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台山烽火台

来自网络  侵权删图

烽火台,俗称墩台,这正是我们墩台山的来历,因山上建有明朝烽火台而得名。烽火台是古时军事防御的一种设施,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如遇敌情,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最古老却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

初识烽火台是因为“烽火戏诸侯”的典故。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顾群臣反对,数次无故点燃边关告急用的烽火台,使各路诸侯误以为出现险情,长途跋涉匆忙救驾,结果,被戏而回,群侯纷纷气恼不已,幽王从此便失信于诸侯。最后,当边关真正告急之时,点燃烽火却再没有人赶去救他了,不久,西周灭亡。烽火台在这个典故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清明时节,踏青赏景,游一游多年未见的墩台山。墩台山位于我们小城的北端,海拔133米,西临渤海湾,南靠营口港。山下到山顶修建一条水泥的环山观光路,沿路而行,路两边冒出不知名的野草芽,还有我们常见的野菜也发芽了,相信两天后就会有结伴采摘野菜的人们。山上树木在春风的吹拂下,枝条变软,梨树开出洁白如雪的花儿,桃红也绽开了粉红色的花朵,丝丝清香,让人沉浸其中。路上遇到其他观景人,他们也拿出手机纷纷留影。登上山顶,眼界自然开阔,蔚蓝无边的大海,繁忙的港口以及小城的全貌,统统尽收眼底。

烽火台就建在这里。由于长期的风雨侵蚀,人为破坏,早年间的烽火台是一座残破的古砖土坯。在我还是孩童时,路过墩台山远远望见山上高高的土胚,好奇的问大人,大人们总是不以为然,对他们来说这是司空见惯的事物,于我们却是神秘的世界。小学时,有一年的植树节,目标定的就是墩台山。那是我第一次登上墩台山,近距离抚摸烽火台。那时的它历经600多年的风雨,满目疮痍,说是土岗一点也不为过,黄土埋没了基石,仅剩几块古砖,斑驳破败,残垣断壁,毫无想象中烽火台的风姿。

史料记载,营口地区共有十余座烽火台,其他几座烽火台在风雨中也残破不堪,只这一处是相对来说保存完好的。所以在2000年区政府对烽火台进行了重新修葺。

烽火台是用青砖砌成,基部是花岗岩石条,基底为正方形,建筑物本身是下宽上窄,上部有雉堞。墙面很平整,但是每面墙面上都有两条上窄下宽凹进墙面的楔形的通风口,用来排泄顶部雨水和点火通风。墙体有十多米高。内部用沙土夯实,上面建二米高堞墙,并设有一米长堞口,当年以绳梯上下。抬头仰望烽火台,想象古时候遇危情时点燃狼烟,烽烟袅袅升起,下一站的烽火台也会依样随之……百里之内场面甚是壮观。烽火台从远处看外观很像长城的墩台,走近会发现还有些许差别,单是下宽上窄的台身就不同,更不必说长城的墩台多了瞭望口。其实,每座烽火台因为所处地域不同,形状、材质都会有一些出入。

修葺一新的烽火台挺拔了身姿,在它的身侧修建了一座钢结构的观光塔,塔内一层是历史博物馆,二层是休闲区,三层是城区的现状及发展规划沙盘。观光塔和烽火台比邻而立。古老与现代,令每一个到这里来的人,都有强烈的视觉冲击。而无论外界有什么变化,它们依旧默默守护着小城。

烽火台现在是我们小城的爱国主义者教育基地。每年都会迎来一批批求知的孩子们,他们谈古论今,抒发情怀,烽火台立在一旁耐心倾听。还有一些归乡的游子,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烽火台的风姿,异乡漂泊的不易,浓浓的思乡之情述说给烽火台。附近的人们,更愿意登高观景,吹吹海风,卸下桎梏身上的盔甲,留一刻轻松自在,享受怡人美景。

这里曾经是一个小渔村,历经改革,开发创新,小小渔村蜕变成现代化的港口。烽火台像个沧桑老者,看渤海湾的潮起潮落,霞光映满海面的美景;看港口来来往往的轮舶,工人们忙碌工作的情形;看我们小城从破败到繁华,从萧条到振兴。沧海桑田,六百年的起起伏伏,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在它的眼中,每个深深浅浅的脚印都烙在它的心里。

走过战争,路过动荡,留下风采,剩残破之躯,现今没有让它继续残败。今天的它是历史的经历者,也是时间的见证者,经岁月洗礼,重放容光,看繁花,观沧海,眺望着辽阔的大海,也注视着我们的变迁,年年岁岁,生生不息……


22年度写作营第74篇 (主题文)1632字    累计108236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墩台山烽火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