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别人眼中“熊孩子”的妈,咋整?

昨天中午,和家人去当地一家小有名气的餐厅吃自助餐。恢宏大气的装饰,安静流淌的音乐,新鲜丰富的食材,举止优雅的侍应,小声说笑的客人……,俨然一副品质生活的画卷。


出发前,考虑到人来疯的小家伙可能会像脱缰的小马,所以,先和他做了一下“约定”:


宝贝,中午我们吃饭的地方,是可以自取食物的公共场合。就像你在外面玩耍要遵守相应的社交规则,咱们能插队吗?


小家伙歪着小脑袋,拖长音调:不能!


能大声喧哗吗?像这样,妈妈!我用他任性发飙时的语调尖声喊道。


小家伙被我的反问逗乐了,一边夸张地大叫,一边说可以大叫,露出一脸挑衅的坏笑。


好啊,到时,我们俩想大声说话了,就一起去到外面空旷的地方,大喊出来,就象这样。我拍拍他的小肩膀。


宝贝,就像我们吃饭时,需要安静的氛围,别人也是一样的心情,如果环境太过噪杂,会怎么样?


我继续启发。强行的安静只会让他墨守成规,成为别人眼中的乖孩子,而内心对这种价值观的认同才是父母需要帮他树立的边界。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其他客人会不开心的,儿子笃定的点点头。


还有,你需要取用什么食物,因为咱们还没长到足够高,无法像大人那样自己去取,你可以寻求爸爸妈妈的帮助或者是穿着制服的叔叔阿姨,好吗?


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在公共场合,宝贝要随时出现在爸爸妈妈的视线范围哦,想在附近玩耍,记得和爸爸妈妈说,在不干扰别人、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爸爸妈妈非常乐意和你一起去冒险。怎么样?


和宝贝做好了这些心理建设,我们就出发了。尽管如此,历经了大小战场考验,老母亲身穿铠甲的心还是被“熊孩子”的魔咒击中。


面对玲琅满目的食材,起先小吃货只是淡定的吃吃吃,吃饱后,自由探索的天性就开始显现。老母亲一路保驾护航,生怕他打扰到旁边的食客。孩子天生对情绪有很强的接受能力,但解释能力却很弱。


并非源于不信任,也是担心旁人对叽叽喳喳不停提问的他,不经意间流露的厌烦情绪,被孩子敏锐感知。


曾经没生娃前,我经常对餐厅里不断出现的熊孩子嗤之以鼻,对他们父母的不作为表示费解。但是现在发现,有些时候,即使你再怎么用力,孩子还是会莫名躺枪,就像大人自己都不能奢求被每个人喜欢,更何况有时的确让我们抓狂的小魔兽呢?


So, let it go.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成了别人眼中“熊孩子”的妈,咋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