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圣女公墓里的追思

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是世界各国游客都喜欢到访的地方。许多曾经对俄罗斯历史发展进程起过推动作用的名人长眠于此。

新圣女公墓饱含着浓厚的文化韵味,公墓里的每座墓碑雕塑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体现出与墓主的人格身份的巧妙结合,是整个俄罗斯雕塑艺术发展的缩影。

现代政治家们的墓地无疑是引人关注的。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夫人赖莎、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葛罗米柯、中共早期领导人王明等人的墓地都在这里。

叶利钦的墓碑雕塑酷似一面飘扬着的俄罗斯国旗,由白色大理石、蓝色马赛克和褚红色斑岩构成。象征着他的贡献是恢复了俄罗斯的三色国旗。但由于使苏联解体,他在俄罗斯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赫鲁晓夫的墓碑由几块黑白两色的大理石堆叠而成,简洁而抽象,表现的是墓主是非参半、功过皆有的一生。由于赫鲁晓夫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且被政变赶下台,因此虽然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多年,但还是未能埋葬于克里姆林宫红墙下的国家最杰出人物的墓地。

赖莎与戈尔巴乔夫相识于大学期间,是一位大学教授。她是苏联首位走向公众的第一夫人,并作为丈夫的主要顾问,为苏联的妇女奠定了新一代的典范。赖莎墓地旁边有一块空地,这是给戈尔巴乔夫预留的墓地。由于对导致前苏联解体负有责任,戈尔巴乔夫也无缘在去世后葬于克里姆林宫红墙下的墓地。当然,能与夫人同葬于新圣女公墓,对于戈尔巴乔夫来说也是不错的归宿。

葛罗米柯是“五代重臣”,他从来不明显地依随任何特定的政治路线或政治派别,只是经常充当一个令人尊敬的、学者风范的外交使者和发言人。他的凸凹头像的墓碑雕塑表现出他的性格两重性和灵活善变的外交手腕。

王明早期在党内推行了一条以教条主义、亲苏至上为特征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解放后去苏联治病,一直未回国。他在苏联去世后,苏联政府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对其给予高度评价,并将他葬于新圣女公墓。

除了这些政治人物,我们还看到了一些举世闻名的沙俄时代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墓碑。

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的墓地有一个黑色盘花的铁栅栏,墓碑像一个白墙黑顶的小屋,屋顶上立着三根长矛,象征着他的作品是无情揭露沙皇统治下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社会丑恶现象的文学武器。

与契诃夫墓相邻的是俄国文学巨匠果戈理的墓地,他的《死魂灵》揭露了农奴制的黑暗,而《钦差大臣》则讽刺了俄国官场上的迂腐。

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的墓地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搭建有一个小亭。据说大师平生喜欢安静,以便获得发自内心深处的音乐灵感。因此在他的墓地上人们搭建了门窗关闭的小亭,使大师不受尘世间的喧嚣纷扰。

被誉为世界低音之王的俄国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的墓碑是一座全身雕像。雕像的姿势取材于当年著名画家列宾为他画的肖像。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为保卫和建设苏维埃国家建立了卓越功勋的一批社会精英也安葬在这里。

苏联空军元帅波克雷什金,在卫国战争中参加空战156次,个人共击落纳粹德国飞机59架。他成为苏联历史上第一个三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的人,而苏军副统帅朱可夫则是第二个获此殊荣的人。本来他有资格安葬在克里姆林宫红墙下的墓地里,但其家人希望他与战友安葬在一起。

前苏联的著名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曾设计了多种型号的著名飞机,包括图-95熊式战略轰炸机和图-22超音速轰炸机等,对世界航空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墓碑图案是一只飞翔的翅膀。

军工工程师拉夫里洛维奇曾设计出可以穿透100毫米厚的钢板的穿甲炮弹,因此其墓碑被设计成100毫米厚的钢板形状,上面的三个弹孔则形象表现出他设计的穿甲炮弹的强大威力。

俄罗斯最伟大的妇产科医生巴库列夫的墓碑是他怀抱婴儿的半身塑像。

尤里-尼库林是前苏联家喻户晓的小丑表演艺术家,还可称得上是一位讽刺作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如今,俄罗斯马戏团以其名字命名,剧院门口还竖立着他的青铜塑像。他的墓碑表现了他的生活情景:他坐在松林里,眼睛凝视着他最忠实的朋友,那只聪明的狗。据说他和他的狗是同日死亡的。

著名芭蕾舞演员乌兰洛娃的墓碑是一块洁白的大理石,她饰演的白天鹅的优美典雅形象永远留在了石头的雕刻上。

看了这些名人的墓地,我忽然有了一丝感触:俄罗斯虽然也是一个官僚主义严重的国家,但绝不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从墓地“窥豹一斑”,曾贵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赫鲁晓夫、叶利钦、戈尔巴乔夫并不能在克里姆林宫红墙下的墓地中获得一席之地,而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和宇航英雄加加林却葬在那里。另外,在墓地文化里我们闻不到一丝铜臭味,没有看见以资助新圣女公墓日常运作而换取的富商巨贾的墓地。

除了这些地位显赫的社会精英,公墓里还安葬着一些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人物。

年仅17岁的卓娅在执行任务时不幸被捕,德军不仅强暴了她,而且将她绞死后还割去了她的一只乳房。后来斯大林下过一道特别的命令,一旦俘虏了杀死卓娅的德国步兵团的官兵,一律格杀勿论,不许接受他们的投降。卓娅的深灰色大理石塑像表现的就是她英勇就义前的真实情景:她挺起胸膛,仰望乌云密布的天空,短发和衣襟随风飘动,双腿弯曲,身体前倾,仿佛即将腾空飞起。

卓娅墓的对面是她的弟弟舒拉的墓地。他在姐姐牺牲后进入坦克学校学习,后作为一位坦克手参加了战斗,并获得勋章。在卫国战争胜利前夕,他也不幸战死在东普鲁士。根据他们的母亲用朴素语言的口述而整理出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一书曾经激励了苏联和我国的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投身于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后来,两位小英雄的母亲也与他们安眠在一起。

最后,我们来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墓前。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激励了我国几代人。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而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己就是保尔柯察金的原型。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墓碑雕塑表现了他临终前的最后一刻,他身体半卧于病榻上,一只手放在书稿上,眼睛凝视着远方。墓碑下面还雕刻着伴随了大半生的军帽和马刀。

参观之后,我陷入了沉思。卓娅和奥斯特洛夫斯基都是苏维埃时代的英雄,支撑着他们英雄行为的是共产主义的信仰。如今时过境迁,俄罗斯已经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但俄罗斯人没有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人们仍然敬仰这些社会主义英雄人物,因为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理想主义和献身主义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我国社会上还存在着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精致利己主义现象,我们来到这里可以重新解读生命、净化灵魂。

我又清晰地记忆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的一段共产主义人生观的自白: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新圣女公墓里的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