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上学,第一次出远门,去的是北京。
一晃,整整有10年,尽管后面也故地重游过,但我对北京的印象,不仅只是先入为主,还有很多青春的记忆。
那时候没钱,买的硬座,几个大学同学一起,近20个小时,到了北京西站后正好赶上最后一班地铁,然后在安河桥北换乘公交,到了公司住的地方已是深夜。
北京的倒春寒冰凉刺骨,2月份的天气,尽管白天艳阳高照,入了傍晚,至凌晨,河里照样结着很厚的冰。
平生第一次融入大城市,第一次坐地铁,第一次感受公司的上班环境,第一次顶着一身任务每天早出晚归……
22岁,那个时候的想法很简单,学校的实习要求一下来,同学之间三五成群就相互约着去哪里,有个伴,想着不做事的时候约着去旅游。
北京两个实习单位,我们一行去了8个人,蔬菜种子公司5人,室内栽培研究所3人。实习工资500块,包吃包住,他们好像多一点,每个月800块。
作为学生的我们,好像没有在意那么多,手上有一点生活费,平时有吃有住就够了。就连后面抽时间在北京到处玩,也大都去的不要门票的景点。
那个时候的北京,接纳性很好,好像确确实实,很多景点都不要钱。
进入公司后,我们早期的工作就是播种,育苗,彼时的整个大棚基地都是一片荒芜,已经耕出来的地也是用买来的粪便进行发酵,等着进行科学播种。
我们起初的工作很简单,把育苗盘里填充好营养土,放种子,浇水,然后布置大棚环境。17个大棚,面积都不小,很多时候,一个简单的事情,都要耗费十天半个月。
后来就是移栽,种植,灌溉,除草,授粉……没有确切的上下班时间,铁皮房里有人喊吃饭就回去吃饭,没有人喊,就把工作做好为止。
实习的那8个月,很苦,住铁皮房,开春零下30℃,入夏温室里50℃,出来后衣服没有一处是干的,热得头晕都是正常的事。
但我们似乎不觉得苦,每天边做事边聊天,爬上大棚顶端,看这个基地的风景,感触着北京的一草一木,一点也没有所谓北漂带给我们的压迫感。
遇上周末,同学之间就约着出去玩,故宫,天安门,前门,长城,鸟巢,西单……本着好奇之心,把北京的著名景观逐一逛遍,纯属穷游,倒也开心,也经常在公园、地铁出口看到很多卖唱的年轻,他们在此倾洒梦想。
一晃10年,人生有几个10年!
北京已不是从前的那个北京,当时一起闲逛北京的好友,在后来各自忙碌的岁月中,也已断了联系,不知去向,甚至不大记得姓名了。
以我现在的环境,去回想当时的我们,有钦佩,有惋惜,有感叹……
北京可以随时去,但,那一群人,似乎永远也聚不起来了吧。
尽管我后来找工作也去了北京培训,公司带着我们再一次游览了那些地方,但我最终还是没有在这个城市留下来。工作调动,我又不得已买了一张硬座票,36个小时,由北到南,到了广西。
之后的七八年里,我去了杭州上海广州深圳……一直想再去北京走一走,却一直都没了这份缘分。
我时常想起那段在北京的时光:
怀念长城陡峭的台阶上我们挤在一起拍照;
怀念在鸟巢和水立方之间闲扯着未来的我们;
怀念在基地里千篇一律的忙碌;
怀念睡在铁皮房里,上个厕所跑老远,冻得发抖的晚上;
怀念过个马路就能抵达的集市;
也怀念那些个悄然间就溜走的不紧不慢快乐生活的琐碎时光;
……
大学同学貌似也没怎么联系了,10年了,其实都属正常,都有了各自的生活圈,天南海北,除去当初共同学习的四年,往后漫长的岁月里,也确确实实,很难找到交集。
能聚在一起,那是缘分,聚不到一起,也算是一种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