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一生的家庭和学校沟通方法(十一)微信沟通的正确打开方法

前一阵教育部发布消息称,教师不得用微信和QQ布置作业,一时间成为众多家长关心的焦点。很多家长觉得,老师明明可以当堂布置作业,偏偏拖到放学后,让家长群变了味。这也更加明确了微信主要是作为沟通工具的定位。说到沟通,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讲过了微信群里如何沟通才能体现出家长的高情商。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聊一聊用微信单独和老师沟通的时候,有哪些雷区不能碰,提前帮你扫扫雷。

一、不要上来就问“在吗?”“忙吗?”

在家庭教育领域工作了8年多,经常有家长找我咨询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多家长不太好意思直接问,就会在微信上给我发:贾老师在吗?或者是:贾老师,忙吗?遇到这种情况我其实很烦躁,因为每天的工作已经够多了,加上我还是急性子,你有事就说事,我要是看见信息就一定会回复的。当有人问你在吗?忙吗?你是回答他:在,忙。还是装作没看见不回复呢?所以,在微信和老师的沟通中,我们一定要避免这种低效率的方式。因为这样不仅会让老师觉得你在浪费他的时间,还会让老师怀疑你的沟通能力。正确的做法是,直接和老师说清楚你要咨询或沟通的问题,尽量描述清楚。

那还有一种情况是,家长在微信跟老师沟通一件事,老师回复后,家长却没下文了。可能家长是因为工作或是其他原因没能及时回复,但你要知道,老师如果回复了你,就代表老师已经在心里划分出了和你沟通的时间,如果你不在这个时间内和老师进行流畅的沟通,而是断断续续地回复,会分散老师的精力,也会打破老师的心理预期,影响沟通效果。最好的办法是,在沟通之前和老师约定好,大约要占用老师多长时间,比如十分钟,这样也会让老师评估好接下来的时间安排。



二、不要逢年过节表祝福

过年的时候,我收到了一大堆祝福问候的微信,内容都差不多,我基本上看都不看就都删了,因为全是群发的,没有任何意义。不过,只有一种情况除外,那就是开头写着贾老师的,至少一看就知道这个人用心了。有些家长每逢节假日,生怕别人都发,自己被落下,就开始给老师各种送祝福,但老师对这种信息早就免疫了。在此我建议家长们,对于这种祝福类的微信,要么不发,要是实在想发,也要冠上老师的姓氏,千万不要敷衍了事。

三、不要发语音

家长在和老师沟通的时候,能发文字就不要发语音。因为我们视觉的浏览速度要远远快于听语音的速度。而且语音有的时候不方便收听,只能转换成文字,又会占用一部分时间。 有的家长可能觉得想沟通的事情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打字太慢了,所以才会发语音。但你要想想接收信息人的感受,如果你一股脑地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一条接一条的语音发送,不仅会让老师压力很大,也会让老师觉得家长只考虑自己,不体谅别人。

用文字沟通的好处还在于,当你打字的时候,思考的时间会更多,不容易出现语言过激无法挽回的情况。想一下,如果你看见孩子回家脸划破了,一气之下你立刻拿起手机给老师发语音,问孩子的脸是怎么回事,这个时候你多多少少都会带一些质问的语气。而老师那边刚结束完一天的工作,可能也正准备跟你说孩子的情况,结果你先劈头盖脸发了一段质问的语音。你的紧张和怒气无形中通过语音的方式传给了老师,导致双方心里都不太舒服。

而且研究发现,网络沟通会有抑制解除效应。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沟通者不进行面对面沟通的时候,会更诚实地表达自我。这就会让他们在沟通的时候更加随意,也比较少进行自我监控,比如会思考说完这句话对方会怎么想等等。研究人员就把这种趋势称之为网络抑制解除效应。虽然这种趋势有好的一面,比如让沟通更加坦诚,避免面对面尴尬不好说出口。但是它的坏处在于,会让人更容易不加掩饰地表达批评和不满。所以,如果你在和老师沟通的时候,选择发文字,就等于给自己留了些自我监控的时间。有些话可能打上以后,又觉得这么说不合适,删除再重新斟酌一下。而发语音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思考时间。

四、不要发表情包

微信沟通,除了可以发文字、语音以外,还可以发送很多表情包。我就见过有些家长在沟通的时候,动不动就来个表情包的。我在这里建议,除非你很熟悉不同老师的特点和风格,或是跟老师关系比较好,否则不要贸然地经常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一些年龄偏大,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可能不喜欢这样的沟通方式,而有些年轻的老师则会觉得,你发表情包是为了掩饰什么。

总之,微信沟通虽然方便,但也要讲求沟通的效率,毕竟和老师沟通都是有明确的目的性的,家长千万不要陷入到唠家常、寒暄拉近关系的过程中,最终就失去了家校沟通的意义。

好了,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我们主要就家长单独找老师沟通的场景,给你排了4个雷区,分别是:不要一上来就问老师“在吗?”“忙吗?”、不要逢年过节就群发祝福、不要发语音、不要发表情包。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发的每一个表情,都代表了我们的态度和本人的特点,也会让看到信息的人对我们形成一个整体的认知。而微信沟通就是对我们的“声誉”进行管理的及其重要的途径。微信沟通时代,家长更要谨言慎行,扬长避短,让微信沟通拉近家校的距离,而非在双方之间树立鸿沟。

你可能感兴趣的:(影响孩子一生的家庭和学校沟通方法(十一)微信沟通的正确打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