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历来都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地。
今年1月,高晓松一手创办的“晓岛”,成为继“杂书馆”、“晓书馆”后新一代的书店圣地,初开业时可谓是一票难求。
如今,距离开业过去半年有余,咖爷的上岛预约也经历了整整半年,从最初的爆满到终于成功预约上了一周后的名额,内心不由得一阵悲喜交加。
之所以如此火爆,原因无他,“岛主”高晓松的个人魅力,使得店内带有浓郁的个人印记——不同于一般网红书店,只有书籍;在这里,音乐,文学,电影,凡是艺术,皆可发现。
文青老炮高晓松果然够“花心”。
高晓松的岛屿
“晓岛”落在北京朝阳大悦城的9楼,看书的同时,吃饭、逛街,很方便。
进入“晓岛”要先穿过三联书店,屹立在那个专业卖书的地方,高晓松自己也认为“晓岛”的贡献主要在于“流量”。
毕竟“矮大紧”的名人效应,振臂一呼的号召力还是很强大的。慕名而来的,其实更多的是体验“晓岛”的风情,而不是正八经地买书搞科研的。
虽然是“流量”,但是“晓岛”对上岛的读者也有要求,禁止拍照,禁止喧嚣,这里最不需要的就是网红打卡。在喧闹的商场里,成了偏于一隅的一座“孤岛”,是一个安静,独立,不受打扰的空间。
如果说“晓书馆”是高晓松为抵达远方而以书搭建的桥梁,那么“晓岛”则是他打造的“全副武装的文艺青年阵地”——书、唱片和电影三合一的文艺空间。
在这个350平方米素净而开阔的圆形空间内,陈列了由高晓松精选推荐的图书、黑胶唱片和电影海报。
而这三者,恰好也能概括高晓松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
书自不必说,熟知高晓松的人都知道他爱书,也知道他最爱的是中国历史。
而在他的《晓说》《晓松奇谈》等脱口秀节目中,侃侃而谈中也常常夹杂了大量“私货”。
也正因此,从“晓书馆”到“晓岛”,书籍永远被高晓松奉为精神的制高点。
背墙而立的书架上放满了各种书籍,据说有14000多本,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社会科学及艺术等多种学科和领域,可以供大家在浩瀚的精神世界中畅游。
而到了二层的通道里,摆满了整整4排,100多张经典黑胶唱片。
比起读书人,很多人更早地认识高晓松,还是从音乐人开始。
音乐可以称得上是他艺术人生的起点,毕竟在进入音乐圈之前,他还只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的一名学生。
1990年,他在校外和来自各个高校的蒋涛、戴涛、赵伟、老狼等人组建“青铜器乐队” 。包括《同桌的你》《麦克》《白衣飘飘的年代》《青春无悔》在内的许多校园民谣,都在那个时期完成初稿。
1994年出版《校园民谣》合辑,被一代人奉为经典;1996年高晓松和宋柯创办了“麦田音乐”独立品牌,发掘和打造艺人无数。
今年《乐队的夏天》,他也作为“超级乐迷”之一,讲述了独属于那个黄金年代的摇滚记忆,也会以自己对音乐的认识给乐队提供建议。
很多人都知道,成名后的高晓松与电影一直都有不解之缘。
做过导演——《那时花开》《我心飞翔》《大武生》,请到的还是如今已经成为大腕儿的周迅、陈道明等演员;也担任过监制——《同桌的你》《北回归线》《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虽然电影口碑平平,但这并不妨碍高晓松热爱电影。
1991年,正值大三的高晓松,就曾从清华大学退学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预备班学习电影。
虽然第二年投考落榜,但他还是毅然选择了亚洲电视艺术中心做实习编导及编导。
正因为他对电影艺术不间断的追求,才有后来他在《晓说》对话张艺谋、冯小刚、徐克、吴宇森等名导时,依然能够输出专业且独到的见解。
而对电影的喜好,高晓松的口味也不刁钻,从“晓岛”里的20张海报就能看出。
这些电影大部分是经典作品。有国内的《霸王别姬》,也有国外的《盗梦空间》;有文艺清新的《午夜巴黎》,也有颇具批判意味的《发条橙》;有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老无所依》,也有险些被禁的贾樟柯的《站台》。
在任何一档节目里,谈及艺术,高晓松总能引经据典,如数家珍。而在他开辟的这座岛上,我们终于也能看到、听到、感受到那片滋养过他的土壤。
新时代的文人风骨
开书店的文人高晓松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却是绝无仅有的一个。
