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医疗、凸性和不透明

6月29日 共学《反脆弱》 Day27今天我们共学的是:

第21章 医疗、凸性和不透明

思考:

你有证据吗?为什么这种问法在某些情境下是有问题的?

在医疗领域如何践⾏杠铃策略?为什么说私⼈医⽣会将你⾄于死地?

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印象深刻的⼀句话是哪句话?

思考:

【你有证据吗?为什么这种问法在某些情境下是有问题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简单,拓展一下否定法和胖子托尼的别当愚蠢的人法则:非自然的东西需要证明其利益,但自然的事物则不需要-根据我们早先阐述的统计原理,大自然比人类更少让我们上当。在一个复杂的领域,只有时间-很长的时间-才能成为证据。

对于任何决定,未知事物对一种事物的影响总是大大超过另一种事物。

这种“你有证明吗”的谬论是将证明无害的证据与缺乏证据证明有害混为一谈,与我们将NED(缺乏证据证明某种疾病)曲解为有证据证明无某种疾病的情况相类似,与将缺乏证明某事存在的证据视为证明某事不存在的证据相类似。

【在医疗领域如何践⾏杠铃策略?为什么说私⼈医⽣会将你⾄于死地?】

在你病得很重的情况下,服药的益处比医源性损伤要大;而在症状轻微时,其益处则相对很小。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重点关注重病症的情况,而忽略-我说的是真的忽略-病情并不严重的情况。

如果病人频死,那么所有投机性治疗方法都是值得鼓励的,什么都可以尝试。反过来,如果病人几近健康,那么大自然才是真正的医生。

由于对噪声的反应过度,私人医生最终导致病人一病呜呼。比如血压测量,不同情况下个人的血压值是不同的,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去医院就诊的话,他们遭遇“高于正常”的警报的概率约为50%。如果医生在患者血压高于正常值的日子里主动给他们开药,那么一半的人将处于服药的状态。请注意,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他们的预期寿命会因不必要的治疗而缩短。

【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对于一般的小病小灾,我们并非一定去看医生,相反,我们可以依靠自身治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却遭受着医源性损伤,被过度治疗。我家孩子小时候上幼儿园比较早,身体表现地比较弱,经常感冒发烧,而每当这时,小孩子就被过度治疗了,吃药打针,后来就成为了每月都感冒发烧,他的免疫能力成为了脆弱的。直到现在,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无知,对于孩子感冒发烧这件事看得过于重视了,忽视了自身治愈能力,忽视了大自然的作用。

【印象深刻的⼀句话是哪句话?】

在“成熟”市场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看似免费午餐的背后必定隐藏着风险。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21章 医疗、凸性和不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