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名师读红楼,其中滋味耐寻思——听王崧舟老师《红楼春趣》有感

《红楼春趣》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内容,节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是这一回的第三个情节,也是尾声,讲的是宝玉、黛玉等青春年少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也是大观园最后一次快乐而纵情的聚会。

    我的红楼趣事: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听到歌曲,我们会想起一本书,一个名字,两个人物。这首歌也把我拉回了高中时代的记忆:在学校门口看到四大名著,就开始心心念念想要把他们带回家。可是钱不够啊,第一次只够买一本的,带走哪一本呢?心生纠结。算了,再等等看。于是开始等,在这期间得空就去看看书是否还在。一周后,发现自己省吃俭用了一周还是不太够,不够也得再去看看书是否还在。到了书店才知道四本名著中的《三国演义》被它的小主人带走,其他还在。有这风波后就赶紧回宿舍取回自己所有的钱递给老板,“剩下三本我要了!”印象中第一次那么豪放的买东西。
老板数了数,“三本书的钱不太够啊,差了一点。”
“那好吧,《红楼梦》我肯定要,我在这两本中选一本吧!”
因为之前听了同学讨论了好多《红楼梦》,所以对于《红楼梦》我自然是喜欢,毫不犹豫。可其他两本就只是冲着四大名著去的,对于内容是真不了解,不知如何去选。在店里呆了很长时间,老板看出是真心不知如何抉择,就挥挥手“都拿走吧,差了一点也不要了!”
我欢呼雀跃了起来,一蹦一跳的小跑回了宿舍,把他们珍藏了起来。一次趁着周末假期翻看了起来,结果发现字词句如此晦涩难懂,于是就开始束之高阁了。这就是我初识《红楼梦》。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这节《红楼春趣》是《红楼梦》的导读课,也就是说孩子们可以是没读过《红楼梦》的,想想五年级的小学生应该也不会自讨苦吃,主动去读这本古典文学名著吧!可在课堂结束时,我听到了学生们提出的一个个真心的问题“作者为什么不让贾宝玉和林黛玉在一起?”、“贾宝玉在林黛玉走后又有什么故事发生呢?”……他们已然深陷《红楼梦》,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成功的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期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焉。

立足课文,画龙点睛

在五年级教材的古典名著之旅中,明确提出核心素养是初步让学生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这一点,王崧舟老师开堂就借助教材给予的材料进行提炼,总结出古典名著导读的四种策略:1.联系课文,猜测意思。2.难解语句,暂且放过。3.借助资料,扩大了解。4.结合影视,加深理解。接下来出示片段,巩固方法。我还观察到,每次生僻字提出后,王崧舟老师没有一次自己说出应该用什么方法,总是让学生自己先猜一猜,想一想用哪种方法。在一次次的实验锤炼中,他们最终准确的掌握了这四种策略————生动高效。

我们都知道读一本书读的不仅仅是故事内容,更多注意到的都是人物。跟随着王崧舟老师,贾宝玉的人物形象在学生面前饱满起来了。在这一环节,我尤其喜欢王崧舟老师引导时的耐心,学生们也能从他的言行举止中感受到他对学生的爱。比如:让学生自主批注时,他不停的来回巡视,检查批注情况。“批注一个词的同学不错,说明已经有感觉了”,“批注多个词的同学这个可不多见啊,看来有很深的理解了。”“有的同学批注了一句话,说明已经有感想了。”又比如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一个同学重复了前面同学的回答。这是我们在教学中也经常遇到的事情,我试了很多方法依然无效。王崧舟老师他是这样做的,首先明确说出B同学,你的回答跟A同学的回答是一样的;其次问B同学,为什么还要再说一遍呢?我们都知道此时的B同学是不会说什么的。王崧舟老师继续发问“我想,你重复一遍A同学的答案,有三个原因选择一个,一是没听见二是强调三是做补充。”巧妙的化解了B同学的尴尬,一连的发问使其他同学上课也精了心。王崧舟老师的每一堂课都没有批评或这样那样做是不对的,可这样春风化雨的语句却有很多,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滋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得以养成——温柔坚定

超越课文,锦绣添花

        在王崧舟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大家一起合作学习,大家找出了名著的精髓:为女儿立传。到这里老师戛然而止,欲要结束课堂。他是真的想要结束吗?不是!但她有成功的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对于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接着王崧舟老师又出示一段资料向学生渗透版本意识。《红楼梦》共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脂本,一个是程本。专家们都一致认为脂本中的人物形象是最符合原著的。然后又带着学生进入又一片段去分析林黛玉的人物性格特征,让他们自己体会不同版本的不同内容情感。

对于整本书的阅读,我往往会陷入记忆诸多名字当中而不可自拔,到最后因为叫不出名字而不了了之。现在我明白了,每一篇文本写的都是作者的心声,每个字词句都是文本的血和肉,只有你在阅读时用心地去体会你才会明白这一切是如何发展的,如何形成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如何沉淀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如何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名师读红楼,其中滋味耐寻思——听王崧舟老师《红楼春趣》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