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丹朱并非帝尧之子,实乃颛顼之后,不然怎么会有帝之台?

根据传统史书描述:丹朱是为帝尧之长子,因被尧视为”不肖乃翁”,所以在“公天下”的考虑之下之下,帝尧便将帝位传于舜。这自然是后人推崇尧舜禅让说之思想的反映。但是,丹朱果真如此吗?

《史记·五帝本纪》:“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但是从《山海经》一书来看,其中记载古代首领有帝号的并不多,而丹朱却有了帝号,被称作帝丹朱(郑玄说:“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曰帝”),而且众帝之台也有其一席之地,这就很好玩了,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山海经》中的特殊人物!

我是阳Sir,深耕考古,也曾流观山海图

(一)帝丹朱之名

实际上,在《海经》中不止一处称“丹朱”为“帝丹朱”,比如在《海内南经》中记载了关于帝丹朱的埋葬之处:

“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

另外,《海内北经》中则提到“众帝之台”,亦有“帝丹朱”的陵墓:

“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

虽然在《海经》中屡屡将“丹朱”称为“帝丹朱”,但奇怪之处则在于《海经》中却没有关于丹朱世系的记载!亦或者,丹朱在《山海经》中另有别名,只是我们未曾留意而已?

尧帝造棋 教子丹朱

如果我们顺着这个思路去看,会发现问题果然迎刃而解,在《山海经》中经常有提到这个与“丹朱”发音极为接近的“欢朱”、“驩头”或者“驩兜”,而且注家也都将其与历史上的“丹朱”联系起来:

“欢头国在其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一曰在毕方东。或曰欢朱国”——《海外南经》

郭璞注云:“驩兜,尧臣,有罪,自投南海而死。帝怜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校注》云:“据近人研究,“驩头”、“驩兜”以及”欢朱“,皆丹朱一名之异称。郭璞所谓”驩兜尧臣“者,实丹朱,尧之子也”。

(二)丹朱为颛顼后

如果这种说法确凿无疑,那么就可以从《山海经》中清晰地看到”丹朱“的世系流传,但是却有两种不同说法,但形象却大致无二:

驩头国

第一个版本:丹朱为颛顼之子,为黄帝五世孙

“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百姓,食肉。有山名曰章山。”——《大荒北经》

“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海内经》

“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由此可知丹朱为颛顼之子,苗民之父,丹朱因此从继承其父颛顼之帝位为帝,而丹朱本身是属于“黄帝-昌意-韩流-帝颛顼-驩头(丹朱)这一世系的。

第二个版本:丹朱为炎融之子,鲧之孙

“有人焉,鸟喙,有翼,方捕鱼于海。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头。鲧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驩头。驩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维宜芑苣,穋杨是食。有驩头之国”——《大荒南经》

这个说法就显得有点神异了,因为不论是鲧还是炎融,都从无称帝之说,那么驩头也即是丹朱,其帝位是从何而来?

因此综合来看,阳Sir以为第一条似乎更为可信一些,而第二条中所记载“人面,鸟喙,有翼,捕鱼”等基本特征,则让更多人觉得这不正是”企鹅“的外形特征吗?难道丹朱是企鹅的祖先?

企鹅

实际上,这段记载以阳Sir理解或许正说明了驩头族部落人民的生计方式,正是以采集渔猎为主。所谓“仗翼而行”可能正是一种用树皮制作的简易单人船,在陆上则背负于肩,好似一对翅膀,在水中则可放下舟船,于其上捕鱼;而“维宜芑苣,穋杨是食”中的“芑苣”,则正是黑黍,也就是说驩头族还以采集黑黍而食。

(三)丹朱族好赤

最后,讨论一下丹朱为什么叫做丹朱?丹、朱都是指红色之义,那么丹朱之名与颜色有关吗?

当然有关!在《山海经》中有一座山,名为“石脆之山”:

"丹水出焉,北流注于禺水,其中有流赭,以涂牛马无病,郭璞注:赭,赤土。“

实际上,丹水、赤水之名,本身就与这种“流赭”有关,而此地也正是“驩兜”族的起源之地,他们尚赤,所以起名“欢朱(丹朱)国”,而朱红的来源正是就地取材,用赭土涂牛亦涂人,则是一种巫术方式,用以辟邪;此外,他们也会在墓葬中,于死者尸体周边洒下朱砂,不仅有防虫防腐的功效,更有灵魂升天之意。

朱砂葬

这种说法也逐渐在考古中被证实:“山西陶寺墓地中,大中型墓葬中使用朱砂和葬具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且没有性别之分,而且这一现象贯穿了陶寺文化的整个存续时间”。一般而言,包括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在具有一定规格的墓葬棺底铺设朱砂,第二种则是骨骼涂朱砂者,而后来发现,这种骨骼涂朱砂者另有隐情,实际上是因为当撒上朱砂织物包裹尸体腐朽之后,朱砂便会侵染于尸骨之上,不然便很难解释古人如何直接涂朱于骨骼上。

考古山海经

看靠谱神话,涨正经知识,点个关注不迷路!

文/李公子渊默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海经:丹朱并非帝尧之子,实乃颛顼之后,不然怎么会有帝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