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是桥可通行,又做闸以制水,元代建设在京城玉河上的桥闸

北京的桥千姿百态。北京的古桥更是人类建筑和艺术宝库中的重要宝藏。可是你知道吗,中国古代能工巧匠建筑的一些古桥,除了作为桥起通行的作用外,还兼做水闸,调节水位。

昨天到景山公园去游览,沿途意外发现澄清闸。澄清闸就是元代水利专家郭守敬为调节积水潭水位,解决漕运船只通航京城而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澄清闸也称海子闸,包括澄清上闸、澄清中闸、澄清下闸三座水闸。澄清闸的名字是元太祖忽必烈所赐。

澄清上闸建设与万宁桥下,因积水潭旧名海子,故澄清上闸又称为海子闸,上闸是积水潭水流的第一道关卡,水源与什刹海相连。闸上的万宁桥又称后门桥或地安门桥,坐落在北京中轴线上,长10余米,宽10米左右,为一座单拱石桥,桥两侧石砌护岸,四边各有一只鹿角分水兽,趴在岸沿边对视着桥孔。在万宁桥边,北京市人民政府竖立了“遗产区界桩”的国宝标志。


澄清中闸位于玉河故道东南端的东不压桥。东不压桥也称步粮桥,桥下现在已经不通水道,路边苍松下有一块写有“通惠河玉河遗址“的石碑,石碑旁有澄清中闸的介绍石牌。澄清中闸沿玉河两侧,建筑整体恢复明清历史风貌。

2007年后,北京市政府相关机构自东不压桥向北再向西至万宁桥,重建了近800米玉河古道。玉河是京杭大运河千里漕运的最后一段,清朝诗人李静山曾为玉河赋诗:“十里藕花香不断,晚风吹过步粮桥。”如今的玉河,两岸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河中流水清情,碧波荡漾,玉河和古石桥承载着京都元明清三代历史,令人流连忘返。


你可能感兴趣的:(即是桥可通行,又做闸以制水,元代建设在京城玉河上的桥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