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说五蕴皆空经 》学习笔记之一 ----- 释惟法法师文


  按照教义来说讲经必须得有当机众,所谓‘法无高下,应机为妙’,如果缺失当机之人的参与这无疑于闭门造车,是不如法的。再者所谓经者乃是圣人被下之言,在佛教梵语称之为修多罗,翻译过来即是契经,契乃合义,合机合理,含义是指上契诸佛之理,下合众生之机。所以从理体上来说每一部经都是平等的,都能通达真如性海,至于怎么去诠释,从哪个深度入手,这都应该是视当机之人的根器,因缘而定。

  但是一来是为了跟大家方便结缘,有道是‘若不说法报佛恩,毕竟无有报恩者’。二来也是作为自己的一种学习方式。三者这部经典非常契合我们当下众生的时弊,而且比较短也适合时下人时间紧张的这么一种状态。故而有了这次的共修学习,但我们不能称之为讲经,只是大家一起学习的一个过程,一个笔记。因为大家彼此是在微信上交流共修,受到一下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也就不按照天台宗的‘五重玄义’来讲,通常开大座讲经都是按照天台宗智者大师所创‘释名,显体,明宗,论用,判教’这‘五重玄义’来讲,虽然教下各宗都有自己的讲经思路和方法,但这其中以天台宗这个方法最为简单,明了。所以近现代佛教研究经典普遍用的都是天台‘五重玄义’这个方法。但是依据‘五重玄义’来讲,要讲的很长,现在人一般没有这个耐心,再加上微信的阅读思维更是一种跳跃性的,所以我们这次共修依照‘祖师五法’来学习这部经典,所谓‘祖师五法’即‘消文,释义,显理,举证,劝修’。祈愿三宝加持,诸位仁者和合愿力,让我们得以圆满这部经典的学习。阿弥陀佛!

  经典是佛菩萨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他是正而不邪的,是真正的妙理,是趣向涅槃城的菩提大道。这个立场是不容置疑的。再者我们生在末法时代,离佛久远,不能亲见如来,这本是一件十分悲哀的事情。有道是:‘如来出世我沉沦,我出生时佛涅槃,只缘累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但是不幸中的大幸我们还有浅薄的福德能够见到并学习经典,所以我们要用感恩和恭敬的心来学习,并时刻感知法的不易用急切的心来呵护并学习。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经典所应具备的信心和态度。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经典呢 ?

原因不外有三,一是通过对于文字般若的学习研究,从而能破除无明得到闻慧或相似慧。二用经典来指引我们的观照般若,三则是以经典来印证我们的证悟是否证得实相般若。但是对于我们来讲学习研究经典的目的很显然不是后两种,我们要通过学习作为学佛的一个起航,这个起航在佛法来说则就是始觉,这个始觉对于迷则是一与零之间的距离,非常重要,这也是往古来今许多大德开示中特别重视的原因。然而众生从迷到觉的过程并非是如翻掌般一蹴而就的,由始觉进用则会获得分证觉,一分一分的证得,证得一分圆明则获得一分法身,最终直至究竟圆满佛果。对于我们来讲经典就是文字般若,就是我们登上涅槃山的地图,也是我们获得真如宝藏的地图,通过对他的学习研究我们要做到了然于心,才不至于在未来的修行路上迷失方向,而学习研究的过程也就观照,观即是思维修,如理的思维修,所以我们千万不能望文生义,依葫芦画瓢。经云:‘依经解义,三世佛怨,离经一字,即同魔说’。所以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懂得善用其心。举个例子‘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并不是说你到庙里念一声佛号就成佛了,他只是你回心向善的一个开始,由此开始踏上了成佛之路,至于如何成佛还得自己慢慢修,这在经中没写出来,则需要我们去悟去理解,也可以说这就是秘密义,现在人不是都喜欢学密吗?这也就是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道理也是如是。


