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感悟 读《给孩子上阅读课》有感

      9月24日放学路上,主任站在放学林荫小道的拐角处,我带着我们班的孩子们紧赶慢赶地往出走,主任的眼神一直放在我的身上,我赶紧迎上去,隔着路队的口令声和操场的呐喊声,主任朝我喊了一句:“孙老师,放学来找我一下。”我一边连连点头,一边心里直犯嘀咕,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害怕领导谈话,这估计是年轻教师的通病吧。于是,就这样,我加入了“执笔得趣”这个互动学习小组。

    能得到这样的机会,必然是喜悦之至,同时也很担忧这茫茫旅途上自己能否坚持。我们开始共读王文丽老师的《给孩子上阅读课》这本书,针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探索,这本书里提供了很多真实又经典的教学案例。前33页,王老师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例向我们娓娓道来了教育教学的重要真谛,我总结为:心中有爱,眼中有学生。王老的文字朴实,真挚,给了我很大程度上的共鸣。其中,王老师认为阅读歌词和欣赏电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这一个观点,是我这个年轻人感到意外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任务群“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赫然在目,作为文本之外声色结合的独特媒介,电影理应成为语文学习的载体。学生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也会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

      电影会讲故事,电影是一个故事,但却又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他在讲述时有技巧,有智慧。就是为了让观者能有一个完整的有价值的体验。例如《我不是药神》中对于求得“神药”这一艰难过程的刻画,《饮食男女》中既有中国美食的展示也有家庭伦理关系的平衡,《十二公民》中十二位家长为了真相的冲突和争论等等,这些故事从文字创造为光影,带来的是更丰富更全面的阅读体验,更容易让孩子接受,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辅助。

      电影会刻画人物。不知什么时候起,孩子们的习作中,人物形象都差不多,他们缺的是发现的眼睛吗?我认为他们缺的是感受且会转化为文字的方法。书的人物毕竟只在书中,如果跳到荧幕上,其实是更鲜活的感知。就像《哈利波特》系列的这几位少年一般,他们的经历让孩子们体会到友情和勇气,《哪吒》中的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让孩子们对这个敢于挑战命运的“顽童”印象深刻,还有《少年的你》中的小北,他是所谓的“坏孩子”,可他真的坏吗?这些电影中一个个经典人物,无论是他身上所经历的事情,还是外部环境的反衬,都特别利于孩子们去感受人物的鲜活,可以让这些人成为自己,也可以让这些人成为习作中任何一个角色。

      电影会用文字,电影中的人物是如何带给我们如此强烈直面的感受的呢?是因为“台词”,电影以其短小精练的特点,其中的文学水平也是相当高的,简单来说,就是每一句台词的背后都经过了仔细推敲。印度电影《三大傻大闹宝莱坞》告诉我们: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乐人生。阿甘用“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这句话让我们坦然面对人生,而我相信,每个人心目中都有那一句属于自己心中的“白月光”。

    电影更是时代命运的安排。在当下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电影是跨种族,跨文化,跨区域的交流方式之一,也深受全人类的欢迎。我们可以看到,迪斯尼公司选择打造《花木兰》,这是文化的传播,背后也是中国国家力量的见证,韩国电影《寄生虫》让我们从底层人民的生活视角去探讨了贫富差距的问题。2019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又让我们重新聚焦种族歧视的问题。我们通过电影,去回顾历史,感知现在,憧憬未来,电影让文化走出去又引进来,无论哪一国的电影都表达了本民族的情感和命运,引起全人类的共情。

    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个热衷电影的人,电影业的繁荣是国家的繁荣,也是人民的福音。只不过,一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的角度不同,电影的意义也就不同,如何让电影恰当的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这背后除了教者的反复斟酌之外,严格的电影分级制度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希望有一天,我们真的完全做到寓教于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感悟 读《给孩子上阅读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