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对比04年发人深省的《无人知晓》,还是前两年引起大量讨论的《小偷家族》,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记》怎么看都是一部很平淡的作品。不过,在某种层面上来说,平淡中反而蕴藏着真实的生活模样,也是最能让观者感觉很舒服的样子。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无数看似不起眼甚至过于平淡的小事情、小记忆组合而成的。而在这看似平淡的外表下,人的内心却未必能同样的平静,常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而感到忧伤、不满、甚至是愤怒和怨恨。
普通人的生活大多很难像电视剧、电影里那样轰轰烈烈,高潮迭起。因为生活没有设定完美的节奏,它只会在不经意间敲打你一下,再敲打你一下,仿佛湖水一般,表面平静而暗波涌动,却又因种种外力而不得释放。
只能像紧绷的琴弦那样,徘徊在无事和崩裂的边界。这种在紧绷和平淡间不断挣扎的状态,其实最是生活真实的样子。
观众们总是期待电影中有明显的节奏感紧张感、甚至冲突感,而是枝裕和偏要反其道而行,不以冲突描写冲突,而是以平静描写冲突。
《海街日记》里,没有撕破脸皮,没有勾心斗角,没有惊天反转,甚至连大声争吵都从未出现。
观众就真的像是透明的旁观者一般,安安静静地跟随导演的镜头,不作声地观察着里面姐妹四人的生活。
这部作品名叫《海街diary(日记)》而不是海街物语,连导演都特意指出,因为不想呈现“故事”,而是想要呈现“日常”,是安静记录叙述而不是刻意制造什么。
故事很简单。三姐妹的父亲为了情妇而抛下了自己的妻子,在父亲的葬礼上,她们第一次见到了小妹。
小妹是父亲与情妇生的孩子,而因为情妇的去世,又跟着父亲的再婚而成为了父亲新妻子的继女。在自己最后一个直系亲人——父亲的葬礼上,还是初中生的她却表现得像个小大人,礼貌、谨慎、又无时无刻不透露出小心翼翼。
如果这是一部韩剧,也许会出现四姐妹与后妈争家产的故事;如果这是国产剧,也许会出现小妹青春期叛逆,喝酒鬼混耍朋友的故事;
然而在是枝裕和的镜头下,这一切很平静:大姐同情小妹已经没有真正的家人,在回家的火车发动之前,邀请她来与自己和另外的二姐三姐一同住进老家镰仓的宅子里,小妹犹豫了一下,但是马上就答应了。
电影的主体内容都是在演姐妹四人共同生活里的平凡的每一天。
从小妹刚到镰仓老家,与才刚刚认识的三姐妹搬到一起,拘谨地熟悉新环境和新的亲人们,总有种谨小慎微的感觉。
到四人逐渐熟悉,一起等待梅子的成熟,采摘梅子,制成梅酒。
到大姐把自己的浴衣送给小妹,直夸图案与她相配。
到四姐妹一起在海猫食堂吃当地特有的菜色。
再到一起在老宅的院子里穿着和服放烟火。
可以看到,是枝裕和的连构图配色风格都以清新自然为主,”刻意去营造“的痕迹非常弱。
细说起来,电影也有不少的暗线——大姐和二姐的爱情,小妹与男同学的朦胧好感,三姐妹母亲与四人的关系,小镇餐厅主人的去世……
有各种各样的感情和关系穿插其中,却都不会有浓重的笔墨描述,而只是融入日常中,自然而然地展示给观众。
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事,有很多小事情在发生,但生活是一天天地在推进在继续着。
电影里大概唯一一个小高潮,是大姐领着小妹来到一个山坡上,教小妹通过呐喊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爸爸是大笨蛋!” 大姐发泄一般喊出这句话,开心的笑了。
“妈妈是大笨蛋!“
小妹喊出这句话后,大姐突然蹙起眉头、面带忧色地看向小妹。
”……明明,还想再多和她一起生活一段的……”
小妹说完这句话,大姐紧紧抱住小妹,温柔地说,“你想跟我讲讲你妈妈的事也是可以的啊。”
就这样,两个有血缘关系但也有隔阂原因的人,通过发泄和互助,都跟自己的家庭以及过去进行了和解。
大姐因为父亲的离开不得不过早的进入“长姐如母”的角色,而小妹则因为自己父母结合的不伦理性,始终背负着“有我在的地方,总会有人因我的存在而受伤”这样的愧疚感、以及作为小孩却背负如此沉重包袱的委屈和孤独。
电影开始,大姐之所以会对小妹说出“搬来镰仓吧”这句话,除了出于对父母双亡的她的同情和可怜,还有让小妹背负了照顾病逝父亲这份责任的亏欠感。
如果说邀请小妹是大姐与“被剥夺了的童年”——自己过去的“和解”,那么当着小妹的面去发泄和面对当年父亲不负责任的离去,才是真正的接受了过去,与自己和解。
家人是我们最爱的人,但往往也是让我们最容易失望、受伤的人。
人与令人不满或带给人阴影的家庭不能和解的一个原因,常常是我们不被允许去正视、去好好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而只能一直压抑着愤怒和怨念,直到最终破坏性的爆发。
而《海街日记》里的姐妹们则选择了另一种方式:主动地修补自己的生活,在朴素简单的生活里接纳一些人,接纳新的自己,而这个细水长流的过程也是与自己和家庭和解的过程。
我们从来都不是一下子顿悟,或者一下子就能和解的。
这是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在无数平淡普通的日子里,和解一点,再和解一点,最后通过某个类似发泄的契机,彻底完整这个过程。
文/卡老板Cami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