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中庸,正心行道

修行诚意正心,需要经历两个阶段,分别是诚意和正心。诚意的关键是破除虚荣心,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五毒”念头——贪、嗔、痴、慢、疑。只有见到自己真正的念头,勇敢地面对真实的自己之后,才能达到诚意修真的境界。

诚意是在念头上修行,而真正的修行最终都需要落实到心的修行。因为心是一切念头产生的根本。只有心发生变化了,我们的头脑里才会产生善念或者恶念,进而在言语或者行动上发生相应的反应。而所有的情绪反应或者应激行为,究其原因,都是心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正心是在心上的修行,它要求我们每时每刻都要体会自己当下的发心是什么,并且随时随地检省自己用的是什么心。

家是最容易修心正心的地方。因为在家里的时候,我们是最放松的,根本不用刻意去思考自己当下的念头是什么。在我们身心最自在的情况下,所有念头都会从头脑里自然而然地跳出来。正心就是在我们念头跳出来的那一刻,去体会自己当下用的什么心。

这个过程就好比是剥洋葱,念头是一层层洋葱皮,当你剥掉一层念头以后,会发现下面还有一层接着一层的念头,这不是洋葱的真心,也不是自己的真心。只有当你把它剥到尽头,才发现原来洋葱是没有“真”心的,但是此时的自己已经泪流满面。

是什么让自己泪流满面呢?是自己的心在起作用。可能是看到在儿女懂事、家庭幸福而流露出的感动的泪,也可能是因为忠孝难两全而落下对亲人愧疚的泪,这才是我们内心真正的发心。

如何正心呢?《中庸》开篇第一段介绍了什么是心,如何修正自己的心,以及正心修道要遵循的两个标准。

中庸之道

天命之谓性。性,金文是由心+生构成,可以理解为生起的心。天地所生的万事万物都有心。比如人有习性、有秉性、有天性、有个性,到底平时用的是什么心?或者我们现在或者当下用的心是什么?清净心还是嗔怒心?

率性之谓道。能够统率自己心的人,就是一个有道的人。有“道”就是有一批善用其心的人。善用其心的反面是不会用心,甚至是反被心用,不会善用其心或者不能统率自己内心的人就是无道的人。

修道之谓教。修正自己的道,就称之为教。在每一个当下,我们都要检醒自己此刻用的是什么心?当下的自己,是在善用其心,还是反被心用?是什么东西在统率自己的心和念头?是有道,还是无道?如果是无道,又如何修正自己的道呢?这个过程就是在正心修道的过程。

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坚守或者相信的信念、信条或有价值观,如果这个价值观能够真正统率你的心和念头,就是有道的。比如在某些事情上,我们确实有自己的价值观,愿意伸出援手帮助他人,但是如果这个人做了伤害你甚至你家人的行为,你还会愿意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坚持帮助他吗?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说明你能够真正做到统率自己的内心,守住了自己所坚信的道。

在无道的情况下,我们要让自己的心和念头回到被自己的心统率的状态,就是修正自己的道。修道的标准是时时刻刻让自己的念头和心处在被自己的道统率的情况。《中庸》里有句话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换句话说,能够坚守自己的道,并且时刻修正自己的道,让自己的道片刻不偏离方向,就是修道的过程。

检验自己是否正心修道的判断标准有两个,第一个标准是 “中”,第二个标准是“节”。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当我们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在中的状态下,人们内心没有任何喜怒哀乐,甚至什么念头都没有,即处在“无念”的状态。

老子说,专气致柔,能若婴儿乎?老子所推崇的修道的最好状态就是婴儿般的状态,要达到婴儿般温和柔顺、无念无欲的本真状态。因为1岁到1岁半的小孩,内心没有念头,只有心,所有的反应都是出自于本能,没有经过后天任何的雕琢和粉饰,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是自然而然的状态。再比如早上刚醒来的时候,大家内心是非常清净的,就如同婴儿般的清净。在这一刻,没有任何起心动念,在喜怒哀乐各种杂念还没出来的那一刻就是“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节”是指当喜怒哀乐发出来之后,我要立刻反思当下,反思念头符不符合自己的道。“中”是动词,意为射中,而“节”是靶心,是我们给自己设定的目标,也就是道,所以在喜怒哀乐表现出来的时候,我们要随时随地检省自己的念头,不忘初心,直指靶心。

比方说在辅导孩子的时候,家长很容易会对孩子发脾气,当情绪出来的时候,我们就要思考,这个情绪反应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是让他更积极主动地学习,还是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反而更不愿意学习?

当然,父母的初衷都是想让孩子好好学习,但关键是你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辅导之道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时刻反思自己,当下对孩子发泄的怒火,有百分之多少是在道上,是为了孩子好,又有多少不在自己的道上,只是因为工作不顺利,将心中的怒火迁就在孩子身上。如果后者的比例更大,就需要反省自己,控制住自己的怒火,将念头回归到辅导孩子身上,回归到自己的道上。

中,强调的是自己的感受,关键在于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反应,控制住自己的念头。而节,是关乎他人的感受,更加注重自己的念头或情绪反应可能带给他人的影响。在正心行道过程中,首先要自己做到中,尽可能降低自己情绪化的状态,接下来,才是进一步考虑,情绪化发泄之后对他人的造成的感受是怎样的,是否符合伦常标准,是否符合自己的道,以及是否做到了节。

最后,介绍一个小技巧,是学会关机。当我们陷入到情绪化的时候,要学会让自己关机,让自己不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就好比电脑突然死机的时候,我们最先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关机重启。所以,当某个环境,让我们产生非常大的情绪反应时,最有效的办法是离开当下的环境,不让自己再深陷其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遵循中庸,正心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