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庆为屋范雎论弓

虞卿作为赵国的上卿,善于战略谋划,在长平之战前主张联合楚魏迫秦求和;邯郸解围后,力斥赵郝、楼缓的媚秦政策,坚持主张以赵为主联合齐魏抵抗秦国。并著有《虞氏春秋》。

    范雎秦国的宰相,其为人睚眦必报,掌权后先羞辱魏使须贾,之后又迫使魏齐自尽。又举荐郑安平出任秦国大将,王稽出任河东守,以报其恩。在长平之战中利用离间计,使赵国启用无实战能力的赵括代廉颇为将,使得白起大破赵军。长平战后,范雎妒忌白起的军功,借秦昭王之命迫使白起自杀。

    这两位都算是国家的大才,处于卿相之位,谋大事而举重若轻,在战略的层面都很清醒,也都心思缜密,可谓之故安邦之才。在《韩非子》中却同时描绘了两个人在现实工匠做工中的不当言论:

    虞庆将为屋,匠人曰:“材生而涂濡。夫材生则桡,涂濡则重,以桡任重,今虽成,久必坏。”虞庆曰:“材干则直,涂干则轻。今诚得干,日以轻直,虽久必不坏。”匠人诎,作之成,有间,屋果坏。

    范且曰:“弓之折,必于其尽也,不于其始也。夫工人张弓也,伏檠三旬而蹈弦,一日犯机,是节之其始而暴之其尽也,焉得无折?且张弓不然:伏檠一日而蹈弦,三旬而犯机,是暴之其始而节之其尽也。”工人穷也,为之,弓折。

    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这样的虞卿、范雎呢?某个人因为某项才能而居高位,不管他对于下面的工作熟悉与否,都会在任何事情上指点江山,似乎,因为位置的改变,他的知识、才能和见识都有了飞跃,让自己无所不能,不管自己对于具体的工作懂与不懂,都会给予指导和帮助,而谄媚者则会不做判断,而让下面的人按照领导可能信口开河的言论,作为最高指示来践行,而下面的人则会无可奈何的去执行,明明知道是不可为,也要为之,明明知道会是错的结果,也要去做。即使做错了,那些虞卿、范雎也不会知道,而陪同他们的谄媚之人也不会因此而改变其指示,当然,对于结果的好坏,言于上当是:上之指导高屋建瓴、最高指示、一针见血、茅塞顿开之类。对下则是另一副嘴脸:不论对错都要严格执行领导的指示。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助长了居上者所谓的权威,总认为自己说的什么都是正确的,对于下面都是有帮助的,有益的。岂不知,有多少事情都因为最高指示而适得其反,违反了事情的规律而失败?很多!

    法令,规定和规则都是依据历史经验和教训而制定的,可是,现今有很多所谓的博士、硕士不是去科研领域进行研究,因为现有工作环境和薪酬的差别,高学历并不是为了人尽其才,而只是为了获取一个稳定且收入较高的工作岗位而已,所以,很多人才就这样被荒废了。而如果这样的人,在规则和流程已经比较成熟的行业想有为,特别是其所在单位的领导想有为,祸事就来了,这些人,以为自己的才能足以想象出新的规则和方法,让自己和领导有创新的成果,就开始践踏行业固有的规则,画蛇添足而以为创新,弃简复繁以为是保障,无中生有以为是创造,臆想一个东西以为是灵感,如果再有一个糊涂而不加鉴别的领导,则下面的祸事就来了,上有一言下自忙碌好长时间,至于效率与效果没有人去较真,唯有执行力是他们所关注的!才能和本事用在正当的地方,则可以创造价值,事半功倍;如果用在不恰当的地方,则会扰乱正常的工作,人为地制造障碍,事倍功半。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不论你多么聪明,位置有多高,并不能一览所有事物的本质和功用。日月尚有阴晴圆缺,圣人尚有不足,尧舜其犹病诸,我想,现在的所谓的高位人才也不会超越日月,超越圣人吧?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老子说: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虞卿有为而屋坏,范雎有为而弓折。非其无才也,是其才虽多而不能专对也。依其言工匠不得施其技巧,故坏屋折弓;知治之人不得行其方术,故国乱而主危。古人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个行业有其人,乱其行业也;一个邦国有其人,则乱邦国也。

    唯才是举,当有可御之主之策,当不会乱邦国也。阳货奇才而寡德,事鲁而乱鲁,事齐而乱齐,无所抑其欲也。及其入晋事赵襄子,孔子闻之,说:赵氏其世有乱乎?连圣人尚且预测阳货这样有德无才的人会殃及赵襄子,而赵襄子却委任阳货为首辅,让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赵氏因阳货之才而大治,成为晋国最强大的世卿,何故也?因赵襄子足可以驾驭阳货也。而今阳货之类人才多多,而独缺赵襄子一样的人,故多乱也。

    虞卿为屋,范雎论弓皆小事也,若为大事其害亦大。

    老子曰:无为而无不为!其意甚多,以我之理解,别人所为可成,自己就不要逞能去插一杠子,自己不熟悉别人的专长,人家有为而自己无为,也没有不为也,故无为而无不为。这样的理解随与本意相去甚远,而以此言自己的观点却也精确。

你可能感兴趣的:(虞庆为屋范雎论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