  我们一起稍带的学习一下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通过对于一部经典的学习研究,了达当中的义理,个中三昧,并依照经典上的道理去实践,履行,所以称之为文字般若,用现前的一念心依着文字般若修观行,回光返照自心念头的生灭变异,这就是观照般若,因由观照用功得力,与当下的一念清净心,不动心,妙明真心相应,则是实相般若,以一念相应慧,契入实相般若,则就是证。当然随着个体的差异,证也有深有浅。学习研究一部经典首先要研究经题,其次是介绍翻译经典的法师大德,介绍法师大德的意义则在于证明这部经典的真实性,同时也能唤起我们见贤思齐的信念。然后再进一步就是研究经文了,而经文有分为三分,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研究经题的目的,就是先了解一下这部经的内涵,知道这部经都讲些什么,根据经题我们能了解这部经典他的内涵,方向,义理之所在。这就好比一个人的名字一样,有道是‘名以昭德’,经典也是如此。在学习经典之前,我们先学习认识一下‘祖师五法’消文,释义,显理,举证,劝修。把这个弄明白了,有助于我们来以后的学习当中能很快的抓住纲点,而不是茫茫然的如同听故事一般,懂得我们学习的思路大纲是怎么一回事了,这也就好像心里有谱了一样,心里明白了,也能巩固我们的信心,明则生信嘛。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很容易用心,古人云‘一经入耳,便为圣种’。耳眼都是外在的,根本还是要用心。消文,消的意思就是消化掉,把经里的文字逐字逐句的解释,消文就是把不懂的文字,字句消化掉,如果连字都不认识,字句的意思也不能明白又如何能明白整部经典的义理之所在。消文之后就是释义,不要依文解义,望文生义,而是从事理两方面来学习经中的意义,这个意义有真谛,俗谛,还有中道第一义谛。至于从什么方面入手这是看我们大家一起学习的情况而定的,法要对机嘛。消文,释义,而后则是显理,这个理有真空妙理,有实相,有菩提,有涅槃。也有事,也有理。通常这个显理显什么理,是随着释义的而走的。通过前面的学习理解了道理之后还要举证,所谓‘事由理显,理据事成,理能成事,事能显理’。这样用事理相互印证,第一是为了加深学习,第二也是为了我们能把佛法融入在生活当中做最好的指引。佛法不是独立的,佛法在世间呀,所谓‘不见众生相,不离众生相,不见世间法,不别世间法’。不是脱离了众生而有佛菩萨,也不是脱离了生活而有一个孤立存在的佛法,这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学佛用功不得力的地方。最后劝修则顾名思义,就是劝导大家,这个道理很好,古人依据这个道理修行脱凡入生了,大家要有信心,如果我们也根据这个道理来用功,来修行,一定可以增福延寿,也可以成道证果。根据这个原则大家一起来学习,不仅框架完整,内容充实,而且是一目了然,这是非常适合我们现代人的,如果单纯是学术的研究,则要用五重玄义来解释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经题,《佛说五蕴皆空经》。佛印度话称为佛陀耶,我们中国人喜欢简略,所以称之为佛,翻译我们的华语则是觉者,同时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三个含义。他是对完全觉悟,没有丝毫迷惑者的称谓,推而广之,不论在任何时代只要有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都可以称之为佛。古往今来在不同时期翻译的时候有很多种称谓,例如在晋朝时期翻译的经典是称之为‘旦萨阿竭阿啰呵三耶三佛陀’。本来佛有一万种名号,只是后来人们记不住,就慢慢简略了,而现在我们经常用的十种称号,则是依照【佛说十号经】而来。即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在这里我们一起简单地了解一下各自的含义。所谓如来者,是指乘真如而来,如乃不变义,来则随缘义,在不变中随缘,在随缘中不变,因乘真如而来故而如来者无来无去;应供者,指应为一切众生作良福田,故而一切天与人皆应供养,应受一切天人供养;正遍知者,正即不偏不倚,遍即普遍,知即知觉觉悟。正遍知亦称正遍知觉,又名等正觉,自己觉悟法性理体为正觉知,能遍度一切众生觉悟法性理体则为遍觉知,自觉觉他二者合称为正遍知;明行足者,明是三明,足是具,三明即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也可以指明是相对无明而说的,名为自度自觉,修证圣果,行则是教化众生,两者兼备合称明行足,足也包含有福慧双足的意思;善逝者,即是好去,如来者本无来无去,随缘而来,缘散则去,来去无碍,自在圆满故称善逝;世间解者,即是解一切世间,不论是有情世间还是无情世间,一切众生的因缘果报,本末究竟,佛都能究竟明了,悉知悉解,故称世间解;无上士者,士本来就是很尊贵的意思,但是在这前面加了无上二字,是指佛于一切众生之中是非常非常尊贵无上的,这种尊贵来源于他的福德和智慧。调御丈夫者,调御即调伏、教化的含义,谓一切众生佛皆能调伏、教化,令至于善道。因为佛有无上的智慧能了知一切众生的因缘,根机,故而能像善御者一样调御一切众生;天人师者,是指佛乃一切天人之师,这里用天人代表了九法界的一切众生;佛我们前面讲过了,还有世尊,是指能灭生死苦,证无上觉所以天人凡圣,世出世间,咸皆尊重,故号世尊。这是对佛十号的简单一个学习,而在这个经题里所说的佛是专指释迦牟尼佛而言的,释迦是姓,是能仁的意思,牟尼是名,是寂寞的意思,释迦牟尼佛简单一点也可以说是释迦族里的一个圣者。说,则是表法的一个手段,我们都知道佛法者,可得不可见,可传不可授,而就根本究竟义而言佛法则无言无说,无法可说,但是要度化一切众生则要借助于方便善巧的手段,说就是一种方法,如同我们禅宗大德常常运用扬眉动目,竖拂举蓖一样,是标月之指。这里我们稍稍铺开一点来讲,佛在证道以后了知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是被妄想执着所迷惑,不能证得。可是这种修行证得是不能代劳的,故而佛运用方便,以无我来接引度化世人,所谓‘无我即同如来’,而这个无我又是一分为二的即人无我和法无我,我们现在所学习的这部【佛说五蕴皆空经】正是从人无我的角度去阐明无常的道理,从而让世人明了此身不是我,色身无常的道理,并依此修行从而证得一个不变不异的真实。而‘佛说’二字则是交待了在这部经中佛是说法主,是能说之人,有能说必然就有所说,那么自然‘五蕴皆空’即是所说之法。


