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谋全利的大局观!

【读经典】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简单翻译下: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使敌军屈服而靠硬打,攻占敌人的城堡而靠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靠久战。必须用全胜的战略争胜于天下,这样军队不会受挫停顿,还能获得圆满胜利,这就是以谋攻敌的法则。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简单翻译下:用兵的原则是,有十倍的兵力就包围对手,有五倍的兵力就进攻对手,有两倍的兵力就努力战胜对手,与对手兵力相等就设法分散敌人,兵力少于对手就要坚壁自守,实力弱于对手就要避免决战。所以,弱小的军队假如固执坚守,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简单翻译下:将帅好比是国家的辅木,对国家能像辅车相依,尽职尽责,国家一定强盛;如果相依有隙,未能尽职,国家一定衰弱。

【写心得】

孙武总结了《谋攻篇》的“谋攻”,提出谋全利的原则,不但要自己不损失,敌方资产也不破坏,全取其利。怎样做到呢?需要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攻而拔人之城,不久战而毁人之国,也就是本部分讲到的“三非”:非战,非攻,非久!

非战”和“非攻”很好理解,非久是什么意思呢?孙武强调的是动作要少,不要天天研究,频频动作,这样反复折腾,反而容易做错,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候,一击中的,一战而胜,这样付出的代价,面临的风险最小!

接着具体讲到进攻的原则,要在优势条件下对敌作战,反对在劣势条件下与敌硬拼。提出“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的用兵之法,这种强调根据敌对双方兵力对比的不同,而采取不同战法的思路,无疑是谋全力的关键指导思想!

具体到优势与劣势的比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我方在兵力、装备等诸方面占据优势,敌方居于劣势,就要采取围之、攻之的进攻型战术;另一种是我方在兵力、装备等诸方面居劣势,这种不利的情况下,就应该采取守之、逃之、避之的防守型战术。

【谈体会】

孙武在军事上的思想,完全可以在生活中得到应用。实际上做任何事,都应该采用谋全利的原则,所以行动之前,首先要先考虑风险,其次要考虑代价,最后才考虑利益。

《孙子兵法》对风险的考量,通常以失败为假设前提,其思考、分析、谋划,都是围绕避免失败,减少代价而做的决策,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从而等待机会一战而定!

实际上那些各行各业的行业领袖们,大多都是首先假设事情干不成,长期专注坚持,默默无闻,把所有的风险都排除掉,最后成为集大成者,数十年年磨一剑,一昭出手,就站上行业巅峰!

你可能感兴趣的:(《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谋全利的大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