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25岁青年自杀带来的思考》

导语:大概每个人在某个年龄段都有过认为无人能懂的委屈,这种难以排解的绝望,有人忍受过来了,有人化解为生活的动力,有人因此患病,也有人因此选择了最惨痛的方式——自杀!

      今天看到一则25岁青年,毫无征兆自杀的消息,没有遗言,纵身从十八楼一跃而下,平静逝去,就像他不曾来过这个世界一样。忽然想起许多年前的自己,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深渊,自己无法解说,也很少人能够理解。但这个深渊不能一直凝望,凝望太久你会发现它在告诉你:跳下来,一切就解脱了。

        记得在十三岁的时候我常常想: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其实我到现在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但很少在想了,因为太深奥的东西对当下的生活事实上并没有太大的用处。或许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这么些年,我不断的鼓励自己,无论遇到什么事,要积极向上,要开朗乐观,因为我明白生活比较喜欢这样的人,所以不至于让我过的太狼狈。久而久之,我也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身边也不少人觉得我温暖、健康、豁达、开朗!可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偶尔也会审视自己的性格,我很少真的感动、也很少为什么事真的伤心,哀和乐,在我的内心深处出现的并不多!甚至面临一些事情的麻木,让我对自己的内心升起一丝凉意。不得不承认,有时我大笑的下面是毫无波澜的冰冷。我的礼貌、周到、开朗是出于一种道德素养。在人际交往上,有时能感到两股极端的性格在拧巴——冷和热。

      我时而也在想,人应该按照自己的本意率性而为还是应该有所克制的理智为人。懵懂的时候我倾向于后者,那时是因为过度自卑,不敢放任自己敢作敢为,因为凡事都小心翼翼三思而后行,那时累和委屈时刻在内心蒸腾,压抑的甚至轻微抑郁过一段时间。为了讨好迎合别人,曾一度差点扭曲了自己的性格,这也算属于一种理智的处事行为(当然,是负面的)。日积月累的影响,到现在为止偶尔我还会下意识做一些不必要的迎合,对伤害别人更是心有戚戚,因此从来没有只考虑自己的任意妄为过。随着不短反省、思考,我现在的选择是自我和理智中间的平衡。只选择理智会太过压抑自己,心底那个真实的自己就像被理智按压的弹簧,只要你敢有一点松懈随时会反弹,反弹的力度有可能让自身受伤更深;而如果只放任自己,必然会伤害到别人,毕竟我们都是群居动物,必须要考虑他人的感受和权益。每一种选择都是有代价的,不过分的委屈自己,尽可能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实现那个最理想的自我,应该算是最好的选择了。把握好自己而这项修炼,需要我们后天不停地努力,开阔眼界、丰富内心、感受生命之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那些别压抑的自我很好的缓解。

      就像一开始说到内心那个深渊,它不是无法消除的,只要我们愿意去改变,能够坚持熬过,它慢慢会被生命长河中的泥沙填满。一个人自杀,无非是绝望,这种绝望,多数时候不是来自于外界,恰恰是来自于自己的内心。不要一直凝望深渊,想办法熬过它。我们对抗绝望那刻的唯一办法——熬。熬过它,你才能体悟到生活想告诉你什么。

2019年1月25日随笔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位25岁青年自杀带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