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昏君司马炎的政治设计竟被千古明君李世民原版照仿!!

晋武帝司马炎,晋朝的开国皇帝,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统一了中国,按理说也是功劳卓著,可执政后期奢侈享乐、荒淫无度,在历代开国帝王中绝对是昏君中的极品!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实际上的开国皇帝,对内励精图治,创造国泰民安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以开明宽厚的政策使各民族融洽相处,开创了唐朝的百年盛世,被后世誉为千古明君!

司马炎和李世民就是历代帝王风评中的两个极端,万万想不到的是,昏君司马炎的政治设计,竟然备受千古明君李世民的赏识,几乎原版照抄。下面就来看下司马炎的政治设计有何独到之处?

第一,皇权方面,保证直系核心,培养两家以上的外戚

皇权是贯穿整个封建王朝的核心,历代帝王都会在这方面绞尽脑汁、勾心斗角,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达到权力的顶峰。因此如何打击反对者,抵制竞争者是历代君王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司马炎面对的局势更为复杂难办,秦汉以来,特别是东汉末年,皇权极度衰弱,外戚、权臣、甚至太监,都对皇权产生极大威胁。司马炎称帝后,首先考虑如何保持皇权的终身制和世袭制。

司马炎能登上皇位,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父亲司马昭、大伯司马师和爷爷司马懿,而且司马昭本想让幼子司马攸继承王位,后因群臣“立长不立幼”的反对,司马炎才得以上位,所以可想而知,司马攸只能被逼死!

李世民当然更直接,通过“玄武门之变”,射杀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甚至他们的子嗣后代,都被清除干净。宁肯背负天下人责骂,也要保持自己直系核心,因为只有这样,皇权才会真正的终身制!

司马炎另外安排两大外戚,皇后杨氏和太子妃贾氏两家相互制衡,避免东汉末年外戚一家独大,随意更换小皇帝的覆辙。同时给一家亲王—汝南王司马亮朝政大权,确保中央政府的稳定。

李世民很赞同司马炎的这个安排,依葫芦画瓢,稍有区别的是,李世民安排外戚长孙皇后,和两大亲王,江夏王李道宗、吴王李恪相互牵制,共同确保中央政府的稳定。

第二,地方管理上,分封宗室亲王,掌握地方大权

分封制是西周建立后的一大创举,这套制度被后世广泛应用,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分封的宗室亲王加强了地方的管理稳定,成为扩大地盘、开疆拓土的利器!

分封制的缺点也很明显,容易造成地方割据,消弱中央势力,所以紧接着的秦朝开创了另一项伟大制度—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之后的历史就是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轮番上演。汉朝建立后,刘邦认为秦朝快速覆灭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分封的宗室亲王,导致农民起义爆发秦朝无力镇压。所以汉朝重启分封制,同时与群臣立下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者 天下共击之”

司马炎称帝后,非常担心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的历史上演,面对兴起的门阀贵族政治、士族大户,大肆分封宗室诸侯王,确保司马氏凌驾于其他家族之上,核心目的是确保统治能够世袭传承!

然而事实却疯狂打脸,司马炎之后,很快晋朝就被“八王之乱”彻底搞垮,司马炎的分封彻底失败。奇怪的是李世民掌权之后也搞分封,难道精明神武的唐太宗没有看到东汉的“七王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么?

事实上也不奇怪,在高级官员都是士族门阀,贵族子弟遍布权力中心的时代,在家族观念深入人心,以孝为先的儒家文化里,皇帝最信任的必然是本家族成员,不分封推高宗族地位,通常会出现某个豪门家族极权,甚至可以搞定皇帝!

比起宗亲诸王的造反,类似司马家族篡夺曹魏政权的经历,更令后世帝王担惊受怕!所以分封诸王是制衡权臣,强化政权管理的第一选择!

当然李世民就聪明得多,他不光封宗亲王,还要封功勋大臣。但是遭到功臣们集体反对,原因是到外地做刺史无异于流放,后世子孙也难以保全,这更印证了分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家族宗亲到地方压制豪强,掌握地方大权!

第三,中央政府,引入新的贵族代表,保证势力平衡

权力制衡,突出皇权历代帝王们的终极追求。作为一个从小跟着家族大咖们厮混,最终独享胜利果实的皇帝,司马炎充分吸收了秦、汉、三国的皇权覆灭教训,精心设计的这个政治格局,最终形成皇室、外戚、宗室、贵族、地方、中央等势力互相牵制,相互平衡的模式!

从理性的权力博弈看,司马炎的政治设计应该是非常稳定的,并且真正体现了皇权的特点—神圣、神秘。不需要多么英明神武,多么高瞻远瞩,只要坐上那个皇帝宝座,就能保证王朝正常运转,进入皇权至上,官僚、政府为之服务的局面!

司马炎对继承人的选择上,从侧面印证了这个结论。司马炎的儿子其实挺多的,可司马炎把皇位传给一个傻儿子,因为弱势的皇太子,实际上更容易避免独裁、专制的倾向,不会改变已经平衡的政治格局。

反倒是优秀的,有能力的太子更容易屠戮兄弟,甚至威胁自己的皇权。李世民就是皇子中的佼佼者,弑兄逼父的手段,好像几百年前就被司马炎看到了一样!

这样就很容易理解,李世民选择最差劲的儿子李治做了太子。尽管在皇储之争中,魏王李泰展现出李世民的英武果断;吴王李恪被李世民认为最像自己,最终李世民还是选了晋王李治!

司马炎和李世民采用同样的政治格局,现实结局却迥然而异,根本原因是“人才问题”。司马炎严格遵守九品中正制,摒弃寒门子弟,直选贵族代表进入中央;李世民则利用科举制,向社会各阶层广纳人才,整合各阶层的利益,创造了王朝的长治久安!

当然,晋朝的短命,不是司马炎造成的,也不是司马炎能改变的,这一切源于门阀士族政治,而门阀士族政治局面归根到底,是有社会生产力决定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甚至到隋唐之时,社会生产力正好发展到对皇权威胁最大的境地。那个时代,社会资源集中在外戚、亲王、或是豪门贵族手里,乱臣贼子层出不穷;皇帝掌握不了人口、土地等核心资源,只能加强皇室宗亲力量,结果皇族内部的骨肉相残又无可避免!

一直到宋朝往后,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新的阶段,皇帝可以建立成熟的官僚政治,把军事、政治、经济、人事等权力全部控制在皇帝手里,所以可以看到在宋、明、清三代时,皇权变得非常神圣、高不可及了,政治局面也相对稳定起来!

这一切都昭示着历史的必然规律,存在着不可撼动的必然性。所有的历史现象都是规律内在发展的表现,历史发展的最终趋势必然沿着内在规律这条线索开展,那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上层政治格局!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万没想到,昏君司马炎的政治设计竟被千古明君李世民原版照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