  前面我们学习到了‘五蕴皆空’是所说之法,在这部所说的法当中他的重点之中即是‘空’。‘五蕴皆空’的重点则是在‘空’字上,佛以无我教化一切众生,这是针对我们这些众生的病而开出对症的药方,所谓‘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而我们众生最根本的烦恼则是来源于对‘我所’的执着,把‘我所’错当成我,认贼为子,以苦为乐,无常作常,不净谓净。【圆觉经】云‘以四大假合为自身相,以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不能正确认知‘我所’,故而由此产生了我执,我爱,我慢,我见;并随生出是否执着,人我分别以致轮回颠倒,无有出期。佛有大慈悲心不忍见我们这些众生沉迷颠倒,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间,就是要为我们这些众生说破五蕴皆空,生死无常的这么一件大事,,这个道理只有佛才能真正的证得明了,唯佛与佛乃能究竟。然而无我本来也就没有可说的,我都不存在,又哪有能说与所说呢,但是为了随顺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所以假言安立,说之为‘空’。在大般若经中空有多种,有七空,十四空,十八空,最多的有二十种空,即‘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这个我们捎带的了解一下,所有的空也都是说无我,只不过无我有人无我,法无我的区别。而不论是无我还是空都是妙有的,并不是断灭的。佛说五蕴皆空即是从人无我的角度来教化我们这些众生看破这个色身,明了五蕴非我的这么一个道理。只有看破了这个色身才能真正地做到自然放下,这是一个根本,是标本皆治的一个办法,否则都是扬汤止沸,治标不治本。大般若经里有一个比喻,说如果有人用砖块去扔狮子,狮子则会直接的扑向这个人,如此一来砖块也就自然没有了;而狗子就不同了,有人用砖块去扔狗子,狗子则会去追逐砖块,而砖块还是会源源不断,这就是标本皆治和治标不治本的区别。时下的社会信任危机,人与人之间缺少认同感,道德底线屡被打破,人心麻木,究其根本,就是因为我们太执着自我,贪爱执着,堕落魔网。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忠言逆耳”,可真正能接受批评的能有多少人?每个人实际上都知道自己并没有多么优秀。当别人给予我们赞美的时候,不管是高高在上的帝王,还是普普通通的百姓,任何人都会心生欢喜,哪怕心里知道有些赞美是谎言,我们也很高兴。但如果有人诋毁、诽谤我们,真实地挑剔我们的毛病缺点,讲我们的是非,揭我们的短处,却没有什么人乐意去接受。虽然我们都知道“忠言逆耳”,可真正能接受批评的能有多少人?面对别人的批评和毁谤,人们往往会变得情绪低落沮丧。这就是因为“我执”和傲慢心受到了打击。如果没有听到这些话,你根本不会在意,而当你听到之后,它会让你本来平静的心,掀起大浪。试想一下究竟是谁乱了你的心?其根源还是过度自以为是的“我”。“我”的虚荣心被挑战了,所以觉得自己受伤了。对一个你不喜欢的人,当别人大力赞美他的时候,你会觉得特别刺耳,甚至觉得赞美你所不喜欢的人,是对你的羞辱。很多人,当听到自己不喜欢的人甚至不相干的人被赞美的时候,心里特别不舒服。为什么会这样?妒忌心,小气,这都是我们的毛病和习气。要断除这些毛病习气就必须要正确认知我的本来面目,所谓‘人神本清,而心忧之,人心本净,而欲动之’。让自己从‘我所’的执着当中解脱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去观空这个色身,而观空的前行则是要通过学习正确的认识他,认识这个所谓的‘我’是由四大假合而成,是五蕴随缘聚成的,是无常的,是败坏的,是空的。那么‘五蕴’又是什么呢?

