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生涯规划就是在看似偶然的被安排中寻找那点可以把握的必然

人生是个多重命题,主词是自己,谓词是这一生必然遇到和偶然遇到的总和;人生是个容器,承载着是这一生里遭遇的应然和盖然经历。人生在它展开的时候,每一次走到阶段与阶段衔接之处时,都有着不同的可能发展,奇妙的则是,在它结束之时回溯以往,一条清晰的轨迹确确实实在以往之中滑过。

人生奇妙之处在于在于它如一朵绽放中的花朵,你知道总有一种形态是它的最终完成形式,却不知道在完成中的第次顺序秩序,然又有个前后左右的安排,才把中央还带着蜜露的花蕊吐露。

因为人生对每个人的独一无二,还有它仅仅对每个人的唯一次授权,这让每一个拥有它的人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无比的决定,那就是在无法重复试验的情况,只得亦步亦趋的在尝试中摸索着每一次的下一步。在不确定中,不能把仅有的此生完全的托付给“可能”,在这其中,充满矛盾的寻找着可以把握着一点“必然”。

我不知道一朵花最先打开的是那一片花瓣以及是何种方向伸展开放,我却努力知道没有花瓣的全部开放,就没有一朵花的形态完成。

每一个人也有一个在这个世界上最终的完成形态。一片在枝头上随风摆动的叶,最初是一粒叶芽。在还是叶芽的时候,就决定了最终为叶的存在。冬天的芽经历了寒冷与温暖的交替,经历了短长日照的交更,配合水分与营养的供给,在初春的某处里吐露出一点嫩绿。

自然环境可以让这一片叶早一点或晚一点由芽转叶,这是自然环境的威力。没有无尽无限的力量,如这可以轻易摧毁一片叶的自然之力,也难以化叶为花。叶的形式已然在冬季枝头还是叶芽的时候,就蕴含在了其中。这个叶的形式,只有两种结果,要么表达要么灭亡。

人呢?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正是思想让人这种自然造物不再甘于面对自己的命运仅仅是被动的等待。因为思想,人能够觉察到一个正在行走坐卧的主体就是自己,也正是因为思想,人是自觉的与其它而分隔有了独立。

“自然”没有想到,漫长的36亿年生命进化,在进化的这一点处,一个能够意识到自身存在以及孕育这个存在的存在诞生了。

那么对于一个人来说,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一生可以如何的度过”更重要的了。这个问题就是在看似无限可能的人生中确定出一个确定的主干,然如此之后,其余的一切才有了依附。那么如果一个孩子在父母那里没有得到一个可以依附习得一切的主干,学校特别是高中,就要介入到学生的生命里来。

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论描绘了一个人在人生各个阶段所要面临的挑战,如果挑战成功就获得与此相关的人生品格,这些品格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逐渐支撑起丰厚的人格,如果挑战失败,则会成为人生的遗留问题,在后续的生命历程中持续的释放着干扰,影响着一个人终身的幸福。高中阶段的学生,进入到青春期的中期,从心理发展方式上看,将再次经历婴儿期的心理依恋期,并努力挣脱早年与照料者所形成的内在心理关系模式,寻求个体心理的独立。从自我的发展来看,青春期的学生将面临着个人统一性的建设——“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三个问题的回答和整合。具体到学生的生活层面,就是关于未来在社会上的具体职业角色的决定。虽然这个决定不一定是人生职业的最终确定,但也只有对未来人生职业有了清晰的规划,才是对内在自我统一的完成。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育将在原来育人任务的基础上,还增添了一项新的任务,那就是引导学生发现自我,整合自我,顺利形成自我同一性。基于传统的为学生提供高考所需必要的课程内容之外,还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涯规划支撑。

通过中考升入高中的孩子们,在中考的压力下生活了三年,刚刚顺利通关踏入高中大门,在这样的状态中,高中教育如何有序成系统由浅入深的将生涯规划相关内容呈现给高一新生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破解既是承担起国家对高中教育给予的要求与希望,更是对每一个孩子——我们的未来,深切的关怀,是每一个教育从业者的人生价值实现。

教育应该是发现人、引导人、辅助人的事业。

�X�~�4<

你可能感兴趣的:(【1620】生涯规划就是在看似偶然的被安排中寻找那点可以把握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