早在2017年5月,时任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的高晓松,就在微博上喊话作家麦家,盛赞麦家理想谷这一“人间仙境”:
“麦家老师在杭州西溪开的麦家理想谷很好,就在我杭州阿里总部办公室旁边,与KPI苟且之余,去坐坐,读读诗,很治愈。”
于是,高晓松也紧随老友的步伐,来到杭州开了家同样诗情画意的“晓书馆”。
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又有了“晓岛”。
文人开书店,在现今似乎成为一种潮流。
许知远的单向空间,以高品质的书籍推荐、免费的文化沙龙而闻名。这里不只是书店,更是一处理想主义者营造的乌托邦。
经历几次变迁,第一家门店也从圆明园搬进了朝阳大悦城,后来又有了爱琴海店和花家地店。今年初,单向空间第四家门店成功落户杭州。(点击阅读:2800㎡的单向空间落户杭州,全国文艺青年都来打卡,实体书店的春天终于来了)
许知远觉得单向空间可能是个“变形虫”一样的企业,以后可能是做旅馆、设计产品、可能涉足任何行业。
高晓松则不同。
书店就是书店,无他,就是一个看书的地方。或许这也是“名人效应”之外,“晓岛”一直能够爆火的原因。
高晓松曾说过,其实这个时代,行万里路比读万卷书更重要,自己出去看这个世界,可能比读别人替你想好的事情要更好。但就算行了万里路,书还是要读的,因为一个人的一生绝不可能穷尽人类的智慧。
所以,“晓岛”摒弃了商业模式,有能力就继续免费,没能力就关掉。拿得起,放得下,自在随心,这就是高晓松。
当市场经济急转直下,许多知识分子开始贩卖知识,装扮自己,但脱去皮囊后,却找不到一点民族情怀和文化修养。
而高晓松却能始终如一,对于知识和艺术的分享也毫不吝啬。
除了日常展陈的文艺作品外,“晓岛”还会作为活动分享空间,开展人文、艺术、学术类的展览及活动,甚至是分享戏剧和音乐会。
在“探岛”的过程中,咖爷还发现了一个隐藏的互动墙面——“我们凭海风传递耳语”。
“岛民”可以在上面留言,写给高晓松,写给“晓岛”,写给自己,或是写给恋人。
这样的互动设计借鉴了巴黎的“爱墙”,简单的几句话语就能让世俗的生活增添一点浪漫。
就连通往二楼的台阶也张贴着高晓松的名言,什么“诗和远方”“不舍爱与自由”,满满的“晓松风”。
不得不说,在高晓松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个时代文人的风骨,不仅固执,还很浪漫。
不仅是有趣的灵魂
高晓松置顶的微博,只有10个字:谢谢旧时光,一切皆有情。
这是对陪伴了大家七年的《晓说》,最深的告别。
今年的第一天,高晓松就在微博宣布,《晓说》和一切视频节目,都将于今年4月彻底结束,无数粉丝惋惜不已。
最后一期终究还是来了,在节目里,编剧史航调侃着说道:“七年了,高晓松已经变成了高老松。”
高晓松老了么?
其实没有。他还是那个一腔热血、自由心性的男人。
几年前,他参与《奇葩说》的录制时就经常跳票,行踪不定。如今告别“亲生”的《晓说》,他又将去往何方?
最近一次看见他,还是和马东两个老男人再度同台的《乐队的夏天》。
为什么自己的节目关张,却跑去别人家打call?
因为高晓松所成长的年代,不仅是摇滚的黄金时代,更是所有艺术的黄金时代,此起彼伏,成群结队,经久不息,那是生命的不羁,难以安放的青春。
马东问他,乐队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他说,“乐队对我来说,是人生第一次自己选择的伙伴,并下决定要一起走下去的人。”
接着他又补充,“但其实要到分开才是一个完整的乐队”,随着生活轨迹的变化,每个人都会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
几期的飞行嘉宾之后,高晓松又消失不见了,再归来,竟是在线求问——
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高晓松么?竟然跑去种地了!
看到黄瓜和玉米的样子,真的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植物亦是如此。
事实上,看似“花心”的高晓松总在尝试新的东西,但他其实一直在换着法子温故知新。
玩音乐也好,开书店也好,不仅是他在以自己的方式影响这个时代,也是他在给自己慢慢沉淀的时间。
高晓松曾说:“人不能一直奋斗,那会失掉很多有趣的东西。”
他在用行动鼓励年轻人一起读书,一起回家,回归心灵的净土。
也希望他们“追求诗和远方,不舍爱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