  ‘蕴’在【说文解字】里为积聚义,佛经解释为阴覆义,阴覆是指遮盖住我们智慧的意思。所以五蕴又称之为五阴,五聚等等。五蕴是我们学习佛法最常见的一个教相名词,也是我们学佛绕不开的一个课题,不论是参禅还是修密,我们都要正确学习五蕴皆空的道理,只有真正的理解认识到五蕴本空,四大非有的这个道理,我们才能由衷的生起厌离心,出离心。而厌离心是我们发菩提心的根本,也是我们生起信心的根本。所以对于我们学佛人而言认真学习正确认知五蕴是很有必要性的,真是学佛的一个起点。五蕴分别则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通常简称之为色受想行识,当然在一些经文里边也有其他的一些翻译。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五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在【大般若经】中讲通碍是色相,领纳是受相,执取是想相、造作是行相,而分别则是识相。色蕴即是指物质的积聚。色又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当然这个根是指浮尘根,是无常的,因缘和合而有的,因为现在还只是解释经题,我们就不过于铺开太多,以后到了经文里边再跟大家一起学习;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色蕴之中。佛经用通碍来代表解释了外在物质的变化,所以通碍就是色蕴的相。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是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又可以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这三种感受;心受则是由意根所引起的,我们众生处在顺境和逆境当中自然也就有或忧或喜,或苦或乐的感受。所以解释受蕴的时候一般都是讲固受有苦、乐、忧、喜、舍五种性质。想蕴是众生心于所知境界相执取形象,即是对于所对的境界相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这个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不善不恶)三种心理,又或称之为心所生法,或称为心所。在【大乘百法明门论】里说一共有五十一种心所法,‘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种心所法,二十四种不相应,六种无为成百法’。这个我们捎带的了解一下。所以说造作是行蕴的相。前面这四种都相对的好理解一点,而识蕴则就显得有点复杂了,因为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这里我们这是依据大乘的分类先来简单地学习一下,大乘佛教将识蕴一共分为八识,而这八识它又可以分为三类,即一心,二意,三识。一心者,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也是我们分别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的一个依据,你比如说鸡蛋到底是不是素食,我们大乘的唯识宗他就认为鸡蛋是没有识神的,也就是没有生命的。而我们生生世世轮回里所有的善业,恶业,不定业,阿赖耶识都会像一部录像机一样如实的记录存档,而且是准确无误的,这个我们不要去担心你做的因果会弄错了。呵呵呵,二者为意,它恒常思量,我们众生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这就是末那识,也就是通常说的第七识,称之为意。三识者,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在境界的心,则称之为识。铺开说也即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合称六识。但是有的时候心、意、识总称为心,都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又是由它而带动其他的心念,一切都是以他为主,所以又称为心王,而随它而生起的心念则称为心所。则五蕴相互彼此间是递进衔接的。历来祖师大德在诠释五蕴的时候,为了方便大家进用都会举这么一个譬喻故事,这里我们也跟大家一起学习分享一下。


