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年后,我们先后走进了四家企业,进行了积分制管理的落地咨询辅导。
刘奕老师负责前端理论部分的讲解,而我专攻实战部分,负责最后的把脉开方抓药。
这就好比是在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中,刘奕老师负责中场的组织传带,底线传中,而我呢,负责在门前接球,然后华丽转身,凌空扫射,球往往应声入网。
我们配合得很默契。
曾有个业内人士,在听过我们的课程后,大为赞赏,用了“近乎完美的配合”来称赞我们的组合。
大家都是有感性,嗅觉灵敏的人,学员满不满意,从他们的眼神和表情中,立马就可以解读出来。
往往当老板们纠结在一些问题上,疑惑不解,而又支支吾吾,描述不出问题的具体症状的时候,我一般当即就能接过他们的话题,直接就可把痛苦的要点,简单扼要地帮他们陈述出来。
这也好比当一个小孩生病了,他不能跟你表述出具体是怎么个痛法,甚至也说不清具体痛在哪个位置,反正他只感觉到浑身不舒服,捂着肚子一个劲的哭,这时候,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往往只看上一眼,就大概能知道了症结的所在一样。
不是说自吹自擂,不是说我有先知先觉,也不必说我以前在大学里时学的就是管理专业。
常常望着他们惊愕的表情,我说,这没什么,主要是你们经历过的痛苦,我以前都经历过!
在我经历过的所有咨询中,大家反映最多的,就是奖票泛滥的问题。
常常一个月下来,开快乐会议抽奖的时候,奖票多得搬不动。
我常跟他们笑说,你们这就像是当年国民党政府发行法币,通货膨胀了,钱自然就不值钱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岗位工作描述得太细,处处都有分,事事都评分。
二是奖分的界线模糊不清,随意性大。
哪些地方哪些事可以给奖分,哪些不该有奖分,奖分的界线不是很清晰。
造成同一件事,有些部门,有些干部给加分,而有些的却又不给加。或者是有些奖得少,有些又奖得多。
这样,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干部,奖分的概念和范畴标准不同,以及奖分的分值标准也不同。
好了,问题来了。几乎所有的人这时都会问我三个问题:
一、工作岗位上,本职工作,份内的事,到底该不该给分?
二、同一性质,大体相同的事件,不同部门,不同干部给的分值不同,怎么办?
三、给了奖分,是不是就一定要开奖票,奖票泛滥了,怎么办?
好吧,咱今天就把问题先搁在这,留给大家一点思考的时间,我们明天再一条条来探讨。
欢迎大家踊跃留言,看看你眼中的积分制是个啥样,你对积分制是个怎样的理解。
我是刘涌,请关注我的微gxradz,让我们一起探讨老板智慧,一起走进积分制管理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