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混在县城》有感

        前几天读的文章《混在县城》,深有感触。这让我想起和县城有关的人群,他们便是有奈无奈的走出去,在大城市谋生的人们。这些人有的想回县城而不得,有的始终不愿回县城。想回而不得的大都因谋生方式与县城不匹配,回家等于失业,是走是留处在被动一边。

        今天想说的是始终不愿回县城的人们。我有个发小就是这样,他的学历不高,但是再学习的能力和主动性都很强,函授本科,最后在外企从事管理工作。同是八零后,按物质收入来说很可观。普通人追求的房和车,他不止一处不止一辆,而且生活的丰富多彩,周末时间自己去学习摄影,安排健身、旅行、烹饪...其爱人也自学心理学,为转型和进阶做充分的准备。闲暇之余四口人共享天伦,这样的例子很多,举不胜举。仔细观察其实根本原因是环境,虽说这些人因种种原因在原始学历上没取得高些的文凭。但他们的‘圈子’接触的人可能是硕士甚至博士,在这样的环境里耳闻目染的上进,生活充满激情和希望。反观生活在县城的人们,他们不乏高学历人才,但身边的人文环境极差。人们在情志上几乎没有追求,整日到处攀夤缘,虽疲于应酬但始终不能参与利益分配,醉生梦死者甚众。几年下来斗志和激情全无,走的路线就是从小王变老王,过着一眼望到尽头的生活。这对于回到县城的人们是种启发——生活中的断舍离至关重要。

        其实不论在哪,都应该营造和追求好的环境,《论语》有云:"损者三友,益者三友。"其实择友的态度就是选择环境的方向。我们不应该忘记生活的初衷,木心先生说:“人生最大悲剧不是没钱,而是审美上的无趣。”生活的美需用心体会...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混在县城》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