  什么譬喻呢,就如同一个初生的婴儿,肚子饿了想吃一样,因为有了这个色身,所以也就有了饿的感受,有了饿的感受之后自然就会产生出吃的思量,有于内行于外,也就会有吃的行为,但是因为有一个识的分别存在,所以他就懂得分别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小孩子饿了你给他喝开水他是会不开心的。所以这个色蕴是一切烦恼苦的根本,【大宝积经】云:‘无明是苦根,女人是欲根;蕴为烦恼根,是故应舍苦’。而这些烦恼苦的根本来源则是我们所执着的这个‘我’,也就是这个色身。那么我们就应该好好地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个色身。认识这个所谓的‘我’其实只是一个‘我所’,他是无常的,败坏的,归于生灭的,只有认识到这个根本我们才能真正的发起厌离心,去求证一个不生不灭的真我。经云:‘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我们修道证灭的根本入手处则是要知苦,了知这个色身即是苦本。而在佛法中将一切万物的根本物质归为四个基本元素,即地水火风。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四大,【金光明经】说:‘犹如四蛇。同处一箧。四大蚖蛇。其性各异,二上二下。诸方亦二,如是蛇大。悉灭无余。’这里所说的“悉灭无余”,也不必要解释了,大家也明白了,平常我们都有一个口头禅叫做‘四大皆空’。至于四大的详细解释以后我们到了经文里边再跟大家一起学习,这里我们就先带过了。【佛说五蕴皆空经】这个经题当中的‘佛说五蕴皆空’我们都已经学习过了。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这个‘经’字的义理。经,印度梵语为修多罗,翻译我们中国话就是契经的意思。契是合义,合机合理,既能契合三世诸佛的妙理,也能契合一切众生的根机。依天台宗解释经题的‘通别一对’来说,经则是通名,而‘佛说五蕴皆空’则是别名,别是区别的意思。这里我们顺带的了解一下。经是一个共通的名字,同时经者径也,就是道路,什么道路呢,即是通达圣人的境界,让我们这些凡夫能够超凡入圣的一条光明大道。古人云:‘日月两轮天地眼,经书万卷圣人心’,而在我们佛教当中只有佛才被称为圣人。通常来说经有四种解释,即贯,摄,常,法这么四种。贯是指贯串的意思,他又有事理两个方面的解释。以前的经典,都是以竹片一块一块的连串起来的,在古印度有贝叶真经,是经文都是写在贝叶树的叶子上面,然后再一片一片的用线连接起来,所以过去的经,又称之为线经,这是从事相上来说,除了事相还有理,什么理呢?就是一个字不能称之为经,一个个字串起来称为一句,这一句是由一个字一个字连贯,串联起来的,但是一句话还是不能够完全说明经中的义理,所以又要把每一句连串起来,每一部经从开始一直到最后,都是由一句一句的连串起来的。有了句,还要成段,有了段,还要成章成节。所以在理上也是一字一句,一段一段这样的连串起来的。所以经者贯也,也就有了贯串的意思。何为‘摄’呢?


