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姜子牙身世背景吓人,姜子牙究竟是什么出身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和你一起揭开历史迷情。姜子牙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军事家,是西周开国的第一位大功臣,同时也是齐国的始祖,被后人尊为姜太公,其军事谋略和治国思想对于后世有很大影响,姜子牙在民间的知名度相当高。

过去哪个地方不够平安,或者需要辟邪,只要写上"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几个字就会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可见这位十分了得。姜子牙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姜姓名望自子牙号飞熊,他是炎帝的后裔,因其先祖伯夷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赐姓姜。古人曾以封地为姓氏,所以后人又把他叫吕尚,还有的称其为吕牙,因其官为太师,所以又称其为师尚父。他在史料中的名字比较多,而民间多以自称,之所以姜子牙的名声很响亮,由于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多方渲染,姜子牙斩将封神,威力无比,成了仅次于太上老君原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之类的超人,从始至终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引起了一系列的争论。

比如姜子牙的家在哪里,年寿多少,他的著作是真是假。自古以来,众口纷纭至今也难形成统一认识。这里有必要先看看姜子牙的主要经历。综合有关史料,可以大致描绘出他的人生轨迹。姜子牙青少年时代住在东海,家中条件大概不错,否则他不可能读书识字。

后来他做了商朝的一名小官,不幸的是生不逢时,遇上了殷纣王这样的昏君,纵有满腹经纶也无用武之地。姜子牙一年又一年的空度岁月,老却英雄似等闲。不知不觉到了暮年,他在无聊中愤而辞官。在城里做起了生意,先是宰牛卖肉,又开饭店也挣不到钱。悄悄离家出走。姜子牙开始周游列国,他觉得自己的身体还好,便想实施伟大的政治抱负,决心寻找一位贤明之君,帮他把纣王搞掉。后来听说周西北侯姬昌胸有大志,且又爱惜人才,所以选定此人作为明君要好好干一番事。

经过慎重考虑,姜子牙采取"宁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的方式,坐等西伯姬昌前来聘用,他打定主意,以钓鱼为生。传说这一钓就是九年。据史记以及传为江上所做的兵家经典六韬记载,姬昌一日外出打猎,在渭水之滨遇见姜子牙。

因为有梦在先认定子牙就是辅佐自己的能人。通过与其交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西昌高兴说:我爷爷生前说过,当有圣人是周,周已兴这句话先生正是西周的圣人,我和太公盼望先生久矣,当下尊称姜子牙为太公望,礼聘为军事,姜子牙很快制定好心中灭商的战略,先是率军打败西北方,接着又把都城从岐象迁到丰益。经过五六年的西征东讨西伯实力大增,这时已经天下三分。然而姬昌未能实现灭商的宏愿。其次姬发继位,史称周武王,他十分尊崇姜子牙。

这位老军师拜其为太师,称之为上父。周武王九年,姜子牙指挥大军东晋,在黄河孟津渡口召开誓师大会。他左杖黄钺,右持白毛,高呼誓词,号令军队。

各部首领听说这一消息,纷纷前来靠拢,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壮大了伐纣队伍。但是过了河的周军很快又返回原处。姜子牙成功指挥了一次灭商预言,史称这次军事演习为孟津关兵。两年之后,周军准备平荡,姜子牙劝周武王伐纣。

周武王十一年正月初三,武王和姜子牙率军沿渭水及黄河向孟津进发。据史料记载,周军有战车300辆,敢死队3000人,披甲士兵45000人。南方八个小国也都派兵参战。次年2月,姜子牙率军抵达牧野。此处距殷都朝歌近30里地,纣王发兵17万人,仓促应战。姜太公不顾年事已高,从正面进攻,商军纷纷倒戈,纣王自焚而死,商朝宣告灭亡。姜子牙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军事奇迹。周朝建立以后,大功臣姜子牙被尊为太公,被封到齐地营丘,国号齐,征齐太公,经他苦心经营,起立一片繁荣兴旺景象。

一年之秋,姜子牙却耗尽朝拜武王,被留下辅佐朝政。武王去世后,年仅13岁的姬诵继位,视为成王,纣王的儿子趁机联络商朝贵族,发动叛乱。姜子牙老将出马,率军东征,用三年时间平息了叛乱。

在这场战争中,姜子牙受了重伤,加之年迈体衰,不久就去世了。姜子牙的一生极不平凡,他胸怀济世壮志,然而屡屡碰壁,七十多岁放遇良机,80余岁视为统帅,100来岁仍然领兵杀敌,为周朝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以一个钓鱼翁的形象明示,却又足智多谋,擅长用兵,是历代兵家尊崇的鼻祖,被涂上了种种神话色彩,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著名人物。姜子牙大概没有想到他留下了显赫的业绩,留下了永远不朽的兵书,同时也留下了一个个难解之谜。

你可能感兴趣的:(历史上真实的姜子牙身世背景吓人,姜子牙究竟是什么出身)