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新的一周,好文继续精彩——真好!

好文继续精彩,让我目不暇接——

虬田的《一个永恒的“密使一号”》

虬田以饱满的感情书写了“清明”时分,在革命烈士吴石旧宅前的所思所想!

作品采取多种艺术手法,使读者跟随作者的笔锋,在游历中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崇高和伟大!作品叙述了吴石同志作为我党隐蔽战线的工作者所做出的特殊贡献后,采用飞来之笔——点明了“电视剧《潜伏》主角‘余则成’的原型就是吴石同志。”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联想;即把旧宅前的悼念用发散式手法,唤起了读者的记忆和画面动感——哦,读者心里说:呀,这就是那位机智勇敢,又憨厚朴实的余则成呀,他离我很近,很亲切!

这种指向写法,远胜平铺直叙的讲解;借由电视剧给读者留下的存储记忆,构建了感性的立体效果。

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叙述哀思,而用意象手法,写了旧宅前的两株百岁双人合抱的香樟树:“它们枝干粗壮笔挺,直冲云天。一阵春风拂来,树叶如同闽江上的波涛,推来搡去,一波一波的,闪着绿粼粼的光,摩挲所发出的‘沙沙’声,仿佛是在召唤吴石同志再像小时候那般,爬上它们的肩头,去眺望闽江之水,去与知了、鸟儿亲密对话,去捕捉那天上聚散的云彩。”以树喻人,凸显英雄的精神地高大笔直,直冲云天;以春风、波涛、知了、鸟儿等物象对话,表达人们对英雄的思念之情!

作者不惜笔墨,也不浅显地进行一般的写作,而是又以离旧宅300米的一座占地面积4000多平米的古宅群来作对比,深刻阐释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鞭哒了那些威风富丽的大宅院里权贵们的所谓权势与声名,“他们想借建筑的显赫与牢固持久,使家族和自己的声名得以传播延续至永恒。无奈建高宅大院的人,终还是拧不过规律,如一块黄土,风一吹雨一打就化了,湮没在尘埃中。”

一般来说参观活动的文章不好写,如果不借助意象、物象的赋比兴,往往容易流于空泛的说教,而虬田的作品因为采用了意象的手法,以感觉为先导,所见不再是一座雕像,一座旧宅,而是感官所引发的思想的飞扬,借用意象物质寓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可贵地是这情这景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体,而是赋予了丰富感情的——是对革命先烈的追思与怀念,因而,那旧宅也就在熠熠生辉的光影里,矗立在人们的心中了!


寻虎的《改变陈旧的作文思维》

因为一直关注寻虎老师的意象的写作课件和他的文章,所以对寻虎的文字,十分地亲切和熟稔。再因为作品本身,就是一篇干货满满的关于改变写作陈旧习惯的指导性文章,所以,几乎没有可以点评与转介绍的资格和必要,只是谈一些学习寻虎老师文章的体会吧。

我说过,我们的基础教育一直缺乏美学的教育,小学中学高中都是为分数为考试而设置的教育体系和教学目的,而作文呀就是遣词造句,按图索骥,所以从小就是按部就班地作文,无形中泯灭了想象的成长空间,会说套话,会按教科书作文就是好文,就能考高分,这是十分可惜的浪费。

记得我曾带戏曲进校园,教孩子们唱戏,几个月下来,孩子们还真唱的有模有样,给孩子们排演校园剧,个个都能上台表演,还获得了多项奖励呢,连班主任都惊讶,哇塞,我们班的孩子们,原来都有艺术细胞吔!

所以作文也是一样,如果启发孩子们的想象,他们一样可以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阿城在《孩子王》中,也解释了他在写作方面的观点。他让教师对学生解释如何写一篇作文:

“那写些什么呢?听好,我每次出一个题目,这样吧,也不出题目了。怎么办呢?你们自己写,就写一件事,随便写什么,字不在多,但一定要把这件事老老实实、清清楚楚地写出来。别给我写些花样,什么‘红旗飘扬,战鼓震天’,你们见过几面红旗?你们谁听过打仗的鼓。分场的那一面破鼓,哪里会震天?把这些都给我去掉,没用!”

阿城的意思与寻虎老师的意思一样,应该以正确的方式、朴实的方式写作。

村上春树也说过:写作就是打造出新事物,冲破既定的思维方式,自由地翱翔于想象领域,在心里一次次重铸完整的世界,并且始终以内省的批判性眼光审视它。

如果我们还在写作中不改变陈旧的思维,那会越写越不靠谱,写作没有意象的观照,那总是入不了写作的门槛。

寻虎老师也开出了写作的读书秘方:“以经典名著为主,搭配适量的文学史、心理学(主要是精神分析著作)、美学著作、哲学家的随笔,一定的诗歌和历史书籍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又是新的一周,好文继续精彩——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