  摄是指摄持所应度之机,每一部经都有都有他的当机之人,也就是说他能摄持众生的根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能称为讲经,而只能说是大家一起学习的原因。当一部经成就了事上的贯串以后,就可以装订成册,成书了。但是一部经不光是只有事上的贯串成就,同时它还有理上的贯串意义。事理贯串都成就以后再看看这部经的内涵是否能摄受众生,摄就是摄受的意思,假使一部经没有摄受众生根机的道理,方法,那么这部经也就失去了他的意义了,虽然是摄,但是还要与诸佛所说的道理相应,不相违背,所以这个摄的前提就是要契理。常是指常住不变,经上所说的义理是不能变易的,不论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过去如是,现在如是,未来如是,历百世而常新,这就是常。这不像我们世间法换个对象或者换个立场道理就转变了。所以说我们这个世间法是有对待的,不是究竟的真理。五蕴皆空这个道理从古到今都是存在的,我们看看身边还有没有从开天辟地到现在一成不变存在的人或事情。这是没有的。有道是:‘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初秦始皇’。你这么一看无常的现象马上就能看的清清楚楚,所以这也就是摄受众生。既然一切都是无常的,那么就看破放下吧。赶紧的发心学佛,修福德,修智慧,因为无常就是一个常理。这是谁也推翻不了的,如果我们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那就是虚度一生了。‘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呢?法则是法则,规矩的意思。只有遵守履行佛陀所说的法则,规矩,我们这些众生才能了脱生死,成就圣果。也是一个轨则,说明我们的人生有这一个轨则,依据这个轨则去用功,就能了解人生的真义,如果用我们的身口意都依据这个轨则,起心动念也都依据这个轨则,那么我们就能证得涅槃的究竟快乐。佛经有很多,平常我们常说的三藏十二部。这里我们捎带的简单学习一下,三藏是指经,律,论三藏。而十二部不是说有十二部经典,而是依据叙述的形式和内容,分为十二类体裁。即长行,重颂,孤起,譬喻,因缘,自说,本事,本生,希有,方广,论议,受记。长行是指不限字句长短,用长行的方法直接记载佛陀的教法,又称为契经。重颂是指用偈颂重新宣说一下长行所说的教法,通常用在长行之后。孤起又称为偈颂,梵语为偈陀,我们国语称为颂,梵汉双举。譬喻是以譬喻故事来说明法义,以事显理。因缘是叙述佛陀教化的因缘。自说又称为无问自说,顾名思义,就是不待他人请问佛陀自行开示的教法。本事是经中讲诸位贤圣过去世中所行的事历。本生是指经中佛说自身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诸苦行利益众生的事行。希有又称未曾有,记载了佛现种种神力不可思议的方便。方广是方正广大的意思。论议是以法理相互论议问答。受记是指佛陀对诸弟子授记成佛的经。通常为了方便记忆古人将他们合成了一首诗,即:‘长行重颂并受记,孤起论议而自说,譬喻因缘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好了,到这里我们的经题学习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未完待续




  释惟法师父是我皈依的出家师,熟读三年《大藏经》。大藏经由三藏(经、律、论)十二部组成。

对佛法有独特见解和认知,造诣深厚,悟性极高,并能言传身教宏法利生。写了很多对佛法的文章,有空专写一下我的恩师释惟法师父。

你可能感兴趣的:(《 佛说五蕴皆空经 》学习笔记之一 ----- 释惟法法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