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相处舒服,背后皆是一种善良

越长大,就越喜欢“舒服”这个词。

说起来,“舒服”这个词很虚。我们谁也无法说清“舒服”到底是个什么状态。

可下班后,短暂的独处时光,的确能让人卸下一身疲惫;闲暇时,跟三两好友聚在一起,哪怕不说话,也感觉内心安慰;

但如果只是硬着头皮去应酬,说些违心的话,哪怕人不累,心也早就疲倦。

所以你看,虽然“舒服”说不清道不明,但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东西。

到了一定年纪,我们就会明白:成年人之间,最好的关系,莫过于相处舒服。特别是在选择相交之人这件事上,“舒服”就是最好的善良。

01

关于尊重

有位读者曾跟我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我是个新手司机,跟电瓶车相撞了,虽然双方最后都没大事,但毕竟对方是老人,这件事在我心里还是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可我的一对朋友夫妇非但没有给予安慰,还屡屡在我面前肆意调侃这件事。

一会儿说他们没遇到车祸,是因为他们没那么好的运气遇上老头;

一会儿又说,他们的车刮了好多次还敢上路,是因为没被老头吓过。

虽然都是开玩笑的话语,可这些玩笑,却像是对我一次又一次的嘲笑......”

隔着屏幕,我都感觉出了他的严重不适。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超限效应”:指的是,人受到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可很多人就是这样,以为彼此关系很熟了,就失去了原有的距离感,从而肆无忌惮侵扰到对方的边界。

或许有人会说,如果跟亲近的人说话聊天,还要小心翼翼,那岂不是太累了。

但熟跟逾矩是两回事。

生活中,总有人打着熟,开玩笑的旗号,随意在亲近的人身上扎刀。他乐此不疲,你伤痕累累,给这段关系徒增嫌隙。

其实,越是亲密的关系,反而越是需要尊重。

因为亲近,所以你的一言一行,都能随时牵动对方的心,你也很清楚对方的要害在哪,能够轻易刺伤对方,可亲密关系终究不是让你用来做刀子的。

心直口快跟肆无忌惮是两回事,开玩笑跟不尊重也不能混为一谈。

这世界上的关系真的很脆弱,也很珍贵,如果不熟,要注意自己的言辞,不要让他人感到不适,这是教养;

如果很熟,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辞。不是说熟了也要小心翼翼,只是因为熟悉,所以更需要起码的尊重,给这段关系保驾护航。

人生如尺,要有度;感情如面,别越界。保持分寸,心存善良,才能让彼此相处得更舒服啊。

02

关于相处

顾城曾在诗中写道: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人与人相处最舒服的关系,或许就是这样:知你冷暖,懂你悲欢。

朋友圈有个姑娘,最近遇到了两个男生。

一个经家人介绍,人品、身家都还不错,只是两人在思想上有很大差异,很多生活细节聊不到一起,与他相处,姑娘需要小心翼翼;

另一个是相识多年的朋友,没有前一个那么知根知底,家境也比较普通,但三观契合,相处舒服。

对此她犹豫不决,向大家求助,且家人介绍的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如今的她进退两难。

其实,我很理解她的纠结,相信这也是很多人的纠结:结婚究竟该选个门当户对的,还是情投意合的。

说到底,这两个观点都没错。

就传统观点来看,婚姻就是笔经济账,两个人生活可以比一个人过得更好,并且也需要这么个人来共同合理承担生儿育女的责任。

而现代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在变高。她们既需要操持家务,更要赚钱养家,且女性的自我期待也在变高,付出之余也想得到一些情绪价值。

所以,这位姑娘的纠结,与其说是先来后到的纠结,倒不如说是传统观念跟内心情感的拉扯。

可三观毕竟是个很玄的东西,它或许在短期内不会暴露,但长久以往,就像鞋里进了一粒很小的沙子,拿出来费劲,留在鞋里硌脚。

且我只知道最舒服的关系,一定是不必伪装和压抑的,因为对方欣赏的,正是你骄傲洒脱的模样,而不是你故作谦卑的姿态。

就像是溪水和石子,分开时两样都是独立的个体,可是合在一起时又能够相互包容,谁也不必为了别人改变自己本来的模样。

感情因人而异,没有标准答案,但如果犹豫,往往就是偏向后者,此时,请一定记得,遵从内心,毕竟让自己“舒服”何尝不是一种对自己,更是对他人的善良。

03

关于“舒服”

很喜欢一句话:

“舒服就像四月的风和九月的雨,让人心有慰藉,又自在清新。”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虽然没有统一的规律,但却有舒服和不舒服之分。

往后做一个凡事有度的人吧。把握做人的分寸,掌控做事的尺度,日积月累,便会在一分一寸之中叠加起人生的高度。

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条件固然重要,适合也很重要,别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空耗太多,也别在自己还能选择的时候,做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对自己好一点吧,别为了不值得的关系,让自己心力交瘁。己所不欲,也勿施于人。如此相处“舒服”,便是人间最好的善良。

你可能感兴趣的:(所有的相处舒服,背后皆是一种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