丑孙羊。窦婴正议,袁盎劫伤。汉穷梁狱,冠盖相望。祸成骄子,致此猖狂。虽分五国,卒亦不昌。
黄其军
作于2020年6月8日(古历庚子年闰四月十七)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梁孝王世家(一)
绛侯周勃世家(二)
绛侯周勃世家(一)
陈丞相世家(三)
陈丞相世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