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能坚持写作打卡

从2019年秋季加入新网师学习到现在已经三年了,我一直知道自己最大的学习障碍,就是不能很好的坚持每日写作打卡。正是因为这样,我的专业成长一直缓慢。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专业写作,所以今年秋季我第二次选修李镇西老师的教育阅读与写作的课程。

我依然在犯老毛病,虽然指定书目会按时阅读,每次课程都会认真听并做笔记,每次预习作业都会尽可能认真的去完成,但是我依然没有很好地坚持每日写作打卡。今天晚上课程群,两位优秀打卡老师在分享自己的打卡感悟。听了他们的经历,我觉得我离优秀真的太远太远,而根本原因就是我自己没有努力去靠近优秀。此刻,我静下心来仔细深刻地剖析我自己的问题,我究竟为什么做不到每日写作打卡呢?

一、阅读输入不够

优秀分享教师马彩艳老师说:“为了能每天有可写的东西,她逼着自己每天不断地读书,只有持续不断地输入,才可以有更多的知识和思考感悟输出。”苏霍姆林斯基也一直强调读书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要求教师每天要不停地读书读书再读书。

我虽有读书的兴趣和渴望,但是由于时间安排不够恰当,被琐事牵绕,没有分清重要的事情,导致读书时间被其他事情占用,一忙起来无法保证每天30分钟到一小时的专业书籍阅读时间。

同时因为喜爱其他类型的书籍,导致闲暇时仅凭兴趣爱好去翻看文学类、传统圣贤文化书籍,而对专业书籍敬而远之,导致专业书籍阅读时间得不到保证。

每天把专业书籍的阅读和专业能力的成长当做一天中最重要的事,因为自己专业能力提升,会在课堂上更好地将知识以有趣有启发性地传授给学生。而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和幸福则是我最大的职业幸福,所以我一定要分清主次。

二、思考力不够,没有打通与自己实践的联系

有的时候明明阅读了,也在书上做批注了,但是要想把对书中内容的感悟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还是觉得吃力。一是自己对书中内容理解思考的不够细致透彻,不能看到教育理论背后蕴含的道理,不能把学到的教育理论知识体系打通。二是自己没有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自己的教育实践打通,没能形成自己的思考感悟。所谓的思考流于表面,缺乏深入探究。

读书时要静下心来边读边思考,及时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并与自己的实践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文字。

三、旧有的认知模式束缚

不敢写,怕写不好,不知道写什么是我打卡写作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不敢写,怕写不好是心理层面的问题,是自己过高的期望与过低的能力造成的。总想一下子就写的像优秀教师那么好,一旦下笔又觉得自己写的不好,越来越怕,干脆不敢下笔。就像老师们分享的,每天写不了1000字,就写500字,写不了500字就写100字,只要开始写,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慢慢地提高。人总是困囿于自己固有的僵化的认知模式,我要做的,就是彻底打破旧有的认知模式,把姿态放低,以空杯心态重新开始,慢慢地一点点进步。

开始写并且努力坚持下去,以内驱力助力自己的生活,形成坚韧自律的学习力。

四、缺乏细致敏锐的洞察力

我曾经试图去留意和学生一天的教学教育生活,等到晚上回想一天最值得的品味的生活片段时,脑子里竟一片空白。每一节课,每一天和学生一起的日子因为我粗糙的感受力就这样了无痕迹的溜走。我佩服每一个优秀的教师,他们总能在细微处品味出教育别样的芬芳。是他们的生活比我们精彩?是他们的学生比我们优秀?不,是他们有一颗细腻的善于感知生活的心,有一颗真正爱学生、愿意走进学生心灵的爱心,有一颗愿意去不断思考不断去钻研的匠心。而我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去培植这样一颗心。

如何培植呢?李镇西老师的“四个不停”和“一片爱心”是最好的路径。只有我们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不停地实践,并且时时刻刻把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放在心上,传递给学生,我们才会慢慢地细腻地感受到和学生一起学习的无限乐趣。

今天的打卡分享结束后,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读起来,写起来,才会让思考更深刻,让心更细腻。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为什么不能坚持写作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