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思维(三)

胖友们觉得潜能是什么呀?潜能顾名思义就是潜在的能力,就是自身可能有的某种能力,但是只是还没有一个条件来触发,或者可能会在某种环境中才表现出来。

但是如何去衡量谁是一个有潜能的人而谁又不是呢?人们总会在某人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才说这个人在这方面很有潜能呀。可是我们很少会听到人们在别人做事情之前就说这个人在这方面有潜能。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潜能似乎是人们做成事情之后得到的别人的评价。可是在事前呢?

而对于做成事情的那些人而言,在事前自己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在这方面有潜能。所以我们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固定型思维者。潜能是潜在的能力不错,可是发挥潜能不更是一个人在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吗?就拿我们上篇文章中的亚马逊来说,最初它的业务也只有电商,可是如果它没有拓展自己的业务边界,怎么会做出大幅领先别人的云计算服务呢?所以亚马逊的潜能是自己一次次的摸索出来的,通过一次次拓展业务边界而获得的。所以潜能就是超越自我的能力拓展。成长型思维模式会通过大幅度提高自己的能力来完成那些原来看似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而固定型思维者恰恰与其相反,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也根本不会去尝试自己能力边界之外的事情,进而更不可能做成原来做不成的事情。

如果说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是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感到兴奋,那么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会在事情尽在自己掌控之中,会在自己的能力不被挑战时候觉得开心。孰是孰非,不用多说,诸位一目了然。

很多所谓的成功的人也不是一开始就成功的,达芬奇也是从画鸡蛋开始的,在他画鸡蛋的时候,人们会认为他将来是一个伟大的画家吗?他也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拓展了自己的能力边界,进而有了最终的成功。可是当初如果他就认为自己只能够画的了鸡蛋,那么最终世界上也不会有这么一位伟大的画家了,世界上也只是多了一位会画鸡蛋的再普通不过的还不能称之为画家的画家而已。

我们有句老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来自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它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说这句话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在一个小孩子3岁的时候就能知道他青少年时候的状况了?难道这个孩子在7岁之前就不会学习了?就不会改变了?还有在孩子7岁的时候就可以看到成年后的事业和成就,这岂不是更加的有点扯么?莫非孩子在7岁之后一辈子就那么着了?能力就不能再提高了?肯定不是的呀。可是如果这孩子周围的人都告诉他,你这辈子就这么着了,也不会有什么出息了,那么我觉得真的大概率这个孩子就一辈子就那么着了,这恐怕就是贴标签,死死地固定思维吧。

我们所不知道的是我们的思维模式还能够改变失败的意义。对于固定型思维者而言,一次失败可能会从一种行为发展成为一种身份。可是失败只是一件事情的结果啊?失败或许只是这次发挥失常,或许只是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谁又能说自己下次也一定做不好呢?所以千万不能因为一次的失败行为就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否定了之前自己所有的努力。但是对于很多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来说就是如此,就是经不起失败, 就是容易一蹶不振。可是对于成长型思维者来说,失败的过程就是自己距离成功更近一步的过程,至少自己又排除了一个错误的做法。我知道能够做到这样很难,可是成长不都是有点反人性的么?

对于固定型思维者来说别人的成功可能意味着自己的失败,别人的失败可能也会意味着自己的成功,看起来是一种很畸形的心态,可是现实生活中不是也有很多这样子的人存在么?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就是喜欢幸灾乐祸。可是别人的成功与失败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别人成功了,要看他付出了什么。别人失败了,要看他做错了什么。不只是看到人家的结果,也需要了解人家的背后的过程。

由于固定型思维者认为自己的能力是不可改变的,所以当面临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时候,就会采取一些非常手段,就会走一些不正常的路,也会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可是偷懒、欺骗、找借口、责备他人是无法带来成功的,带来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颠覆思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