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不幸福,只在你的一念间

图片发自App

X小姐,我之前的一个同事,虽说是同事,其实只有几面之缘。她考进我们单位的时候,我正怀着二宝,每天挺着个大肚子,喘气都很困难,也顾不上打量报到的新人。

只是每天上下班签到的时候,能遇见几个新面孔,再就是去食堂吃饭。这位X小姐,偶尔上卫生间经过某个班级外面,能看到她教孩子们唱歌,有时在弹琴。

有点富态的音乐老师,应该还是个小姑娘。其他的,再无特别印象。

后来我就回家休产假了,新的学期再上班,好几个新人又考了市里学校的编制,X小姐也是,彻底和我没有了交集。

陆续听到她的消息:结婚了;找的老公并不满意;婆婆家在农村,条件不好;她精神状态不佳,甚至有点抑郁……

怎么会这样啊?一个年轻的、朝气蓬勃的小丫头,还是学音乐的,应该是阳光快乐的呀!印象里,那些学音乐美术的艺术生,骨子里天生透着高傲和优越感,眼神能将人秒杀,怎么都不会忧郁啊!

熟悉她的同事给我看她的朋友圈,几条看下去,开始有些同情,后来觉得有点压抑,再后来,整个人都不好了。

“我是多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了,今天犒劳自己一下。”配图是一碗什么面,里面的菜五颜六色,看不清楚。

“每天我都起早走着去上班,打的好贵,一天节省五块钱,一个月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啊。”

“不努力又能怎样呢?谁让我没别人那么好命,能嫁个好婆家坐享其成?老公工资少,在农村的公公婆婆更是指望不上,父母愿意补贴一些,我哪有脸要哇?再不拼哪有钱买房子啊?总不能一家子都窝在七十几平的小屋里吧?真想一天能上两天的课。”

“只有看到卡上的数字,心里才会有一点点安全感。”配图是打了马赛克的银行卡截图。

“再辛苦都是没结果的,爸爸都说了,这么努力又有什么用呢?哎,好累啊!”

……

什么感受?我眼前出现的是一个世界上最不幸的倒霉蛋,没钱没闲、婚姻不如意、工作不理想、婆家不给力、省吃俭用也看不到一点生活曙光……

事实是,一个音乐专业的毕业生,考了公办学校的编制,在课余还带学生钢琴课(大家都知道学钢琴的费用比别的兴趣班高得多),这样一个工作稳定、收入可观的自己有什么不满意的?

再看她的文字,哪一条里都深深地透着一个字:比!比工作、比收入、比老公、比婆家。

在农村工作羡慕人家城里的,到了城里又抱怨工作负担重压力大,像这样的人永远都觉得辛苦,永远没有满意的时候。

她的文字里只有老公会不会挣钱,工资收入多少,从来不提老公的喜好,不提老公为她做了些什么,或者他们一起去了哪儿。仿佛老公只是个冷冰的物件,好与不好只取决于能给自己带来多少金钱。这样的爱情观,谈何幸福?

最让她咬牙切齿惶惶不可终日的是觉得婆家是农村的,不能为她买房买车,才让她现在这样缩衣节食,为钱为房奔波劳碌。不反思自己能力有限,反而怪自己命苦,甚至把这一切都怪罪到无辜的公婆身上。这样的价值观,跟蛀虫何异?

也有人劝她:你若是觉得不如意,可以离婚啊,反正还没有孩子。

她觉得她的家庭她的职业她的内心都不能允许离婚这件事情发生。所以将就过着。

顿生同情之心。

不是同情她,她就算嫁入豪门也不会快乐地生活,因为她喜欢比啊。住别墅,然后发现别人家的别墅更大,她能开心吗?开豪车,别人车更好,她能快乐吗?

她需要的不是更多的钱,她需要一个心理医生、一位人生导师给她做灵魂改造。

我同情她的老公、她的公婆,甚至是她未来的孩子。

一个男孩子从小被视为父母的掌上明珠,快乐地学习成长,毕业工作,娶了个女子,不曾想被她用金钱来衡量。

那一双年迈的老人,这一生省吃俭用,培养儿子上大学,做了一栋不大的小楼,眼见儿子长大成人,以为可以安享晚年,不料被莫名地指责、嫌弃。

还有那可怜的孩子,只怕你一出生就要被你的母亲拿来跟人比较,你可能没有别的孩子重、没有别的孩子白、可能比别的孩子爱哭闹,你的母亲会因此苦恼抱怨。

大点,你可能走路说话没有同龄人早;再大点,你可能没有幼儿园其他孩子会唱会跳会表演;上小学,你可能成绩不是班上最好的;初中、高中……

可怜的孩子,你可能每天都能听到你焦虑的母亲在拿你跟别的孩子比较,然后批评你指责你,骂你不如别人,或者哭闹着说自己命苦,怎么生了你这么不争气的……

我还同情她身边的人,包括她朋友圈的微友,每天都要听她祥林嫂般的自怨自艾再怨天尤人,像垃圾桶一样接收她负能量的吐槽。

也许她也是该被同情的。

突然想到她说的“爸爸也说了,再努力又有什么用呢?”似乎可以想象她的原生家庭。

也许她从小就被父母拿来跟人比较,被告诉“干得好不如嫁的好”,也许她一直活在自己不如别人的阴影里,然后她再把这些思想跟情绪带到自己未来的生活中。

一个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思想会根深蒂固地影响孩子,甚至会决定孩子将来是幸福的还是痛苦的。

想起不久前看的《小妇人》,一家四个女孩,父亲在很远的地方工作,只有妈妈带她们。

家里特别贫穷,还让女儿把仅有的黄油面包送给更需要的邻居;聚会时,女孩拒绝穿丝织品,她说一想起人们雇佣童工织丝绸就伤心;照料得了猩红热的邻居孩子。妈妈教会了她们善良。

大姐不喜欢富家子弟,反而爱上了贫穷的家教先生,母亲说“我宁愿梅格为爱结婚,成为穷人的妻子,也不愿她失去自尊。”二女儿最有写作天赋,在她迷茫的时候,母亲说“去吧,迎向属于你的自由,看看能成就什么美事。”

三女儿在医生说没救的时候,母亲果断出手,用自己的方法救醒她;小女儿在学校受到体罚,全家人都要去学校讨回公道,母亲也很气愤,最后还是说我给老师写封信吧,或者妹妹在家学习。

最后,几个女儿(三女儿病故)都有自己的成就,也收获了爱情。

父母的品质和人格将成为孩子人生的风向标,甚至直接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希望每个家长都能自我约束自我成长,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幸不幸福,只在你的一念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