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拾遗(九)
【十八】激流勇进,功夫方能精进
先生用功,到人情事变极难处时,见其愈觉精神。向在洪都处张、许之变,尝见一书与邹谦之,云:“自别省城,即不得复有相讲如虔中者。虽自己柁(duò)柄不敢放手,而滩流悍急,须仗有方如吾谦之者持篙而来,庶能相助,更上一滩耳。”
【解读】
张许之变。参阅《年谱》正德十四年:九月十一日,先生献俘发南昌(洪都)。忠(张忠)泰(许泰)等欲追还之,议将纵之鄱湖,俟武宗亲与遇战,而后奏凯论功……于是先生信其无他(指信太监张永),以濠付之,称病西湖净慈寺。
与邹谦之书,参阅《年谱》:先生再至南昌。武宗驾尚未还宫,百姓嗷嗷,乃兴新府工役,檄各院道取濠废地逆产,改造贸易,以济饥代税,境内稍苏。尝遗守益书曰:“自到省城,政务纷错,不复有相讲习如虔中者。虽自己舵柄不敢放手,而滩流悍急,须仗有力如吾谦之者持篙而来,庶能相助,更上一滩耳。”
先生曰:“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
阳明一生百死千难,历经劫难,愈是挫折、繁杂之时,愈是泰然自若,并从没忘记弘扬致良知之旨。
存疑:此条中的“自别省城”,与《年谱》中的“自到省城”。
先生用功,遇强则强,越是遇到困难愈觉精神,处事变不乱,始终不忘讲学,提点邹谦之相助,更上一层。
激流勇进,方才工夫精进,其一是说,时刻不忘于事事物物上致良知;其二是说,越是艰难险要,越利于工夫精微纯熟。
“虽自己柁柄不敢放手,而滩流悍急,须仗有方如吾谦之者持篙而来”句,寓意深刻,相喻前论,真切明了。
“柁柄”犹如圣心,而持槁而来则犹如“问难”。此处当共参与《论语·先进篇》之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以及《传习录·门人黄以方录》之先生曰:“此道本无穷尽,问难愈多,则精微愈显。”
【十九】知行合一,避免学问流入义袭
门人有疑“知行合一”之说者。直曰“知行自是合一。如今能行孝,方谓之知孝;能行弟,方谓之知弟。不是只晓得个‘孝’字‘弟’字,遽(jù)谓之知。”
先生曰:“尔说固是。但要晓得一念发动处,便是知,亦便是行。”
【解读】
参阅《传习录》第226条下卷中的黄直录之(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
问知行合一。
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通过参阅,就知道此条重点在于要明白先生关于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就如《传习录》上卷第39条陆澄录之(论为学功夫)中的猫捉老鼠。
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廊清。
一念发动处,便是知,亦便是行。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自然知行合一。此心混杂,意识上想要循天理,心中却夹杂着私欲,知行自然不能合一。
“知行”一说,一分为二,乃人识之常;知行本一,有所不合,乃人欲之过不及所致,虽然圣心人人本具,然能昭昭于世者,万无一二,是故异同纷纷。“透过现象看本质”,真能透得过去,放才明白先生立言之宗旨,方能合“二”为一。
有心友见疑于“知行合一”之旨,乃心不明也,心不明则道不行。不妨以呼吸喻之,我们常说“呼吸之间”,有呼必有吸,有吸必有呼,而要者在其“间”也,因为“间”者,道也;一也。何意?有间则有息,无间则无息矣,故呼吸之道在于间,间即是觉,即是真,即是活脱脱的。呼吸合一于间,呼吸本一在间。
【二十】心无内外,一以贯之
先生曰:“人必要说心有内外,原不曾实见心体。我今说无内外,尚恐学者流在有内外上去。若说有内外,则内外益判矣。况心无内外,亦不自我说。明道《定性书》有云:‘且以性为随物于外,则当其在外时,何者为在内?’此一条最痛快。”
【解读】
《定性书》云:苟以外物为外。牵己而从之,是以己性为有内外也。且以己性为随物于外。则当其在外时,何者为在内?是有意于绝外诱,而不知性之无内外也。
是在反问如果当自己的性随着外物跑到了外面,那么在外面的时候,又是谁在心内呢?进一步强调假如刻意地采取与万物隔绝的手段来修行,其实恰恰说明了一点,不知道性是没有内外之别的。
程子云:“心,一也。有指体而言者,寂然不动是也;有指用而言者,感而遂通是也。”
在《全集》文录中的答汪石潭内翰(辛未),阳明先生说:“夫体用一源也,知体之所以为用,则知用之所以为体者矣。虽然,体微而难知也,用显而易见也。”
君子之于学也,因用以求其体。可见说心有内外者,只是未悟透格物之说。本体原无内外,只是后来做工夫的分了内外,而失其本体了。
心体无内外之分,外物发生当下,随感而应,只是个物来顺应。先生反复强调“知行合一”、“心无内外”,均是为了避免为学之人误入各种流弊。
心,一也。心即理也,处处无心处处心,何以内外分之?
即心即性,即性即佛,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又无所可知,无言能表。
净心斋笔录
2022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